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每逢宴飲,道子便帶著一群親隨劃著小船往酒肆去。船到岸邊,他赤著腳跳上岸,搶過婢女手裡的酒壺便往嘴裡灌,酒液順著下巴流進衣襟,也不在意。有時喝到興起,還摟著婢女在柳樹下跳胡旋舞,親隨們拍著手起哄,笑聲震得枝頭的鳥雀都飛了。這般放浪形骸,傳到朝中,連那些慣於逢迎的官員都暗地裡搖頭。
孝武帝聽了些風言風語,特地選了個晴日駕臨相府。道子聞訊,慌忙讓人撤了酒肆的青旗,又把醉酒的親隨趕進偏院,自己換上朝服,恭恭敬敬地在府門迎接。
皇帝由道子陪著遊園,腳下的鵝卵石路鋪得平平整整,兩旁的花木修剪得一絲不苟。轉過假山,忽見一汪碧水,水上架著九曲橋,橋儘頭的亭子裡竟嵌著螺鈿屏風,陽光照上去,流光溢彩晃人眼。孝武帝皺了皺眉,沒說話,接著往前走,又看見水榭的梁柱上纏著真絲織成的藤蔓,連石縫裡都嵌著珍珠。
“園中布局精當,亭閣築造甚佳。”一圈逛下來,孝武帝站在最高的樓閣上,望著遠處的宮牆,語氣平靜卻帶著分量:“但修飾太過,恐傷儉德,不足以示天下。”
道子低著頭,兩手攏在袖中,嘴上連連應著:“陛下說的是,臣弟記下了。”
送走皇帝,道子轉身便把趙牙叫到跟前,臉上還帶著驚魂未定的神色,卻故意板起臉:“皇上若是知道這園林是你一手監造的,你十條命都不夠賠!”
趙牙卻笑了,笑得一臉篤定,他上前一步,聲音壓得低低的:“有王爺在,我怎麼會死?”
道子愣了愣,隨即放聲大笑,剛才的惶恐煙消雲散,拍著趙牙的肩膀道:“你這奴才,倒會說話!”至於孝武帝那句“傷儉德”的告誡,早被他拋到了九霄雲外。
第二日,趙牙便讓人往水榭的梁上又添了層金箔,道子看了,隻誇他懂事。
王國寶的府邸比司馬道子的相府還要奢華。他將宅院辟作十二院,每院都住著數十名妓妾,有擅舞的胡姬、善歌的吳女,甚至還有金發碧眼的西域美人。每晚入睡前,他都要擲一把骰子,點數落在哪個院落,便往哪裡去宿,荒唐得如同兒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日午後,王國寶正對著菱花鏡試穿新做的紫袍。
“老爺!不好了!”有家仆連滾帶爬地衝進內室,聲音發顫:“王爺……王爺帶著劍闖進來了!”
王國寶心頭猛地一跳,手裡的玉帶“啪”地掉在地上。他甚至來不及穿靴,赤著腳就往後門奔,錦緞的衣擺拖在地上,被石子勾出了一道口子。剛跑到月亮門邊,就聽身後“嗖”的一聲,一道寒光擦著他的發髻飛過,釘在門柱上,竟是一把鋒利的長劍,劍穗還在微微顫動。
“忘恩負義的東西!”司馬道子的怒吼從背後傳來,隻見他氣得胡須倒豎:“當年是誰把你從七品小官提拔成侍中?如今竟敢攀附皇上,算計起我來了!”
王國寶嚇得腿一軟,“噗通”跪在地上,頭也不敢抬:“王爺息怒!臣……臣絕無此意!”
“絕無此意?”道子上前一步,將劍拔下,指著他的腦袋道:“你當皇上真信你?他不過是用你製衡我!等你沒用了,第一個殺你的就是他!”
這話像冰水澆在王國寶頭上,他趴在地上瑟瑟發抖,腦子裡卻飛快地轉著:想當年,正是道子力排眾議,將他從閒散官員提拔為侍中,讓他得以隨意出入宮廷,甚至能侍從在孝武帝左右。那時道子每遇大事都與他商議,小到官員任免,大到邊境防務,他說的話,道子多半會聽。也正因如此,他才敢肆無忌憚地作威作福,甚至挪用國庫的銀子為自己建宅院。
因道子自恃受李太妃寵愛,隨便出入宮禁,全然不顧宮中禮儀,仗著酒興對朝中大臣隨意謾罵。
孝武帝見道子勢傾朝野,專權用事,恣意妄為,想將顏孚眾望的大臣委以重任,分散道子權力,製約道子。
王國寶最會察言觀色,很快就探知了皇帝的心思。他開始在孝武帝麵前旁敲側擊地說道子的壞話,今兒說“王爺又納了新姬”,明兒說“茹千秋在地方上搜刮民財,王爺卻置之不理”。又搜羅了無數珍奇寶玩送給後宮的張貴人,托她在皇帝耳邊多吹“枕邊風”。那貴妃幾句話,果然比朝臣的奏折管用,孝武帝漸漸覺得王國寶是個“忠臣”,對他越發看重。
從相府的爪牙到皇帝的心腹,王國寶的地位水漲船高,也漸漸不把道子放在眼裡。卻沒料到,道子的耳目早就探知了他的小動作。
此刻被劍指著頭,王國寶才真正慌了神,連聲道:“王爺饒命!都是臣糊塗!臣以後一定唯王爺馬首是瞻!”
道子看著他這副慫樣,氣不打一處來,卻也知道當著下人的麵殺了他,不好向皇帝交代。他哼了一聲,轉身就走,留下一句:“再敢耍花樣,我誅你九族!”
這場鬨劇很快傳到了孝武帝耳中。皇帝聽了,非但沒責怪王國寶,反而覺得他不依附道子,是個可以信賴的忠臣,此後更是常召他入宮侍宴。
一次,孝武帝與國寶在宮中長飲,酒酣興濃之際,談及兒女情事,國寶說他有個女兒,芳名秀慧,年方二八生得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宮中佳麗無人堪與匹比。孝武帝聽他吹得天花亂墜,不禁淫心大動,竟即席提出願封秀慧為妃。
國寶暗懷野心,聽孝武帝願納其女為妃,怎不喜出望外,當即叩頭拜謝。
國寶回府後,翹首以盼佳音,但是過了十餘日,也未見孝武帝有旨下來。國寶等得心焦,便托張貴人代為請詢,才得到回音,乃是“緩日入宮”四字。國寶隻好安心等候,在府中做當皇親國戚的美夢。
國寶哪裡知道,張貴人可以代他吹枕頭風,使他得皇上寵信,但他竟要以色獻媚,將女兒送人後宮,張貴人豈能容新嬌奪寵?故回複“緩日入宮”,其實是張貴人從中作梗。這一“緩”便緩得音信杳無了。
道子與國寶兩人,一個擅權用事,一個侍寵亂政,忠直敢言的朝臣俱遭排斥,晉廷中隻剩下一些自保身家,隨俗沉浮的人物。那孝武帝溺於酒色,日益荒淫,整日在後宮與張貴人廝守縱欲,所謂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隻害得他以晝作夜,越發顛倒糊塗,把朝中政事丟在腦後,竟連國家連遭水早之災,又遇地震,也聽而不問,仍然酒色昏迷。
喜歡龍椅上的欲望:情鎖宮闈之殤請大家收藏:()龍椅上的欲望:情鎖宮闈之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