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開元盛世_龍椅上的欲望:情鎖宮闈之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章 開元盛世(2 / 2)

六月庚子日申時,李隆基身著便服,帶著幾個親信潛入禁苑,來到苑總監鐘紹京的住處。鐘紹京卻突然反悔,臉色蒼白地說:“此事牽連甚廣,恐……恐難成功……”

“鐘大人可知,韋後已下密令,明日便要誅殺相王與太平公主?”李隆基目光如炬,盯著鐘紹京說道:“你若此時退縮,全家性命難保!”鐘紹京的妻子許氏也在一旁勸說:“身為人臣,當為國除奸,豈能因懼禍而退縮?”鐘紹京這才咬牙點頭,當即召集苑中工匠,準備響應。

入夜,萬騎的軍官們陸續到來。葛福順按劍說道:“殿下下令吧,我等萬死不辭!”李隆基拔出腰間寶刃,寒光一閃:“今夜三更,直搗內宮,誅殺韋氏亂黨!”

三更時分,葛福順突襲羽林營,手起刀落斬殺韋後黨羽韋跨、韋播,對著驚愕的羽林軍喊道:“韋後弑君篡權,今夜當誅奸佞,擁立相王!願從者隨我入宮!”羽林軍本就不滿韋氏,紛紛響應,跟著他殺向玄德門。李仙鳧則引兵攻入白獸門,兩支人馬在淩煙閣會師。

李隆基親自率軍衝入內宮,守衛的武士見是皇子親至,紛紛倒戈。韋後在睡夢中被喊殺聲驚醒,披頭散發地逃入飛騎營,卻被早已反正的士兵斬首。安樂公主正對著鏡子畫眉,聽到動靜還沒反應過來,便被衝入的士兵斬殺。上官婉兒手持蠟燭迎接,想憑當年與太平公主的交情免死,李隆基卻冷聲道:“此等亂政之人,留著何用?”下令將其處死。

一夜之間,韋氏集團被連根拔起,凡身高超過馬鞭的男性親屬皆被處死,鮮血染紅了宮道。當李隆基向父親李旦稟報時,這位一生謹慎的相王抱著兒子,淚水縱橫:“宗廟社稷,都靠你保全了啊!”

隨後,李重茂禪位,李旦重新登基,是為睿宗。在立太子的問題上,長子李成器堅決辭讓:“國家危難之時,當立有功者。平王李隆基平定大亂,功在社稷,兒臣不敢居其上。”大臣們也紛紛支持李隆基,李旦遂立李隆基為太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成為太子的李隆基,很快迎來了新的對手,他的姑姑太平公主自恃擁立睿宗有功,權傾朝野,七個宰相中有五個是她的親信。她見李隆基精明強乾,怕將來難以控製,便屢次散布流言,稱“太子非長,不當立”,甚至想效仿武則天,改立一個懦弱的太子。

景雲二年正月,太平公主竟將宰相們堵在宣政殿的光範門內,公然要求更換太子,被宰相宋璟嚴詞拒絕:“太子有功於國,天下皆知,公主豈能妄議廢立?”

李旦見姑侄二人矛盾日益激化,憂心忡忡,術士一句“五日內有急兵入宮”的讖語,更讓他下定決心。景雲三年,李旦不顧太平公主的反對,將帝位禪讓給李隆基,改元先天。但他仍掌握著三品以上官員的任免權和軍政大事的決定權,這讓李隆基的帝位如履薄冰。

太平公主的反撲愈發猛烈。她聯合竇懷貞、蕭至忠等大臣,甚至勾結禁軍將領常元楷、李慈,密謀在先天二年七月發動政變,還計劃在李隆基的飲食中下毒。

消息傳到李隆基耳中時,他正在宮中與心腹王琚、張說議事。“先發製人,後發則受製於人!”張說叩首道:“太平公主黨羽雖多,卻人心不齊,可一舉破之!”

七月初三,李隆基命王毛仲率領三百家兵,自己則親率李令問、高力士等十餘人,直奔禁軍營地。常元楷、李慈見皇帝突然到來,還沒反應過來便被斬殺。隨後,他們一路攻入朝堂,擒殺賈膺福、李猷,宰相岑羲、蕭至忠也被當場處死,竇懷貞走投無路,自縊而死。

太平公主逃入佛寺,三天後不得不返回。太上皇李旦出麵求情,希望李隆基留她一命,李隆基卻搖頭道:“姑姑若存絲毫親情,便不會謀逆。今日若放過她,日後必成大患。”最終,太平公主被賜死家中,其黨羽被一網打儘。

這一日,李隆基站在紫宸殿的丹陛上,望著階下臣服的百官,終於露出了釋然的笑容。他下旨改元“開元”,取“開辟新紀元”之意,一個屬於他的時代,就此拉開序幕。

清除太平公主後,李隆基麵對的是一個百廢待興的國家。兵變留下的創傷尚未愈合,吏治腐敗,民生凋敝,邊境也時有摩擦。這位年輕的帝王深知,打天下難,治天下更難。

“朕要的宰相,當能幫朕撥亂反正。”李隆基在朝會上說道。群臣推薦了不少人選,他卻獨獨看中了多謀善斷的姚崇。在渭川的行宮,李隆基親自召見姚崇,提出要拜他為相。

姚崇卻沒有立刻謝恩,而是提出了十條建議:“陛下若能做到勿貪邊功、廣開言路、賞罰分明、禁絕宦官乾政、不讓外戚專權...臣才敢領命。”

李隆基聽完,站起身鄭重說道:“卿之所言,皆合朕意。朕若有違,天必棄之!”姚崇這才叩首謝恩。

在姚崇的輔佐下,開元初年的大唐開始走上正軌。他們貶逐了那些居功自傲的功臣,杜絕了不通過吏部而由皇帝私下任命的“斜封官”,整治了外戚乾政的弊端。

最棘手的是蝗災,黃河兩岸蝗蟲成災,百姓們因迷信不敢捕殺,眼看著莊稼被啃食殆儘。

“蝗蟲不滅,民無生路!”李隆基下令:“凡滅蝗有功者,重賞;敢阻撓者,嚴懲!”姚崇親自到災區指揮,發明了夜間燃火誘捕的方法,短短數月便控製了災情。

國家漸穩後,李隆基又啟用了耿直方正的宋璟為相。宋璟不像姚崇那般靈活,卻以堅守原則著稱。他拒絕一切私人請托,哪怕是皇親國戚,犯錯也照罰不誤。有一次,李隆基的嶽父想求個官職,被宋璟嚴詞拒絕:“當官憑的是才乾,豈能因私廢公?”李隆基得知後,不僅不惱,反而稱讚宋璟:“這才是朕要的宰相。”

宋璟之後,張嘉貞、張說等宰相相繼輔佐。張說更是文武雙全,他裁減了二十萬邊防軍,改府兵製為募兵製,既減輕了百姓負擔,又提高了軍隊戰鬥力;他改革宰相機構,將“政事堂”改為“中書門下”,讓中樞機構運轉更高效;他還主持編纂典籍,設立集賢殿書院,推動文化發展。

開元十三年,在張說的建議下,李隆基決定前往泰山封禪,以告慰天地。當大隊人馬行至泰山西側時,突然狂風大作,帳篷被撕裂,官員們驚慌失措。張說急中生智:“此乃東海之神來迎天子,是吉兆啊!”果然,到了泰山腳下,天氣轉晴。

封禪前夜,又遇寒風刺骨,李隆基沐浴齋戒後,獨自站在露中禱告:“若朕有過失,當降罪於朕;若隨從無福,亦由朕承擔。隻求蒼天庇佑萬民!”禱告完畢,風竟真的停了。他親手撰寫的《紀泰山銘》,至今仍刻在泰山大觀峰上,見證著那個盛世的榮光。

李隆基對吏治的整治也毫不鬆懈。他精簡機構,裁撤冗餘官員;派按察使巡查各地,嚴懲貪官;恢複諫官參加宰相會議的製度,鼓勵大臣直言進諫;尤其重視縣令的選拔,常親自出題考核,優秀者提拔,平庸者罷黜。

在他的治理下,大唐疆域遼闊,人口增長到四千多萬,糧食連年豐收,長安成了國際性的大都會,各國使者雲集。絲綢之路上,商隊絡繹不絕;長安城的西市,能買到波斯的香料、西域的駿馬。這便是後世稱道的“開元盛世”,一個屬於李隆基的輝煌時代。

喜歡龍椅上的欲望:情鎖宮闈之殤請大家收藏:()龍椅上的欲望:情鎖宮闈之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赤腳醫生筆記:1979重啟人生 每日一卦,我搜山打獵糧滿倉 夢境國王 玄幻世界之全係靈根團寵傳奇 嬌嬌一巴掌,裴總跪著誇她打得響 他的鎮魂醫 寵妻無度,傅總他瘋狂纏愛 巫師世界:我的神女馬甲藏不住了 穿成七零小寡婦,假死丈夫回來了 手撕白蓮後,我殺穿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