第220章 一堂特殊的農學課_祖宗們,時代變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祖宗們,時代變了 > 第220章 一堂特殊的農學課

第220章 一堂特殊的農學課(2 / 2)

推廣棉花,不光是民生,還能帶動紡織業,多出多少活計和稅收……這位天可汗想的已經不隻是種地了。

曆史中自己是在貞觀十四年將西突厥和高昌國等地方納入版圖,建立安西都護府,看來自己要加快速度了,那裡可是種植棉花的好地方。

“宋朝,雙季稻加紅薯。”

趙匡胤的眼神也認真了起來。

“太祖陛下,宋朝地盤不大,人又多,必須在有限的地裡刨出最多的糧食。”

“我們會提供改良的占城稻種,讓您的江南魚米之鄉一年兩熟,產量翻番。南方的山地丘陵,就全種上紅薯。這樣,您才有足夠的糧食,去養一支能收複燕雲十六州的兵。”

趙匡胤的手攥成了拳頭,糧食!兵!他缺的就是這個!

“明朝,玉米加花生。”

朱元璋和朱棣父子倆聽得格外仔細。

“明朝北方旱災多,西南山地沒怎麼開發,玉米的耐旱和適應性是最好的。花生呢,不挑地,不跟主糧搶地方,又能榨油,又能當零嘴吃,正好能補上老百姓肚子裡最缺的油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朱元璋想起了自個兒小時候啃樹皮的日子,眼圈都有點紅了。

當年要是有這玩意兒,哪會餓死那麼多人。

王教授講完這些,話鋒一轉,表情嚴肅起來:“各位,種地隻是第一步,更要緊的是防災。”

他調出一份新文件,上麵是幾行大字。

“貞觀二年,關中大蝗災。”

病床上的李世民心裡咯噔一下。

“洪武十八年,山東大旱,赤地千裡。”

朱元璋的臉沉了下來。

“永樂八年、九年,浙江兩決海堤,淹沒良田四百餘頃,六千餘戶流離失所。”

朱棣的拳頭也攥緊了。

王教授的聲音在屋裡回蕩:“這些,都是曆史上真發生過的天災。但現在,你們能提前知道。”

“對付蝗災,我們有高效的生物農藥方子;對付旱災,有地膜和滴灌技術;至於水災……”

他停了停,“那就得靠水泥修更結實的堤壩,得學工程了。那是工業組專家的課。”

他長舒一口氣,喝了口水:“好了,農業上各位目前用得著的基礎東西,我都講完了。”

“為了更好更快的種植發展,希望各位下次來,能帶上你們地盤裡不同地方的土。我給你們化驗分析,才能給出最準的施肥和種植法子。”

一堂課講了好幾個鐘頭,終於結束了。

信息量實在太大,每個皇帝都聽得心潮澎湃,對未來充滿了想法。

然而,就在這時,一個聲音響了起來。

“王教授,”康熙站了起來,他年紀不大,問話卻相當尖銳,“您講了秦、漢、唐、宋、明,為何……沒有我大清?”

他旁邊的乾隆沒出聲,但臉上的表情也是一樣的疑問和不爽。

會議室裡的氣氛一下就僵了。

王教授一下給問住了,不知道怎麼接。

就在這時,方文中推了推眼鏡,突然開口:“因為對現在的大清來說,最要緊的,已經不是種地了。”

話音剛落,周墨的聲音就從平板裡傳了出來,清清楚楚:“方教授說得對。”

他隔著屏幕,看著康熙和乾隆。

“對你們大清來說,眼下最要緊的,不是種地。”

“是軍事。”

喜歡祖宗們,時代變了請大家收藏:()祖宗們,時代變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慘死老太重生後,每天盼著當寡婦 路人甲女配隻想學習 異常收容檔案庫 天命陰緣不可負 盜墓:我的摸金係統超神了 殺死這個走陰人 這個仙尊很愛國 殺機重重,以血還血 拜金女友?我高冷男神慣的 情迷夜色:知青逃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