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府的深秋,西湖籠罩在薄霧中。沈銳站在斷橋上,望著平靜的湖麵,納米機器人的危機似乎已經過去,城市恢複了往日的寧靜。然而刑偵人員的直覺告訴他,這平靜之下暗流湧動。
“沈隊!”林小滿匆匆走來,麵色凝重,“南山路‘清茗軒’茶樓發生命案,死者是西湖茶業的新任質檢部主任,劉明遠。”
沈銳眉頭一皺:“西湖茶業?又是他們。”
現場已被封鎖,古色古香的茶室內,一名中年男子倒在茶海前,麵色青紫,嘴角殘留著白色泡沫。茶桌上,一套精致的紫砂茶具散發著淡淡的茶香。
“初步判斷是中毒身亡。”法醫老周抬頭,“典型的中樞神經毒素症狀,具體毒物待化驗。”
沈銳環顧四周:茶室整潔有序,沒有打鬥痕跡。受害者衣著整齊,手表價值不菲,左手無名指有戴婚戒的痕跡但此刻不見戒指。
“報案人是誰?”
“茶樓經理。”林小滿指向一個麵色蒼白的中年男子,“他說劉明遠是常客,今天約了人談事,包了這個茶室。服務員最後一次送熱水是一小時前,再發現時已經這樣了。”
“監控呢?”
“茶室內沒有監控,符合這家高端茶樓的隱私政策。走廊監控正在調取。”
技術隊小陳小心翼翼地收集茶具上的指紋和dna樣本:“茶壺裡有剩餘的茶湯,已經取樣。奇怪的是,隻有一隻茶杯有使用痕跡。”
沈銳蹲下身,仔細觀察受害者手指:“指甲縫裡有細微的茶葉碎末,看來他生前最後泡過茶。但為什麼隻有一隻茶杯?”
現場勘查中,一個細節引起沈銳注意:茶海邊緣有一道幾乎看不見的劃痕,像是金屬物體刮擦所致。在劃痕附近,他們找到了一根不屬於茶室的細小金屬絲。
“像是某種電子設備的零件。”小陳小心地將其收入證物袋。
回到警局,初步檢測結果令人困惑:茶壺中的茶湯無毒,茶杯無毒,甚至連熱水瓶中的水也無毒。
“毒物不是通過茶飲下的?”老周疑惑,“但症狀明確是口服神經毒素。”
屍檢提供了更多線索:劉明遠胃內容物中檢測出劇毒的烏頭堿成分,同時還有未消化完的糕點殘渣。
“茶樓提供的茶點中有一盤桂花糕,已經吃完。”林小滿查看記錄,“但其他茶室也提供了同樣的糕點,沒有其他客人中毒。”
沈銳沉思片刻:“凶手很可能針對性地隻在劉明遠的糕點中下毒。查清楚今天誰負責準備茶點。”
茶樓廚房監控顯示,當天所有茶點都是統一製作,統一分配的,沒有單獨處理的機會。這使下毒方式成了謎。
另一個突破來自走廊監控:畫麵顯示劉明遠進入茶室後,隻有一個穿著茶樓製服、帽簷壓得很低的人進入過茶室,停留約三分鐘後離開。由於角度問題,無法看清對方麵容。
“茶樓員工中沒有人承認進入過茶室。”林小滿彙報,“而且所有員工都有不在場證明。”
沈銳重新審視證物照片,目光落在那套紫砂茶具上:“茶具是茶樓提供的,還是客人自帶的?”
“茶樓提供的,但據說是劉明遠專用的。他是老主顧,茶樓為他保留了一套私人茶具。”
沈銳立即讓人檢測那套茶具。結果令人震驚:茶壺內壁有精心設計的夾層,內含微量烏頭堿殘留。隻有當注入特定溫度的熱水時,夾層才會打開,釋放毒物。
“精妙的殺人裝置。”小陳驚歎,“專業級彆的設計。”
與此同時,對那根金屬絲的檢測有了結果:是一種罕見的高精度微型馬達零件,常用於醫療設備和——智能茶具。
“智能茶具?”沈銳想起西湖茶業最近推出的高科技產品線。
調查指向西湖茶業的智能茶具工廠。在劉明遠的辦公室,他們發現了一份被撕碎的文件,拚湊後顯示他正在調查公司內部的質量數據造假問題。
“劉明遠可能發現了什麼,被人滅口。”林小滿分析。
沈銳目光銳利:“不隻是滅口,這是警告。用他們自己的智能茶具殺人,手法專業而冷酷。”
進一步調查發現,西湖茶業智能茶具的生產線有一個安全漏洞:可以通過app遠程控製溫度設置和某些隱藏功能。劉明遠那套茶具正是最新型號。
技術隊追蹤茶具的操控記錄,發現案發時段確實有一個未知信號源發送了特定指令。信號源追蹤到西湖邊的一個公共ifi,無法進一步定位。
案件似乎陷入僵局時,法醫老周帶來了新發現:在劉明遠指甲縫裡的茶葉碎末中,檢測出了一種罕見的農藥成分,這種農藥隻在西湖茶業的特定茶園使用。
“劉明遠生前可能去過那個茶園。”沈銳立即帶隊前往。
位於西湖西南山區的茶園風景如畫,但細心的刑警們很快發現了異常:一片茶樹的生長情況明顯異常,土壤有新翻動的痕跡。
挖掘之下,震驚全場:下麵埋著一具男性屍體,已經高度腐爛,但從衣著和隨身物品判斷,正是失蹤半年的前質檢部主任吳衛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吳衛國是劉明遠的前任,半年前報告失蹤。”林小滿查看記錄,“當時結論是自行離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