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墨上上下下地打量著眼前的這位先賢,身高確實魁梧,肌肉線條隔著寬大的深色長袍都能看出一二,這身板,真應了網上那些孔武有力的段子。
這位要是掄起胳膊來,怕是真能把人打出個仁至義儘。
“孔老先生?”
“您是,那個,還活著,還是……?”
他比劃了一下,突然又覺得直接問人死沒死,好像有點不禮貌,但眼下這情況,不問清楚心裡沒底。
萬一這位是常駐的,那自己這可就真成萬世師表紀念堂了。
得了,也彆糾結死活了,等時間到了,該走的總會走。
周墨頓了頓,組織了一下語言:“這裡是未來,具體點說,是大概據您兩年前的後世。”
“我們管這個時代叫現代,您可能覺得匪夷所思,但這就是事實。”
孔子沒有表現出周墨預想中的震驚或者不解,隻是安靜地聽著,偶爾微微頷首,那份沉穩的氣度,讓周墨心裡也平複了不少。
等周墨說完,他才開口,語調平穩:“然則,吾之學說,於後世流傳如何?可有益於天下蒼生?”
周墨一聽這話,精神頭立馬就來了。
這可是他憋了很久的話題,今天居然能跟本尊聊。
“說起儒家學說,那可真是太複雜了!”
他歎了口氣,招呼孔子坐下,還給倒了杯水。
“原本呢,您的學說,那是教化人倫、匡扶世道的大學問,仁義禮智信,教導人們修身齊家,立德行善,這些都是極好的。”
“可後來啊,它慢慢就被一些統治者抓過去當工具使了,為了方便他們統治,就開始出現各種曲解。”
周墨在白板上寫下“男尊女卑”、“三綱五常”。
“比如這些,這些東西,最初的意思其實是講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的秩序和責任,君臣、父子、夫婦各有其位,也各有其擔當,是雙向的。”
“但是被後世一些人一搞,就成了單方麵的壓迫和服從。”
“就拿三綱來說,‘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本該是相互支撐的倫理關係,到了後來,就變成了臣子要對君主愚忠,子女要對父母絕對服從,妻子要對丈夫唯命是從。”
“這偏離了仁和禮的內核,這些綱常在後來就成了束縛人性的枷鎖,甚至可以成為殺人的工具。”
周墨越說情緒越上來,乾脆舉起了例子。
“像是離您最近的秦朝,始皇帝的長子扶蘇因為一張假的詔書就自儘。”
“像是宋朝,雖然文化上鼎盛得不得了,但國家在軍事上卻越來越弱,天天被北方的遊牧民族按在地上摩擦。”
“那時候的儒家,有些人過分強調存天理,滅人欲,把很多正常的人情私欲都當成洪水猛獸,導致整個社會思想僵化,缺乏進取心。”
“比如,王安石變法,本來是為了富國強兵,但就因為觸動了一些保守儒生和士大夫的利益跟觀念,被他們用各種祖宗之法不可變的理由拚命反對,最終功敗垂成。”
“更彆提那些荒謬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說法,這簡直就是對人性的摧殘!”
周墨的聲音都高了八度,“您的學說教導人們仁者愛人,要正視生命,尊重生命,結果卻被扭曲成了禁錮女性、扼殺生機的思想,讓多少女人為了一點虛名,就白白付出了生命!”
孔子一直默默聽著,沒有打斷周墨。
他的臉色,隨著周墨的講述,逐漸變得凝重。
眉頭不知不覺間已經深鎖,眼中似有千言萬語,最終卻隻是化作一聲沉沉的歎息。
他似乎在思考,在衡量,他的仁與禮,為何會走向這樣的歧途。
周墨也意識到自己說得有點激動了,稍微緩和了語氣。
“當然,我不是說您的學說不好,這些都是後世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曲解了您的本意。”
“在絕大多數時候,您的學說依然是維持我們這個民族社會秩序、教化民眾的基石,影響了我們幾千年。”
“隻是,它也確實經曆了一段漫長而複雜的演變。”
為了讓孔子更直觀地理解這幾千年的滄桑,周墨打開了平板,找出了從春秋時期到現代的曆史紀錄片。
影像開始流動,從戰火紛飛的春秋戰國,到秦漢的統一與輝煌;從三國的分裂,到魏晉南北朝的動蕩;從隋唐的盛世,到宋元的交替;再到明清的興衰,近代戰爭……一幕幕曆史畫卷在孔子眼前展開。
屏幕上,刀兵相接、血流漂杵的戰爭場麵,帝王將相的權謀鬥爭,士族大家的生活起居,黎民百姓的艱苦生存,以及一次次外族入侵帶來的亡國之痛,都在孔子眼前一一閃過。
孔子看著畫麵,表情從最初的凝重,漸漸轉化為震驚,最後歸於一種深沉的悲憫與思考。
他看到了華夏民族的苦難與輝煌,看到了文明的傳承與斷裂,也看到了他所提倡的仁政在某些時期的缺失和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