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沈銳覺得不對勁:“太明顯了。王誌強如果是老手,怎麼會留下這麼直接的證據?”
他注意到錄音中有細微的背景噪音——持續的滴水聲。而老茶廠早已斷水。
技術隊分析音頻,確認錄音被編輯過。原始錄音可能是在另一個地方。
與此同時,監控組報告:王誌強駕車倉皇出城,方向是鄰省。
“做賊心虛?”林小滿疑問。
沈銳沉思片刻:“不對,他是被故意引出去的。查一下他接到什麼電話。”
果然,王誌強出發前接到了一個匿名電話,聲稱他妻子在鄰省出車禍,正在搶救。核實後發現完全是謊言。
“調虎離山!”沈銳驚醒,“真凶還在本地!”
他們立即趕往王誌強家,發現已被翻箱倒櫃。王妻被綁在臥室,聲稱蒙麵人逼問“賬本在哪裡”。
“什麼賬本?”沈銳問。
“老張留下的...記錄所有人罪證的賬本。”王妻顫抖著說,“我先生說是護身符,藏在隻有他知道的地方。”
案件再次陷入迷霧。突然,沈銳想起張浩日記中的一句話:“茶如人生,苦儘甘來。證據就在最初的滋味裡。”
“最初的滋味...”沈銳喃喃道,突然靈光一閃,“張浩最愛喝的茶!”
調查得知,張浩最愛喝的是他老家特產的一種小眾茶葉——“霧峰毛尖”,全市隻有一家老茶莊有售。
在那家茶莊,老板確認張浩每周都來買茶,但最近沒來。重要的是,張浩有一個習慣:每次買完茶,都會在茶莊坐一會兒,寫點東西。
茶莊角落裡有一個顧客留言簿。翻到最新頁,有一首看似普通的詠茶詩,署名“浩子”。但細看之下,詩句中隱藏著數字和字母。
破譯後得到一個地址:西湖文化檔案館,檔案編號t73。
在檔案館,他們找到了編號t73的檔案盒——裡麵是西湖茶業的曆史文件,其中包括一批三十年前的茶葉檢驗報告。
在一份報告的背麵,用隱形墨水寫滿了名字、日期和金額——正是那個神秘的賬本!
賬本中記錄的不隻是走私,還有多起貪汙、造假甚至命案的證據,涉及西湖茶業多名高管和一些政府官員。
最令人震驚的是,賬本暗示三年前蘇雨晴的死亡與一個代號“茶王”的人有關,而這個人仍在活躍。
“茶王...”沈銳沉思,“可能是整個網絡的核心。”
根據賬本線索,他們鎖定了一個嫌疑人:西湖茶業創始人之一,已“退休”的副董事長,周老。周老德高望重,幾乎被神化,人稱“茶王”。
但周老已八十高齡,臥病在床多年,怎麼可能主導這一切?
調查周老的護理人員,發現他的主治醫生有個兒子在西湖茶業任職高管。更巧的是,這個醫生擅長使用各種毒素,包括烏頭堿。
一切似乎水落石出。但當抓捕組趕到醫生家時,隻找到一具還溫熱的屍體——醫生服毒自儘,留下遺書承認所有罪行,聲稱自己是“茶王”。
案件可以就此結案,但沈銳不信。遺書筆跡經鑒定確是醫生所寫,但他總覺得這又是替罪羊。
深夜,沈銳獨自翻看所有案卷。在蘇雨晴的舊案照片中,他注意到一個細節:她辦公室的茶桌上,放著一盒昂貴的“霧峰毛尖”——與張浩最愛的是同一品種。
而送她那盒茶的人,據同事說是“一位敬重的長輩”。
一個念頭擊中沈銳:如果“茶王”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傳承的代號?
他立即調取西湖茶業元老級人物的資料,發現一個被忽略的聯係:周老、陳老爺子、甚至已故的王振華,都是同一時期入廠的師兄弟,他們的師傅被稱為“老茶王”,但早已去世。
難道“茶王”代號傳給了下一代?
調查這些元老的子女,發現一個驚人事實:蘇雨晴竟然是周老的私生女!而她至死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所以她的死可能不是因為她發現了走私,而是因為她可能威脅到某個人的繼承地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所有線索指向一個人:周老的法定繼承人,他的養子——周慕雲與之前案件中的周慕雲同名同姓,但並非同一人)。
周慕雲,四十五歲,表麵上是慈善家,實則在幕後掌控著西湖茶業的龐大帝國。
沈銳立即申請對周慕雲的搜查令。在他的豪宅中,不僅找到了與凶案現場相同的茉莉花精油,還發現了一個密室,裡麵滿是各種毒藥和暗殺工具設計圖。
最確鑿的證據是:他收藏的茶葉中,有一罐特級龍井,與屍體旁的茶葉完全同一批次。
麵對證據,周慕雲依然從容:“沈隊長,想象力很豐富。但我有必要殺這些小人物嗎?”
“有。”沈銳直視他,“因為張浩發現的不是走私證據,而是你的身世證據——你不是周老的親生兒子,蘇雨晴才是。你害怕失去繼承權。”
周慕雲的笑容終於僵硬。
案件告破,但沈銳知道,這龐大的利益網絡背後還有更多秘密。茶香依舊彌漫杭城,而下一樁案件,或許就隱藏在一杯清茶之中。
結案報告會上,沈銳突然注意到一個細節:所有命案中,凶手都使用了茶葉作為某種“簽名”。而周慕雲這樣的人,真的會留下如此明顯的個人標誌嗎?
手機響起,又一條命案報告:茶博會上,一名知名茶評家中毒身亡,手中緊握著一把碧螺春。
沈銳放下電話,深吸一口氣。茶道深似海,命案永無休,而真相,永遠在下一泡茶裡。
喜歡西湖謎案請大家收藏:()西湖謎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