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解為:我們三個人一起行動,戰鬥力相當於一個師的兵力。”
“父母在,不遠遊。解為:你的父母在我手裡,你跑不遠的。”
“子不語怪力亂神。解為:孔子不喜歡廢話,直接用怪力把神仙打死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條條念下來,整個內堂的氣氛,從最初的沉重壓抑,變得怪異起來。
子路已經笑得前仰後合,拍著大腿道:“老師,這些話太對弟子胃口了!周遊列國,何須多言?若有君主不聽,我等三千弟子,便讓他見識見識何為仁至義儘!”
顏回則是微笑著搖頭,眼中卻閃爍著思索的光芒。
子貢苦笑著,拱手道,“老師,後世之人,當真是……天馬行空。隻是如此解讀,豈非將您塑造成了一個以力服人的霸者?”
孔子將冊子合上,臉上的笑容漸漸收斂,目光掃過每一位弟子。
“你們以為,這隻是笑談嗎?”
眾人聞言,都安靜了下來。
“非也。”孔子的聲音變得嚴肅,“此乃警鐘!後世之人,為何能有如此解讀?”
“因為在他們看來,脫離了力的仁與禮,不過是空中樓閣。”
“當學說無法帶來強盛,無法抵禦外侮,甚至成為思想的枷鎖時,人們自然會去解構它,嘲弄它。”
“他們看到的,不是周遊列國的夫子,而是帶著三千壯士踢館的霸王。這說明,在曆史長河的某些時刻,我們的學說,確實是無力的,是蒼白的!”
“以至於後人用這種方式,來表達他們的失望與批判。”
一番話,說得眾人啞口無言。
那本看似荒誕的《掄語》,此刻在他們眼中,卻重如千鈞。
孔子拿起那袋種子,解開袋口,將裡麵金黃的玉米和圓滾滾的土豆倒在案幾上。
“此物,名為玉米。此物,名為土豆。”他拿起一粒玉米,“後世之人,稱之為高產作物。一畝地的產出,可活十數人,遠勝我等今日所種之黍稷。”
弟子們好奇地圍上前來,看著這些從未見過的種子,眼中充滿了驚奇。
“老師,此言當真?”冉求拿起一顆土豆,仔細端詳。
“那位後世之人,向我展示了他們的世界。高樓林立,車馬如龍,民眾富足安康。而這一切的根基,便是讓所有人都吃飽飯。”
孔子站起身,目光堅定,環視著自己最優秀的弟子們。
“吾意已決。”
他一字一句,擲地有聲。
“原周遊列國之計劃,暫且作罷。”
“子路,冉求。”
“弟子在!”兩人立刻應聲。
“你二人即刻去曲阜周邊的鄉野查探,尋一處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村邑。”
“吾等不去說服君王了。”孔子的眼中,燃起了一團火焰。
“吾等要親自去鄉間,開墾土地,將這些神賜的種子種下!”
“吾要開辦學堂,不隻教君子六藝,更要教孩童和百姓識字、算數、耕種、養殖之法!”
“君王不願行的仁政,吾等便在鄉野之間,自行之!”
“天下大同的理想,與其寄望於高高在上的廟堂,不如從這一方土地,這一群百姓,這一粒種子開始!”
“從今日起,吾等不為帝王師,而為萬民師!”
整個內堂,落針可聞。
子路、顏回、子貢等人,呆呆地看著他們的老師。
他們從未見過老師如此激昂的一麵。
這已經不是那個尋求明君、推行仁政的夫子了。
這!分明是要親手開創一個新世界的聖人!
短暫的震驚之後,子路的眼中爆發出狂熱的光芒,他重重一抱拳,“弟子遵命!這便去辦!種田教書,可比跟那些言而無信的君主囉嗦痛快多了!”
顏回的臉上也泛起了紅光,他深深一揖,“老師之道,將由此紮根於土,而非浮於青雲。弟子願追隨老師,至死不渝!”
“老師,此舉若成,功蓋三皇五帝!何須後世史書記載,我等,便是在親手創造曆史!”
孔子欣慰地點了點頭,看著窗外明媚的春光,他要在這片土地上,親手開啟一個新的儒家時代。
喜歡祖宗們,時代變了請大家收藏:()祖宗們,時代變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