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在草原上縱情馳騁的英姿,和他那暢快淋漓的大笑,像一根引線,徹底點燃了在場所有帝王骨子裡的好勝心和征服欲。
“好!好一個永樂大帝!”康熙撫掌讚歎,但眼中卻閃爍著躍躍欲試的戰意。
嬴政沒有他們那麼花哨的動作,隻是走到圍欄門口,自己打開插銷,邁著沉穩的步伐走了進去,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帝王氣度。
“哎,各位領導,這……”場長已經徹底傻眼了,他想攔,卻又不敢。
這群人到底是什麼來頭?一個個身手矯健得不像話,看馬的眼神比他這個場長還專業。
周墨也顧不上他了,他舉著手機,努力跟上這群祖宗,給病房裡的兩位提供最佳觀影視角。
“父皇,兒臣也去了!”
李承乾對著周墨的手機鏡頭喊了一聲,也跟著翻進了馬場。
他雖然才八歲,但作為大唐太子,騎術也是自小苦練,此刻正是向父皇證明自己的大好機會。
他李家的男兒郎沒有孬種!
轉眼間,馬場裡就熱鬨起來。
扶蘇和朱標對視一眼,苦笑著搖搖頭,也跟了進去,他們不為爭勝,隻為體驗一番。
楊堅則目光沉靜,一步步走向馬群。
孔子站在原地,看看這個,看看那個,最後和諸葛亮一起從門口走進場,臉上全是“非禮勿動”的無奈。
皇帝們各自走向看中的駿馬。
康熙挑選了一匹栗色的馬,他沒有像朱棣那樣飛身上馬,而是抓住馬鬃,身體一蕩,輕巧地落在馬背上,整個過程行雲流水,充滿了技巧性。
十八歲的劉徹滿臉都是擋不住的朝氣,他選了一匹看著就性子最烈的白馬,那烈馬人立而起,卻被他用雙腿死死夾住,一聲不甘的嘶鳴後,竟硬生生被壓製得沒了脾氣。
嬴政徑直走向朱棣騎過的那匹黑馬。
那馬剛跑完一圈,興奮未消,顯得格外躁動。
嬴政沒有安撫,隻是將手伸到它的眼前,讓它聞了聞
下一秒,高大的黑馬竟真的安靜下來,打了個響鼻,溫順地低下了頭。
嬴政這才翻身上馬,穩如泰山。
“來!既然都下來了,光說不練假把式!”
朱棣在遠處勒住又新選的一匹馬,調轉馬頭,遙遙對著眾人喊道,“咱們就以那邊的小山包為界,跑一個來回,誰先回來,誰就是當之無愧的馬上天子!”
“好!”劉徹第一個響應,少年意氣風發。
“可!”康熙眼神中充滿了自信。
嬴政沒有說話,隻是用行動表示了同意,他策馬來到了朱棣身邊,與他並排而立。
一場橫跨了千年時空的帝王騎術對決,就在這遼闊的伊犁草原上,即將上演。
“周先生!看住承乾!讓他彆逞強,跟在後麵就行!”手機裡傳來李世民急切的聲音。
“好嘞!”周墨一邊回答,一邊把鏡頭對準了起跑線。
“趙光義!你他娘的給老子看清楚了!彆丟了大宋的人!”
病房裡,趙匡胤對趙光義破口大罵,趙光義在馬上撇撇嘴沒吱聲。
草原上。
朱棣目光掃過身邊的嬴政和康熙,嘴角一咧。
“預備!”朱棣拉長了聲音,目光掃過身邊的幾位對手。
“駕!”
一聲令下,數匹神駿的伊犁馬炮彈般彈射而出,馬蹄卷起綠色的草屑和泥土。
朱棣一馬當先,他騎術大開大合,充滿了戰場上的霸氣,人幾乎與馬背融為一體,將馬的速度發揮到了極致。
緊隨其後的是劉徹,他的風格極其激進,根本不顧惜馬力,從一開始就瘋狂催動坐騎,大有後來居上之勢,那股不要命的衝勁,像極了未來他麾下那位一往無前的冠軍侯。
康熙則顯得不急不躁,他沒有一開始就猛衝,而是控製著節奏,讓馬匹保持在一個高速而平穩的狀態,他的身體隨著馬的起伏而有規律地擺動,顯然是在節省馬力,為後半程的衝刺做準備。
嬴政穩穩地跟在第一梯隊,他控馬的姿態充滿了威嚴,仿佛不是在騎馬,而是在駕馭一輛戰車,每一步都充滿了力量和節奏感,給人一種不可動搖的壓迫感。
他們身後,李承乾牢記父訓,穩紮穩打;扶蘇、朱標等人則當是踏青,不爭不搶。
唯有孔子,他歲數不小了,自然要小心,嘴裡念叨著“君子不重則不威”,不讓自己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