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勵精圖治_龍椅上的欲望:情鎖宮闈之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章 勵精圖治(1 / 2)

文宗勤於政事,萬幾之暇,頗耽逸樂,王心弗善焉。——劉體仁《異辭錄》

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奕詝出生。在此之前,道光帝已經連喪三子了。

奕詝的降生,像一縷陽光驅散了紫禁城的陰霾。他的生母鈕祜祿氏是道光帝最寵愛的妃子,出身鑲黃旗名門,聰慧貌美且深諳宮闈之道,如今有了皇子傍身,地位更是穩如泰山。兩年後,孝慎皇後佟佳氏病逝,鈕祜祿氏以皇貴妃之尊攝六宮事,次年便被正式冊封為後,奕詝也順理成章地成為嫡長子。

奕詝三歲那年,靜貴妃博爾濟吉特氏誕下皇六子奕欣。這位來自蒙古科爾沁部的貴妃,性情溫柔賢淑,眉眼間帶著江南女子的婉約,很快也深得道光帝青睞。奕欣的降生,讓儲位之爭悄然埋下伏筆。

時光荏苒,奕詝六歲那年,被送進上書房開蒙。道光帝為他挑選的師傅,是時任工部尚書的杜受田。這位山東濱州大儒,曾任道光帝的侍讀學士,學問紮實且深諳帝王心術,為人方正持重。第一次見到奕詝,杜受田便鄭重行了大禮,沉聲道:“皇子乃國之儲貳,教之當以聖賢之道、帝王之術。臣定當鞠躬儘瘁,不負聖恩,不負皇子。”

彼時的上書房,還隻有奕詝一位皇子。他每天天不亮就頂著晨霜走進書房,跟著杜受田讀《論語》、誦《孟子》、練書法。奕詝算不上天資絕頂,可他勝在勤勉聽話,杜受田教的每一個字、每一個道理,他都認真記在心裡。杜受田不僅教他經史子集,更常指著窗外的鬆柏教誨:“做學問如培樹,根基穩才能耐風霜;做人如行舟,戒驕戒躁方能致遠。”

奕詝十歲那年,鈕祜祿氏突病逝,靜貴妃成了奕詝的養母。她膝下隻有奕欣一子,對奕詝便視如己出,奕詝也懂事,見了她總恭恭敬敬地喊“額娘”,對奕欣更是親如手足。

奕欣的師傅是卓秉恬,以經世致用、鋒芒畢露聞名。這孩子確實天資聰穎,讀書過目不忘,騎馬射箭更是樣樣精通。有次道光帝駕臨上書房考校諸子功課,奕欣不僅能流利背誦《孟子》全文,還能結合時政講解奧義,引經據典頭頭是道。

而奕詝呢,雖也能完整背誦,卻常常在細枝末節的闡釋上卡殼,顯得有些木訥。更讓他自卑的是,幼時隨道光帝獵於南苑,不慎從馬上摔下傷了左腿,雖經太醫悉心診治,卻還是落下了跛足的後遺症;後來又罹患天花,痊愈後臉上留下了淺淺的麻痕。每當他與容光煥發、身姿矯健的奕欣站在一起,總覺得自己像隻灰撲撲的麻雀,黯淡無光。

“皇子不必介懷外貌與天資。”杜受田看出了他的心思,指著棋盤緩緩道:“下棋貴在守勢,而非急攻。你看這老將,雖不能衝鋒陷陣,卻能定全盤棋局;帝王之道,重在仁厚,而非逞一時之能。”

奕詝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卻不知一場關乎皇位繼承的暗戰,已在他和奕欣之間悄然拉開序幕。隨著兄弟二人日漸長大,道光帝年事已高,立儲之事成了壓在他心頭的巨石。

道光二十六年的南苑秋獵,旌旗獵獵,馬蹄聲碎,塵土飛揚。道光帝坐在觀禮台上,身後是肅立的王公大臣,目光在奕詝和奕欣身上來回打轉。此時的他已年過六旬,鬢發斑白,立儲之事再不決斷,恐生變數。

獵場內,奕欣一馬當先,身著勁裝,手持長弓,身姿挺拔如鬆。他縱馬疾馳,彎弓搭箭,箭無虛發,不多時便收獲頗豐。日近正午,奕欣的隨從捧著一串獵物上前稟報:“啟稟皇上,六阿哥獵得鹿三隻,野兔五隻,狐狸一隻。”

道光帝捋著胡須,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勇武過人,有朕當年的風範!”

再看奕詝,他騎在馬上慢悠悠地晃著,神色淡然,身邊的隨從兩手空空,連一點獵物的影子都沒有。道光帝眉頭一皺,招手讓他過來,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滿:“你身為兄長,怎麼一無所獲?”

奕詝翻身下馬,動作雖略有遲緩,卻依舊沉穩端莊。他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磕了個頭,聲音清朗而堅定:“兒臣不敢欺瞞皇阿瑪。眼下正是萬物孕育之季,禽獸皆有身孕,兒臣實在不忍射殺,恐傷天和。治國當以仁為本,兒臣願效仿先聖,存仁愛之心,護萬物生靈。”

道光帝愣住了,隨即臉上的不滿漸漸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欣慰。他扶起奕詝,心中感慨萬千:這孩子,雖不如老六勇武機敏,卻有帝王最該有的仁厚之心。江山社稷,終究要交給心存仁愛的君主,才能長治久安。

這番話是杜受田連夜教給奕詝的,前一晚,杜受田得知秋獵之事,便拉著奕詝徹夜長談:“論騎射,你遠不如六阿哥。但若論仁孝,你可勝他一籌。皇上晚年最愛談‘仁政’,你切記,明日萬不可與六阿哥爭強好勝,隻說不忍殺生,切莫提射術不如人。”奕詝牢記師傅的教誨,才有了今日這番打動道光帝的應答。

類似的“教導”,在立儲之爭的關鍵節點屢屢上演。有次道光帝病重,纏綿病榻,召奕詝和奕欣入見。奕欣的師傅卓秉恬告訴他:“皇上若問國事,你當知無不言,言無不儘,儘顯治國之才,方能打動皇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杜受田則對奕詝說:“皇上病體沉重,此時不談國事,隻談孝心。你莫要多言,隻需跪地痛哭,表孺慕之情即可。”

果然,道光帝握著奕欣的手,虛弱地問起漕運利弊。奕欣侃侃而談,從河道治理說到稅銀征收,條理清晰,對策得當。可道光帝隻是淡淡點頭,眼神中並無太多波瀾。

而奕詝一進門就跪在床前,看著父親蒼老憔悴的臉,眼淚瞬間奪眶而出,哽咽著說:“兒臣願替皇阿瑪受罪,隻求皇阿瑪早日康複,龍體安康!”

道光帝被他哭得心頭一軟,原本渾濁的眼睛裡泛起淚光。他拉過奕詝的手,緊緊攥著,歎了口氣:“還是老四懂事,有這份孝心,朕就安心了。”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像一顆顆砝碼,漸漸壓向了奕詝這邊。道光帝晚年常對著祖宗牌位發呆,他知道奕欣聰明能乾,是塊治國的好材料,可總覺得少了點穩重和仁厚;奕詝雖資質平平,卻仁孝寬厚,更像個守成之君。更何況,奕詝是嫡子,在講究嫡庶尊卑的清朝,這是不可忽視的優勢。

道光二十六年十月,夜色深沉,慎德堂內燭火搖曳。道光帝坐在案前,顫抖著拿起朱筆,在黃綾紙上寫下立儲詔書。他先寫下“皇四子奕詝著立為皇太子”,停頓片刻,想了想,又在後麵加了一句“皇六子奕欣著封為親王”。寫完後,他將詔書密封在鐍匣裡,親手交給總管太監,命其藏到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的後麵——這是清朝秘密立儲的祖製。

做完這一切,道光帝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擔,疲憊地靠在龍椅上,對身邊的太監說:“朕百年之後,你們就按這個辦,切勿生亂。”

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道光帝病重,禦前大臣載垣、端華,軍機大臣穆彰阿、賽衝阿等人圍在床邊,神色凝重,大氣不敢出。

“皇上……要不行了……”總管太監跪在床前,哭得撕心裂肺。道光帝艱難地抬了抬手,渾濁的目光指向“正大光明”匾額的方向。

載垣連忙爬上梯子,取下那個熟悉的楠木匣子。眾人齊聚到案前,載垣小心翼翼地打開鎖扣,取出裡麵的詔書。當他高聲念出“皇四子奕詝著立為皇太子”時,奕詝“噗通”一聲跪在地上,淚如雨下,既是悲痛父親離世,也是感慨多年的隱忍終於有了結果。

午時三刻,道光帝駕崩,享年六十九歲。

正月二十六,紫禁城太和殿舉行登基大典。當禮官高聲喊出“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時,階下黑壓壓的群臣齊齊跪拜,山呼海嘯般的聲音響徹雲霄。奕詝端坐在龍椅上,望著下方跪拜的群臣,突然想起杜受田昨日對他說的話:“從今日起,你不再是四阿哥奕詝,而是大清的鹹豐皇帝。坐上這個位置,就不能再是孩子了。”


最新小说: 霸道總裁惹我 家族修仙,我能生出靈根子嗣 快穿:古董雜貨鋪奇遇記 末世:從重卡戰車到天空之城 被總裁師妹騙到非洲當軍閥 快發靈旅:美業星辰路 饑荒年:我無限換糧,草芥稱王 我,昊天,開局洪荒當天帝 妾本絲蘿,隻圖錢帛 勝天半子祁同偉魂穿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