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踏入江都宮,見殿內的陳設華麗非凡,又看到前來叩謁的宮女個個儀容俊雅、眉目含情,頓時喜笑顏開,當場賞賜了王世充黃金百兩、錦緞千匹。王世充見狀,連忙趁熱打鐵,到了傍晚便呈上美酒佳肴,令樂工奏起絲竹,讓宮女們獻上歌舞。
那些江南美女的舞姿與北方佳麗截然不同,婀娜柔美,帶著幾分水鄉的靈秀;歌喉也甜潤婉轉,靡靡動聽。楊廣看得眼花繚亂,淫心大動,等到酒闌歌罷,便從中挑選了數名最俊美的宮女,留在身邊侍寢。王世充早已摸清了他的心思,連忙躬身退下,還特意囑咐宮女們:“好好伺候陛下,若能得陛下歡心,你們日後便是享不儘的榮華富貴。”
楊廣迫不及待地領著宮女們退入寢宮,徹夜尋歡作樂。可美中不足的是,他心心念念的瓊花已經凋謝,要等到明年春天才能再開。他索性下令留在江都,又突發奇想:“既然江都的瓊花看不成了,那朕便去東遊會稽!”當即下詔征調民夫,開鑿江南河道,從京口直達餘杭,全長八百餘裡,務必讓龍舟能順利通行。隻是這工程浩大,一時半會兒無法竣工,他也隻能耐著性子等待。
就在楊廣在江都風花雪月、酗酒縱樂時,忽有虎賁郎將陳棱的捷報傳來,說是已經攻占了東海島國琉球。楊廣看了捷報,不禁得意忘形:“朕的大隋果然強盛!小小琉球,不堪一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忽然想起前次北巡突厥時,曾勒令高句麗國使臣轉告國王,讓高句麗歲歲朝貢。可兩年過去了,高句麗竟毫無動靜,根本不把他的詔令放在眼裡。如今見隋軍輕取琉球,楊廣便以為大隋國富兵強,無往不勝,當即拍案決定:“朕要禦駕親征,攻打高句麗!”
旨意一下,全國上下頓時陷入一片混亂。楊廣詔令全國富民資助戰馬,又遣專人監督兵器製造,規定“務求精良,如有粗製濫造者,格殺勿論”。大業七年仲春,他從江都出發,經永濟渠北上涿郡,沿途不斷下詔,命各地將士趕赴涿郡集結,準備東征。同時,他還派人前往東萊海口,督造戰船三百艘。
由於限時太緊,工匠們隻能晝夜趕工,整日站在冰冷的水中作業,腰部以下的皮膚都被泡得潰爛,十有三四的人都累病而死,屍體直接被扔進海裡,引得海鳥爭食,場麵慘不忍睹。
隨後,楊廣又詔令河南、淮南、江南三處建造戰車萬乘,送至高陽,用以運輸衣甲糧草;還征調了數十萬民夫和船工,水陸並行運送軍糧。這些民夫往返於路途之上,餓了沒飯吃,渴了沒水喝,累死、餓死、病死的人不計其數,沿途的道路旁、河道邊,到處都是民夫的屍體,臭氣熏天。可楊廣抵達涿郡後,依舊在行宮中迷戀酒色,與在江都時並無二致。
從大業七年初夏開始,直到次年春天,各地的兵馬才陸續會集於涿郡,共一百一十餘萬人,號稱二百萬;而運送糧餉軍需的民夫,人數更是遠超士兵。可楊廣根本不管這些,隻一味地催促著出兵。
大隋的百姓,早已被楊廣的苛政逼到了絕境。無休止的徭役、沉重的賦稅、酷烈的刑罰,像三座大山壓得人喘不過氣,男丁被征去修運河、築長城、造行宮,家中隻剩老弱婦孺耕種貧瘠的土地;剛收獲的糧食被官吏搜刮一空,連過冬的口糧都留不下;稍有反抗,便是鞭笞甚至砍頭的下場。
終於,在大業七年,百姓們的忍耐到了極限。長白山下,王薄率先舉起了反旗,他編了首《無向遼東浪死歌》,唱著“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號召百姓不要再為楊廣賣命。歌聲傳遍四方,饑寒交迫的百姓紛紛響應,短短幾日,王薄麾下便聚集了數萬人,他們攻占縣城、開倉放糧,起義的火種瞬間蔓延至各地。
緊隨其後的,便是竇建德、翟讓等人。竇建德在漳南起兵,他出身農家,深知百姓疾苦,起義後便下令“不擾民、不掠財”,引得更多百姓前來投奔;翟讓則在瓦崗寨豎起大旗,麾下勇士如雲,連隋朝的官兵都聞風喪膽。一時間,大地上到處都是起義軍的身影,少則數萬,多則十餘萬,他們攻城奪府、斬殺貪官,聲勢浩大得連洛陽的宮殿都能聽到遠方的呐喊。
可遠在涿郡行宮中的楊廣,對此卻嗤之以鼻。當內侍慌慌張張地將起義軍的奏報呈上來時,他正摟著新選的江南美人飲酒,掃了一眼奏報便隨手扔在地上,語氣滿是不屑:“不過是些刁民作亂,餓極了搶點糧食罷了,地方官吏難道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
他不僅不反思自己的過錯,反而執意要繼續東征高句麗。在他看來,征服高句麗比平定“刁民”重要得多,隻有打贏了這場仗,才能彰顯大隋的威嚴,才能讓那些蕃國更敬畏他。於是,他一麵下令地方官吏“嚴厲鎮壓,格殺勿論”,一麵催促著涿郡的大軍儘快出兵。
可這支號稱二百萬的隋軍,早已是外強中乾。征程遙遠,糧餉運輸跟不上,士兵們常常餓著肚子行軍;加上連日征戰,士氣低落,許多士兵甚至偷偷逃跑。最終,隋軍在高句麗的堅城之下久攻不下,糧草耗儘,隻能狼狽撤軍,第一次東征以慘敗告終。
楊廣卻不肯認輸。大業九年,他又一次召集大軍,再次東征高句麗。這一次,隋軍吸取了上次的教訓,起初進展順利,連下數城,眼看就要攻到高句麗的都城平壤。可就在這關鍵時候,東都洛陽傳來了緊急警報:楚國公楊玄感起兵造反,正率領十萬大軍圍攻東都!
楊玄感是楊素的兒子,楊素當年助楊廣奪嫡登基,卻落得個“功高震主”的下場,最終鬱鬱而終。楊玄感早就對楊廣心懷怨恨,如今見大軍東征、國內空虛,便趁機在黎陽起兵,還打出了“清君側、救百姓”的旗號,短短幾日便聚眾十萬,直逼洛陽。
楊廣聽聞“後院起火”,頓時大驚失色,東都洛陽是大隋的根基,若是被楊玄感攻占,他便成了無家可歸的孤家寡人!他再也顧不上攻打高句麗,當即下令撤軍,十萬火急地回師救援東都。
這場平叛之戰打得異常慘烈,隋軍雖然最終平定了楊玄感之亂,卻也元氣大傷。而楊廣的殘暴本性,在平叛後徹底暴露無遺。他下令大肆搜捕“亂黨”,凡是與楊玄感有過牽連的人,哪怕隻是說過一句話,都要被處死。最終,被誅殺的人多達三萬餘人,其中一半都是冤死的無辜百姓;株連坐罪的更是不計其數,洛陽城內外,一時間血流成河。
更殘忍的是,楊玄感圍攻東都時,曾開倉放賑,救濟了無數饑民。楊廣得知後,竟下令將所有領過賑糧的百姓,全部驅趕到東都東郊活埋。數萬名百姓被推入深坑,泥土一層層覆蓋下來,他們的哭聲震天動地,卻絲毫換不來楊廣的半分憐憫。
可楊廣的殘酷鎮壓,不僅沒能平息民憤,反而讓百姓們更加絕望。“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越來越多的百姓加入了起義軍,他們拿著鋤頭、鐮刀,與裝備精良的官軍對抗,哪怕戰死,也不願再受楊廣的壓迫。
官軍四處征討,卻疲於奔命。這邊剛鎮壓了一處起義軍,那邊又有新的起義軍崛起;打了勝仗也得不到賞賜,打了敗仗還要被治罪,士兵們早已無心作戰,屢吃敗仗。
大隋的江山,早已是烽煙四起、滿目瘡痍。百姓流離失所,田野裡長滿了野草,城池被戰火毀壞,到處都是餓死、戰死的屍體。隋朝的滅亡,已然近在眼前。
喜歡龍椅上的欲望:情鎖宮闈之殤請大家收藏:()龍椅上的欲望:情鎖宮闈之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