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貞觀元年,深秋。
李世民的身影憑空出現,剛站穩,就對著殿外高喊,“來人!傳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立刻入殿!立刻!”
殿外的內侍和禁衛嚇了一跳,但一聽是皇帝急切的聲音,誰也不敢耽擱,拔腿就跑。
沒多會兒,三位宰相幾乎是一路小跑著衝進甘露殿。
“陛下!”
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他們總算鬆了口氣。
這一個月,朝政雖由他們共理,但群龍無首的壓力快把他們壓垮了。
可他們馬上就看清了李世民發白的臉色,剛放下的心又揪了起來。
“陛下,您的傷……”長孫無忌最先衝上去,滿臉都是擔憂。
“沒事!”李世民一擺手,不讓他說下去。
他扶著禦案著坐下,直截了當地問:“突厥的事怎麼樣了?說!”
房玄齡馬上從袖子裡拿出份緊急軍報,雙手遞上,語氣沉重。
“回陛下,頡利可汗拿我朝偵查胡人當借口,罵我大唐包藏禍心,不尊盟約,已經在邊境集結重兵,先頭部隊都快到並州了。”
“他放的話很難聽,恐怕……仗馬上就要打了。”
“好,好得很!”李世民一把搶過軍報,看都沒怎麼看,就“啪”一聲拍在了桌子上。
“傳旨!在京的武將,一刻鐘內,全部到兩儀殿議事!”
命令一下,整個皇城都動了起來。
沒多久,兩儀殿裡,文臣武將站得滿滿當當。
殿內無人出聲,氣氛很僵。
當李世民的身影出現在大殿之上,他身上那股毫不掩飾的怒意,讓殿裡所有人都感到一陣發冷。
“諸位,軍報應該都看了。”李世民的聲音不大,但每個字都砸在眾人心上,“頡利在邊境屯兵,想南下,都說說,怎麼辦?”
話音剛落,尉遲恭就第一個蹦了出來,聲音洪亮,“陛下!突厥那幫蠻子,不講信用!渭水之盟是我大唐的恥辱!”
“臣請戰!給臣三萬兵,我帶頭去把他老家端了,活捉頡利,報仇雪恨!”
“臣附議!”程咬金、秦叔寶這些武將全都站了出來,一個個都憋著火。
但房玄齡他們這些文官,卻是一臉憂慮。
房玄齡出列,躬身道,“陛下,不行。大唐剛穩定,到處都要錢,國庫是空的,老百姓日子苦。”
“現在跟突厥打,太不明智。贏了,國力大傷,不知猴年馬月才能緩過來。輸了,江山都要不穩。臣覺得,得從長計議。”
朝堂上,立馬分成了兩派,吵個沒完,武將們覺得這是雪恥的好機會,文官們覺得應該先忍著,發展自己,不能衝動。
兩邊吵得正凶,一直沒說話的杜如晦站了出來。
他聽了兩邊的意見,說了個折中的法子。
“陛下,尉遲將軍和房相都是為了國事,臣覺得,打和談,不一定非要二選一。”
他開口道,“我軍還沒準備好,新作物也沒鋪開,現在打,沒準能贏。”
“不如這樣,咱們先派人去談,話說的客氣點,給點金銀財寶,看看他到底想乾嘛。要是他貪財,咱們就能拖時間。就算他真想打,也能讓他放鬆警惕,給咱們調兵爭取時間。這是緩兵之計。”
“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