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縱欲煉藥_龍椅上的欲望:情鎖宮闈之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章 縱欲煉藥(1 / 1)

嘉靖朝的風,吹到中葉時,早已沒了開國的清剛之氣,反倒裹挾著權術的陰詭與修道的虛妄,在紫禁城的紅牆內盤旋不散。這一切的核心,一邊是權傾朝野的嚴嵩父子,一邊是沉迷仙術的世宗朱厚熜,兩人一唱一和,將大明江山攪得烏煙瘴氣。

嚴嵩初入仕途時,不過是國子監祭酒的閒職,雖滿腹經綸,卻無半分剛正之氣,滿腦子都是攀附鑽營的心思。世宗登基後,沉迷修道,喜聽阿諛之詞,嚴嵩精準拿捏了這位帝王的脾性,每日揣摩聖意,遇事必曲意逢迎,就連世宗祭祀用的青詞,他也親筆撰寫,辭藻華麗,句句貼合道家玄理。

這般刻意討好,自然換來了步步高升的階梯。嘉靖十八年,嚴嵩憑借著無孔不入的諂媚,一路爬到了禮部尚書兼太子太保的高位,躋身朝廷核心。可他並未滿足,眼中盯著的,是內閣首輔的寶座。當時的首輔是夏言,此人剛正不阿,素有賢名,與嚴嵩的奸佞格格不入,兩人早已勢同水火。

機會終於在收複河套的戰事中到來。三邊總督曾銑力主收複河套,抵禦蒙古入侵,夏言深以為然,全力支持。世宗起初也覺得此舉利國利民,點頭應允。可嚴嵩早已暗中盤算,他深知世宗性情多疑,又怕戰事勞民傷財,便趁世宗猶豫之際,暗中進讒言:“陛下,曾銑擅自挑起邊境戰事,致使軍民傷亡慘重,耗費庫銀無數,實乃傷軍誤國之舉!夏言則擅權自用,一味支持曾銑,全然不顧國庫空虛、百姓困苦,其心可誅啊!”

昏聵的世宗原本對戰爭的損耗心存忌憚,聽了嚴嵩的挑撥,頓時變了臉色。他忘了當初的讚同,也不顧夏言的忠心,竟下令將曾銑、夏言二人先後斬首。刑場上,夏言臨刑前高呼“奸臣當道,大明危矣”,聲音震徹雲霄,卻終究沒能喚醒沉迷私欲的帝王。

除去了心頭大患,嚴嵩順利升任武英殿大學士,權同宰相,一手遮天的時代就此開啟。他掌權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排除異己,結黨營私。內閣中的舊臣,要麼被他羅織罪名罷官免職,要麼被排擠到無關緊要的職位,朝堂之上,漸漸隻剩下嚴嵩的親信黨羽。

凡是敢彈劾他的大臣,無一例外都落得了悲慘下場。禦史楊繼盛上疏列舉嚴嵩十大罪狀,字字泣血,卻被嚴嵩反咬一口,打入詔獄,受儘酷刑後慘遭殺害;錦衣衛經曆沈鏈因彈劾嚴嵩,被流放邊疆,最終仍難逃嚴嵩毒手,滿門抄斬。一時間,朝野上下人人自危,無人再敢直言進諫,隻剩下一片阿諛奉承之聲。

為了牢牢掌控朝政,嚴嵩將魔爪伸向了宮廷內外。宮中的太監本是皇帝的耳目,卻被嚴嵩用重金收買,一個個變成了他的走狗,不僅為他傳遞宮中消息,更是暗中監視世宗的一舉一動。東、西廠與錦衣衛這兩大特務機構,也被嚴嵩通過聯姻、賄賂等手段徹底掌控,成為他鏟除異己的鷹犬,一時間,特務遍布天下,人人談“嚴”色變。

更令人發指的是,嚴嵩廣收義子,將朝廷要害部門儘數把持。掌管奏章收發的通政司,由他的義子趙文華一手掌控,朝臣的所有奏章,必須先經嚴嵩審閱,合意的才會上呈世宗,不合意的便直接扣押銷毀;負責彈劾進言的科道官、監察禦史,也清一色都是嚴嵩的黨羽,他們不僅不監察百官,反而幫著嚴嵩打壓異己,羅織罪名。

嚴嵩雖奸猾,卻有個致命的弱點,他看不懂世宗那些晦澀難懂的手詔。世宗沉迷修道,手詔常常寫得玄之又玄,如同“天書”。好在他的兒子嚴世藩,天生機靈狡詐,極具揣摩人心的本事,竟能精準解讀這些“天書”。於是,嚴世藩便代父擬定詔旨,也就是當時所稱的“票擬”,每次都能切中世宗的心意,這讓嚴嵩愈發得寵。

父子二人狼狽為奸,分工明確。嚴世藩常在西苑侍奉世宗設齋打醮,撰寫青詞,極儘諂媚之能事;嚴嵩則在宮中或家中發號施令,操縱朝政,將大明的宮廷變成了嚴家的天下。當時朝野上下,都私下稱嚴嵩為“大丞相”,嚴世藩為“小丞相”,其權勢之盛,可見一斑。

權柄在握,嚴嵩父子便開始肆意斂財納賄,公開賣官鬻爵。官職被明碼標價,知府一萬兩白銀,禦史五千兩,就連縣衙的小吏,也需數百兩方能謀得。各地官員為了晉升,紛紛爭相賄賂,每年都有大批金銀珠寶、奇珍異寶,通過水陸兩路,源源不斷地運往嚴嵩在江西的老家。

到了嘉靖四十四年嚴嵩垮台時,朝廷查抄其家產,結果令人瞠目結舌:黃金三萬餘兩,白銀三百餘萬兩,珍珠、翡翠、瑪瑙等珍寶古玩不計其數,家中更是珠玉滿室,黃金鋪地,其財富之巨,堪比國庫。

嚴嵩的黨羽爪牙,也一個個效仿他的所作所為,貪汙受賄,恃勢為惡。由嚴嵩舉薦的總理鹽政鄢懋卿,更是囂張跋扈到了極點。他出巡時,乘坐的是由百人抬著的大轎,轎內布置奢華,堪比宮殿;途中作威作福,欺壓官吏百姓,所到之處民不聊生。他每日設宴擺酒,耗費千金,所轄的四個鹽運司,每年都要向他進貢賄賂白銀兩百萬餘兩。鹽商富戶、地方官吏,無不被他敲詐勒索,稍有違抗,便會被羅織罪名,捕拿下獄,甚至慘遭虐殺。鄢懋卿家中財富堆積如山,就連日常用度都極儘奢靡,其揮霍程度令人發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嚴嵩的義子趙文華被罷官還鄉時,運送財寶的車船排成了長長的隊伍,綿延數十裡,由嚴嵩派來的兵士沿途護送。沿途百姓見了,無不驚歎唾罵,當時朝中甚至有人說,若將嚴嵩及其黨羽的家財全部查抄,足以充實國庫、安撫邊疆,再也無需向百姓增加賦稅。

就在嚴嵩父子在朝堂上興風作浪之時,世宗朱厚熜自壬寅宮變後,對後宮愈發忌憚,更是一心撲在修道求仙上,妄想求得長生不老,從此久不視朝,群臣想見他一麵都難如登天。而此時,另一個方士陶仲文,取代了早已病死的邵元節,成為了世宗最寵信的人。

陶仲文是南岡人,年輕時曾做過黃岡縣吏,生性喜好神仙方術,曾在羅田萬玉山中修煉符籙之術,靠著一些裝神弄鬼的伎倆,在當地小有名氣。邵元節得寵時,兩人頗有往來,後來邵元節將他引薦入宮。當時邵元節已然年邁,精力不濟,宮中的齋醮之事,漸漸便由陶仲文代理。

陶仲文的騙術比邵元節更為高明,他作法念咒、驅邪禳災,說得神乎其神,把世宗哄得團團轉,很快便得到了寵信,被封為“神霄保國宣教高士”。邵元節病死前,特意囑咐世宗,讓陶仲文主持宮中醮事,世宗一一應允,隨後又加封陶仲文為“忠孝秉一真人”,掌管天下道教之事,不久後又加授少保、禮部尚書,晉封少傅,享受一品俸祿,其地位之尊崇,堪比朝中重臣。

自此,世宗對陶仲文言聽計從。陶仲文向他進獻“清淨養心”的道訣,世宗竟真的想要讓太子監國,自己專心修道,過一兩年再親政。大臣楊最見狀,心急如焚,上疏勸諫,稱太子年幼,朝政不可荒廢,修道求仙本是虛妄之事。可世宗早已被陶仲文迷惑,見楊最竟敢反駁自己,當即下令將他打入詔獄,嚴刑拷打,最終楊最慘死獄中。

有了楊最的前車之鑒,凡是敢諫阻世宗不信方士、停罷齋醮的大臣,都被世宗視為眼中釘,紛紛被捕入獄,嚴刑拷打,非死即殘。忠良遭難,佞臣得寵,朝中言路徹底斷絕,再也無人敢對世宗的修道之舉說半個“不”字。

世宗對陶仲文的迷信,已經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就連明軍擊敗倭寇、平息海盜之亂,明明是將士們浴血奮戰的結果,世宗卻歸功於陶仲文的祈禱,認為是鬼神相助,竟加封陶仲文為恭誠伯,每年俸祿一千二百石。

後來,陶仲文又向世宗引薦了南陽方士梁高輔。這梁高輔年逾八十,須發皆白,牙齒卻依舊潔白整齊,兩手指甲各長五六寸,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他自稱精通導引服食、吐故納新之術,還能煉製一種神奇的藥丸。

這藥丸的煉製方法極為詭異,需集齊四十九位純陰命格的未破身少女初潮之血,搭配多年收集的晨露,再加入多種珍稀藥草,經多道工序精心煉製而成。梁高輔吹噓,服用此藥後可固本培元、精力大增,長期服用更是能“長生不死,與地仙無異”。此外,他還聲稱自己精通彭祖養生秘術,從不輕易傳人。

此時的世宗已經年屆五十,精力日漸衰退,聽聞梁高輔有如此神術,頓時來了精神,早已把陶仲文“清淨養心”的道訣拋到了九霄雲外,當即命梁高輔一麵傳授自己養生秘術,一麵煉製神奇藥丸。

服藥之後,世宗果然感覺精力充沛,仿佛恢複了壯年時的狀態,對梁高輔愈發寵信,當即封他為“通妙散人”。為遂煉丹之願,世宗下詔在全國搜選三百名童女入宮,交由梁高輔專門采集天癸入藥。可這數量仍難滿足煉丹需求,梁高輔一開口,世宗便再度追加遴選一百六十名童女,四百六十餘名無辜少女就此被囚於深宮,淪為煉丹的活藥引。

這些童女入宮後,平日裡無所事事,便被世宗派去醮壇充當役使,或是在西苑供奉香火。其中有個姓尚的童女,正值豆蔻年華,生得眉清目秀,聰慧伶俐,也被選入了西苑。

一日黃昏,世宗正在醮壇前盤膝而坐,誦讀經文,手中拿著木槌輕輕敲擊石磬,配合著誦經的節奏。讀著讀著,世宗漸漸感到困倦,一陣瞌睡襲來,手中的木槌竟誤敲在了旁邊的案幾上,發出一聲清脆的異響。

周圍的小侍女們大都低著頭,不敢直視世宗,有的即使看見了,也嚇得大氣不敢出,生怕觸怒龍顏。唯有那尚姓童女,年紀尚小,心性單純,見狀竟忍不住失聲大笑起來。

這一聲笑,如同驚雷般打破了醮壇的寧靜,世宗猛地驚醒,循聲望去,隻見尚童女站在隊列中,臉上還帶著未散去的笑靨,梨渦淺淺,嬌憨可人。世宗本想厲聲嗬叱,可看著她那純真無邪的模樣,心中的怒氣竟莫名消散了,隻是重新低下頭去看經文。

可這一次,他再也無法靜下心來,目光總是不由自主地瞟向尚童女。尚童女起初還帶著笑意,見世宗頻頻看自己,頓時麵露怯色,連忙低下頭,小手緊張地扭弄著腰間的絲帶,那副嬌羞的模樣,更是讓世宗心神蕩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世宗越看越喜愛,哪裡還有心思誦經,當即揮手讓眾侍女退下,隻將尚童女喊到身邊。那些退出去的小侍女們,一個個心驚膽戰,都為尚童女捏了一把汗,不知她此番衝撞聖駕,會落得怎樣的下場。

尚童女戰戰兢兢地走到世宗麵前,世宗隨意問了問她的家世、姓名,便扔下手中的木槌,伸手拉住她的纖手,想要讓她坐在自己的膝上。尚童女又驚又怕,不敢坐下,卻也不敢違抗聖命,隻能僵在原地。

沒等她反應過來,世宗竟伸手捧住她的臉頰,尚童女嚇得渾身一顫,急忙想要掙脫,可世宗早已動了心思,起身拉住她的手腕,徑直將她拉入了旁邊的寢室。

此時的世宗早已服下了梁高輔煉製的丹藥,藥性發作,心神難寧。他將尚童女抱到榻上,不顧她的驚恐抗拒,強行拉扯她的衣物。尚童女身形尚未完全發育,又素來膽小,此刻隻嚇得渾身發抖,卻不敢哭出聲、不敢發出半分求饒,隻能死死咬著唇,淚水在眼眶裡打轉。世宗起初還有幾分憐憫,可藥性翻湧間早已失了理智,全然不顧她的抗拒。她實在承受不住,隻能在枕上微弱哀求,世宗卻覺不滿,當即推開她,披衣起身,厲聲命內侍即刻宣莊妃入殿。

莊妃王氏,入宮之初並未得寵,在深宮中寂寞度日,常常以詩詞排遣愁緒。她天資聰慧,頗有詩才,所作宮詞清麗動人,後來被世宗聽聞,世宗因才憐色,便召她侍寢。一夜溫存後,世宗對她頗為喜愛,當即冊封為妃,後來又加封為貴妃,掌管仁壽宮,寵愛程度不亞於中宮皇後。

莊妃接到詔令,不敢耽擱,連忙趕來。此時尚童女早已整理好衣物,狼狽地退了出去。世宗藥性未退,心緒難平,見到莊妃,便屏退左右,留她在殿中相伴。莊妃年逾二十,正是青春鼎盛之時,久未承寵,對世宗也頗有情意。兩人在殿中相處許久,直到世宗藥性消退,心神漸定,才各自安歇。

可世宗心中仍對尚童女念念不忘,過了兩天,又再次召她前來。尚童女接到詔令,嚇得魂飛魄散,拖延了許久,終究不敢違抗聖命,隻能滿懷惶恐地前去。經此之後,世宗冊封尚童女為尚美人,不久後又晉封為壽妃。自此,世宗與這位年少的壽妃如膠似漆,整日相伴左右,早已把修道誦經拋到了九霄雲外,宮中的齋醮之事,也隻能由陶仲文隨意應付。

世宗自從得了梁高輔的藥丸和秘術,愈發沉迷於後宮享樂,每日流連於嬪妃宮苑之中。可他哪裡知道,那些所謂的“長生藥丸”,不過是含有大量鉛、汞等有害物質的毒藥,長期服用不僅不能長生,反而會嚴重損害身體。

久而久之,世宗的身體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日漸虛弱,麵色憔悴,精神萎靡,彆說求什麼長生不老,就連能否安享天年都成了疑問。這時,他才又想起了修道祈福,連忙讓陶仲文在宮中設立醮壇,禱神求仙,自己也不得不暫且收斂心性,每日在醮壇前誦讀經文,懺悔過錯。

於是,紫禁城的香火再次旺盛起來,誦經念咒之聲日夜不絕,鑼鈸鼓磬的聲響傳遍宮外。隻是這一次,無論是世宗的祈禱,還是陶仲文的法術,都再也無法挽回他衰敗的身體,也無法挽救這座在權奸與迷狂中逐漸走向崩塌的大明江山。

喜歡龍椅上的欲望:情鎖宮闈之殤請大家收藏:()龍椅上的欲望:情鎖宮闈之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網遊:上線是真能領到神級女友! 負資產女孩的算命直播日記 道門天師在此,黑白無常聽令 天師歸來都市伏魔錄 致命重生:化學物語 天下一帝秦始皇 大明:剛穿越就被錦衣衛抓了 殺敵漲修為?我以鐵血築長生 魂穿五代,我占壽州為王 讓你教書啟民智,你教全民修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