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安史之禍_龍椅上的欲望:情鎖宮闈之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章 安史之禍(1 / 2)

範陽節度使府的鎏金銅柱在朔風中泛著冷光,安祿山摩挲著腰間的魚袋,望著庭中操練的蕃兵嘴角勾起冷笑。此時的他已身兼平盧、範陽二鎮節度使,麾下鐵騎數萬,跺跺腳便能讓河北大地抖三抖。為了固寵邀功,他前不久發兵征討奚契丹,憑著幾分運氣打了場勝仗,便借著告捷的由頭,浩浩蕩蕩地奔赴長安。

李隆基在紫宸殿召見他時,滿麵春風地拍著他的肩膀:“祿山啊,你為朕鎮守北疆,辛苦了。”安祿山當即匍匐在地,露出一副憨態:“為陛下分憂,是臣的本分!就算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

這副忠勇模樣,讓李隆基龍顏大悅。他哪裡知道,眼前這個“忠心耿耿”的胡人將領,身世遠比表麵複雜。安祿山本是營州雜胡,原名康阿犖山,母親改嫁突厥頭目安延偃後才改姓安。後來部落離散,他逃到幽州投奔節度使張守珪,與同鄉史思明因驍勇善戰被提拔為平盧討擊史。

當年安祿山奉命征討奚契丹叛黨,因恃勇輕進打了敗仗,被押解京師聽候發落。宰相張九齡力主誅殺:“安祿山失律喪師,不殺不足以明軍法!”可李隆基見他身材魁梧,眉宇間透著一股野性,竟動了惻隱之心,下詔特赦,讓他仍回張守珪麾下效力。正是這次赦免,為大唐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安祿山最擅長揣摩人心,每逢朝廷使臣到河北,他必百般逢迎,厚加賄賂。這些人回京後無不交口稱讚其才能,連一向猜忌儒將的李林甫也在李隆基麵前為他美言。久而久之,李隆基竟真以為安祿山是難得的忠勇之將,對他屢加擢升。

此次入朝,安祿山更是將“憨直”二字演到了極致。他在李隆基麵前應對敏捷,語言詼諧,時而裝傻充愣,時而慷慨陳詞,逗得龍心大悅,竟下敕讓他暫留都中,兼任禦史大夫。這下安祿山更是如魚得水,不待召見便能隨時入宮,李隆基對他的親近,連楊氏兄弟都自愧不如。

一日,安祿山獻上一隻雪白鸚鵡,故作神秘地說:“陛下,這鸚鵡是臣祭祀時從天上飛下來的,定是祥瑞之兆!臣特意馴養熟了獻給陛下。”李隆基素來迷信神仙,果然大喜,轉手便將鸚鵡賜給了楊貴妃。

楊貴妃見這鸚鵡羽毛似雪,還會學人說話,歡喜得不得了,當即命宮女好生喂養。李隆基見狀,便讓安祿山去拜見貴妃。安祿山趨步上前下拜時,偷眼瞥見楊貴妃,那肌膚如鏤雪揉酥,豐豔中帶著幾分秀雅,頓時看得目眩神迷。楊貴妃也打量著他,見他腹垂過膝,腰大成圍,看似癡肥卻透著股蠻力,不由得讚道:“好一個奇男子。”

“他在邊疆屢立戰功。”李隆基接口道,“朕愛他忠誠,特意讓他留京小住數月。”

楊貴妃笑著接話:“既然邊境安穩,何不讓他多留一兩年?”李隆基點頭稱是,當即命人在勤政殿設宴,召集楊氏姐妹及親信大臣作陪。

酒過三巡,楊貴妃與韓國夫人、虢國夫人等各執樂器,或吹或彈,樂聲悠揚。安祿山聽得技癢,起身奏道:“臣雖是胡人,卻也懂些胡旋舞,願為陛下和娘娘獻醜。”

李隆基笑道:“卿這般體態,也能跳胡旋舞?”安祿山不答話,走到殿中便旋轉起來。起初還略顯笨拙,到後來竟越轉越快,像走馬燈似的隻見一個大肚皮轆轆轉動,百餘次後才穩穩站定,麵不改色。

李隆基連聲叫好,指著他的肚子打趣:“這裡麵裝的是什麼,竟如此龐大?”

安祿山拱手答道:“臣腹中空空,隻有對陛下的一片赤心!”這句諂媚話說得恰到好處,李隆基愈發歡喜,當即命他與楊銛、楊錡結為異姓兄弟,還親昵地稱他為“祿兒”。安祿山趁機湊趣,竟跪地拜楊貴妃為母,楊貴妃含笑受禮,兩人就此成了名義上的“母子”。

此後安祿山更是平步青雲,被賜鐵券,進爵東平郡王,將帥封王,便是從他開始的。他屢屢入宮謝恩,滿心都想與楊貴妃親近,偏偏這時接到詔命,讓他兼任河北道采訪處置使出外巡邊。臨行前,他望著深宮方向,暗暗咬了咬牙:“長安,我還會回來的。”

安祿山回鎮後,很快想出一條邀功的毒計。他假意召集奚契丹各部酋長赴宴,暗地裡在酒中下藥,將這些人灌醉後儘數斬殺,斬首進獻朝廷,再請入朝報功。李隆基哪知其中貓膩,隻當他忠誠可嘉,不僅準奏,還命有司為他在長安建造府第,務求壯麗,不惜耗費巨資。

待安祿山行至戲水,楊氏兄弟姊妹竟全員出動迎接,車馬連綿數十裡,冠蓋遮天蔽日。李隆基更是親自駕幸望春宮等候,見了安祿山便再三褒獎,還特賜旁坐。安祿山獻上的千名奚俘,全被赦免充作他的差役。

楊氏兄弟引著安祿山入住新第時,他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府中器具無不精美絕倫,金銀器皿占了大半。後來才知,建造時李隆基特意叮囑有司:“胡人眼光高,彆讓他們笑話我大唐小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安祿山在新第中大擺宴席,竟請李隆基賜下墨敕,讓宰相們前來赴宴。李隆基竟真的下了手詔,令李林甫以下官員悉數前往。李林甫正權傾朝野,群臣無不敬畏,唯獨安祿山仗著聖寵,能與他平起平坐。不過李林甫心思深沉,時常能一語道破安祿山的心思,讓他又驚又怕,不敢造次。

李隆基每日遣楊氏兄弟陪伴安祿山遊宴,席間擺滿珍饈,梨園教坊的樂工奏起靡靡之音,舞姬們旋著水袖翩躚。可安祿山的目光總越過歌舞,飄向深宮方向,此次入朝,他魂牽夢縈的隻有楊貴妃。

於是他頻繁托人送入私藏的珍物:西域進貢的夜明珠,能映出人影的水晶鏡,還有那匹名為“玉花驄”的寶馬,據說曾是波斯王子的坐騎。楊貴妃收了禮,也常回贈些親手繡的荷包、釀的桃花酒,一來二去,兩人間的往來漸漸越出了“母子”的名分,宮人們看在眼裡,都暗自咋舌,卻沒人敢聲張。

安祿山生辰那日,李隆基與楊貴妃的賞賜流水般送入他的府邸:黃金百兩,錦緞千匹,還有一件用孔雀翎羽織成的披風,在陽光下能變幻出七種顏色。三日後,楊貴妃竟派內侍傳他入宮,說是要行“洗兒禮”。

安祿山踏入貴妃寢宮時,隻見十六名宮女抬著一頂繡金轎子,轎裡鋪著錦繡繈褓。楊貴妃笑著指了指他:“祿兒,今日為娘給你洗塵。”不等他反應,宮女們便七手八腳地將他裹進繈褓,抬上轎子在宮中遊行。

“祿兒乖,娘給你糖吃喲!”楊貴妃在轎旁拍手笑,宮人們跟著起哄,嬉笑聲驚動了李隆基。他趕來一看,見那肥碩的胡人被裹得像個嬰兒,正由宮女們抬著晃悠,頓時樂得前仰後合:“愛妃這主意妙!賞!”當即賜給楊貴妃百兩洗兒金銀,又賞了安祿山一整套嵌寶玉帶。

當晚的小宴設在沉香亭,李隆基與楊貴妃並坐主位,竟讓安祿山侍立左側,三人同飲至深夜。安祿山借著酒勁,湊到楊貴妃耳邊說些胡地的趣事,逗得她花枝亂顫,李隆基隻顧著與他碰杯,渾然不覺兩人眉眼間的曖昧。

自那以後,安祿山出入宮掖再無避諱。有時楊貴妃在長生殿設家宴,他竟能與她對坐共食,親手為她剝荔枝;有時夜深了,他還留在貴妃宮中,說是探討胡旋舞的步法,直至天明才離去。宮中流言四起,說“胡兒與貴妃同榻”,傳到李隆基耳中,他卻隻當是玩笑,此時他正被虢國夫人迷得神魂顛倒,那夫人常穿著素色羅裙,不施粉黛便入宮,與他在蓬萊殿的紗帳裡消磨長夜,哪還有心思管楊貴妃與安祿山的糾葛?

正如杜甫在詩中寫的那樣:“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汙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帝王的情愛本就涼薄,李隆基忙著追逐新的歡好,楊貴妃在深宮寂寞,竟與安祿山越走越近,宮牆裡的荒唐事,就像驪山的溫泉水,日複一日地沸騰著,沒人料到,這溫水裡早已埋下了傾覆大唐的禍根。

李隆基還想提拔安祿山為宰相,隻因他是武夫才作罷,改任河東節度使。此時的安祿山已手握十八萬重兵,麾下文武雙全,反叛之心早已萌生,隻差一個時機。


最新小说: 年代,世家少爺自逍遙 風生水起,山海可平 高考失利,拜該隱為師穿越異界 收徒萬倍返還師傅我超厲害 重生異界,開局覺醒無限物資 你們有外掛?那我隻能上科技了 淩霄宗破產重組計劃 龍途重開 拆遷後,我家靠吃瓜暴富了 快穿:不當血包了,我創翻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