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的吼聲在寂靜中回蕩,充滿了少年天子一往無前的霸氣和野心。
“匈奴人還在靠馬蹄和狼煙傳信,朕卻能將帥令直達陣前!”
劉徹越說越興奮,雙眼亮得嚇人,“一虛一實,一快一慢,此戰,未打便已勝了七分!”
“待朕將河西走廊納入版圖,再以此物溝通西域諸國……大漢的旗幟,將插遍日月所照之地!”
他這番話,讓一旁的朱棣聽得也是心頭火熱,狠狠地攥了下拳頭,“好一個漢武帝!我大明北征漠北,也當如此!”
而一旁的諸葛亮,卻像是屏蔽了外界的一切聲音。
他從箱子裡拿起一個對講機,自己反複端詳,甚至把它湊到耳邊,試圖聽清那細微的電流聲裡藏著的奧秘。
他的手指輕輕滑過天線,感受著冰涼的金屬質感,眼中閃爍著的是純粹的求知之光。
“奇妙,當真奇妙!”他低聲自語,更像是在對自己說話。
“無需線纜,亦非人力呼喊。此物所依仗的,必是天地間某種無形之物。”
“其速快逾閃電,其行穿牆過壁。若用於八陣圖,則陣法變化,可隨心而動,再無延遲。若用於斥候,則敵軍動向,將無所遁形……”
他腦中瞬間推演了數種戰法,臉上卻漸漸露出一絲遺憾與向往。
“唉,若能窺其萬一,知其原理,造出驅動此物之力……可惜,可惜了。”
他雖在歎息,卻已將無線通信這個顛覆性的概念,牢牢地刻進了自己的腦海。
他知道,這背後一定有一套完整的、超越時代的格物之理。
“你們都給咱聽好了!”
就在眾人心思各異之時,朱元璋那洪亮而充滿威嚴的聲音想起,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了回來。
朱元璋麵色嚴肅,掃過自己的朱棣和朱標。
“此物,是國之重器,更是雙刃劍!”他沉聲道,“用於邊關,可令我大明斥候消息暢通,及時預警,使虜寇無隙可乘,此乃其利!”
他的話鋒猛地一轉,聲音裡透出徹骨的寒意。
“但!若此物落入不軌之徒,如那些擁兵自重的藩王,或是朝中意圖謀逆的權臣之手,他們便可暗中串聯,遙相呼應,於千裡之外策劃動亂!”
“其為禍之烈,百倍於尋常兵變!此乃其害!”
他盯著朱棣,一字一頓地說,“此物,必須由皇帝親掌!所有頻道,必須在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備案!”
“任何人,膽敢私藏、私用、私自調頻者,以謀逆論處,夷其三族!”
老朱的帝王心術在這一刻展露無遺。
他看到的不是開疆拓土的便利,而是對中央集權和皇權統治的潛在巨大威脅。
“爹!您放心!兒得此物,第一個便是將其用於征討漠北,讓那韃靼和瓦剌的部落,在咱們大明的軍威下,再無遁形之地!”
“這等神器,不用來主動出擊,豈不可惜?”朱棣的眼中是滿滿的戰意。
“爹,”一直沉默的朱高熾在一旁小聲補充道,“此物若用於漕運調度,南北貨運可日行千裡而無延誤。”
“若遇上水旱蝗災,朝廷也能第一時間指揮地方官府賑災救民,實乃利國利民之器。”
不同的思維,在小小的對講機麵前,發生了劇烈的碰撞。
最年輕的康熙,此時已經熟練地開關機好幾次,並且嘗試旋轉頻道旋鈕了。
他沒有發表宏大的戰略構想,而是直接向周墨提出了一連串極為具體的技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