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華被狙擊致死的現場被嚴密封鎖,子彈來自一點鐘方向,距離測算約800米——專業狙擊手的射程。彈道分析指向湖對岸的一處觀景台,但當特警趕到時,隻找到一個被丟棄的狙擊步槍和一套偽裝服。口徑,專業消音器,沒有指紋,沒有dna。”現場勘查民警彙報,“職業殺手,一流水平。”
沈銳凝視著湖對岸,雨絲在湖麵織出一層薄紗:“800米精準射擊,風雨天氣。這不是普通職業殺手,是軍事級彆的狙擊手。”
回到市局,技術隊從狙擊槍上提取到一個微小的標誌:一隻展翅的黑鷹。國際刑警數據庫比對顯示,這是一個名為“影翼”的頂級雇傭兵組織的標誌,專為各國政要和富豪執行高難度任務。
“雇主的身份被多重加密,無法追蹤。”小陳無奈道,“但支付渠道與之前‘西湖會’的資金流向有重疊。”
與此同時,對王振華最後遺言的解析有了進展。語音專家將那段模糊的“真正的‘老爺子’是...”進行增強處理,隱約可辨是“...國際...”二字。
“國際?”林小滿疑惑,“難道‘老爺子’不是國內人物?”
沈銳想起之前案件中的國際元素:毒品流向海外、納米機器人技術明顯超越國內水平、雇傭兵組織...
“或許‘西湖會’本身就是一個國際組織的分支。”他推測道。
公安部同意了這個判斷,並通過國際刑警組織請求合作。三天後,一份機密檔案送達:一個名為“全球複興會”的秘密組織浮出水麵。
該組織由二戰後流亡的某些前政要、財閥和科學家組成,旨在通過經濟、科技甚至生物手段實現“全球新秩序”。西湖會的模式與其在其他國家的分支驚人相似。
“所以杭府隻是他們的試驗場之一?”林小滿感到脊背發涼。
沈銳點頭:“納米機器人技術若是成熟,可能在全球推廣。我們必須阻止。”
新的線索來自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王振華的私人物品中有一本破舊的《西湖誌》,內頁密密麻麻寫滿批注。在一段關於“西湖十景”的描述旁,王振華寫道:“影子的影子,才是真身。”
“這是什麼意思?”技術隊百思不得其解。
沈銳突然靈光一閃:“還記得張海洋的日記嗎?他提到過‘影子項目’。”
重新調取資料,發現張海洋確實多次提及“影子”,但一直被理解為比喻。現在看來,可能確有所指。
團隊對西湖周邊進行全方位掃描,尋找任何可能隱藏的“影子”結構。果然,在雷峰塔地下發現了一個異常空間——不是實體建築,而是某種全息投影設施。
“最新型的全息技術,可以製造幾乎無法分辨的虛擬結構。”小陳解釋,“這就是‘影子’的含義!”
當團隊進入那個空間時,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一個完整的指揮中心正在運行,牆上顯示著全球各城市的實時數據和“複興指數”。
中央大屏上是一張世界地圖,數十個光點閃爍,每個代表一個“試驗城市”。杭府隻是其中之一。
“看這裡。”林小滿指著一個子屏幕,“這是納米機器人的全球傳播計劃...已經擴展到三個大洲的十二個城市!”
更令人驚恐的是,數據顯示納米機器人已經進化到可以通過水和空氣傳播,不再需要茶具等媒介。
“我們必須立即通知國際社會!”沈銳下令。
但就在此時,所有屏幕突然變黑,然後顯示同一行字:“太遲了,沈隊長。歡迎成為曆史的一部分。”
基地開始自毀。團隊緊急撤離,隻來得及拷貝部分數據。
分析那些數據後,一個可怕的真相浮現:“全球複興會”已經滲透多國政府和高科技企業,納米機器人技術早已通過各種渠道全球擴散。
杭府的情況隻是冰山一角,甚至可能是一個故意暴露的誘餌,用來測試國際反應和應對措施。
“我們一直被玩弄於股掌之間。”沈銳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力感。
就在這時,他接到一個神秘視頻通話請求。接通後,畫麵中出現一個背對鏡頭坐在高背椅上的人影——那就是“老爺子”。
“沈銳隊長,你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經過變聲處理的聲音說,“可惜站在了錯誤的一邊。”
“為什麼要這樣做?”沈銳質問。
“為什麼?”聲音輕笑,“因為人類需要被拯救,從自身的貪婪和短視中。我們隻是在加速這個過程。”
“通過控製全人類?”
“通過引導進化。”聲音糾正道,“納米機器人不是武器,而是禮物。它們將幫助人類超越肉體限製,實現真正的團結——在一個意誌下。”
沈銳感到毛骨悚然:“你瘋了。”
“或許吧。”聲音不以為然,“但曆史將由勝利者書寫。加入我們,沈隊長。你這樣的天才不應該被浪費在維護舊秩序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絕不。”
“遺憾。”聲音冷淡下來,“那麼你將親眼見證舊世界的終結。第一個示範將在你的城市開始。”
通話結束,全市警報大作。
納米機器人開始異常活躍,通過某種信號被同時激活。受影響的人們出現集體行為異常,仿佛被無形之手引導,開始向西湖聚集。
數十萬人如潮水般湧向西湖,眼神空洞,動作協調一致,形成令人毛骨悚然的畫麵。
“他們在做什麼?”指揮中心裡,所有人都被這超現實景象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