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博會的喧囂被尖銳的警笛聲切斷。展廳中心,知名茶評家陸羽明倒在品茶台前,麵色青紫,手中緊握著一把碧螺春茶葉。台麵上,一套精美的白瓷茶具中,茶湯尚溫。
“死亡時間不超過半小時。”法醫老周初步檢查,“症狀與前三起案件一致,烏頭堿中毒。”
沈銳環顧四周:展廳人流量大,現場已被破壞,目擊者眾多但說法不一。唯一共識是陸羽明在品嘗一款新品碧螺春後突然倒地。
“茶葉來源?”沈銳問展會負責人。
“是太湖茶業的新品展示,但奇怪的是,他們的展台在另一邊,不知道陸老師為什麼在這裡品嘗。”負責人緊張地擦拭額頭。
林小滿查看監控:“陸羽明是自己走到這個空展台的,從隨身包裡取出茶具和茶葉,自行衝泡。似乎早有準備。”
沈銳蹲下檢查屍體:“指甲縫裡有茶葉碎末,與手中茶葉一致。但他的茶藝精湛,通常不會這樣浪費茶葉。”
技術隊在現場收集到一個重要證據:茶台邊緣有一根細微的金屬絲,與劉明遠案中發現的那根完全相同。
“同一個凶手,或者同一套手法。”小陳對比後確認。
調查陸羽明的背景,發現他不僅是茶評家,還是多個茶葉比賽的評委,最近正在撰寫一篇關於茶葉市場亂象的調查報告。
“他的助理說,陸老師最近收到多次威脅,警告他停止調查。”林小滿彙報,“但他沒理會,反而更加深入。”
沈銳查看陸羽明的筆記電腦,發現他最後在寫的文章涉及“茶葉評級黑幕”和“賄賂評委”的內幕,點名了幾家茶企,包括西湖茶業。
“又是西湖茶業?”林小滿皺眉,“但周慕雲已經在押,還有誰在滅口?”
深入調查發現,陸羽明最近接觸過一個神秘線人,聲稱有西湖茶業更驚人的黑料。兩人最後一次見麵就在茶博會前。
通過監控追蹤,鎖定了線人身份:西湖茶業前財務總監,李靜,一年前因“健康原因”離職。
李靜的家已人去樓空,鄰居說昨天還有見到她。技術隊在她家發現被匆忙收拾的痕跡,電腦硬盤被取走,但在一個隱藏的u盤裡,找到了部分財務數據。
數據顯示,西湖茶業存在大規模洗錢行為,通過虛報茶葉等級和價格,將黑錢洗白。涉及金額驚人,且有多家空殼公司參與。
“比走私更嚴重。”沈銳麵色凝重,“牽涉麵可能更廣。”
此時,法醫有了新發現:陸羽明手指甲縫裡的茶葉碎末中,不僅有一種稀有農藥,還有一種特殊的香料成分——與趙文博案中發現的茉莉花精油相同。
“凶手在延續相同的‘簽名’。”沈銳沉思,“是炫耀?還是故意引導?”
調查香料來源,那家老字號香鋪的老板回憶道:“最近是有個女士來買茉莉花精油,但她買的不是常規款,是一種特製配方,隻有老客戶才知道。”
根據描述,買家很像失蹤的蘇婉清!
“蘇婉清還活著?”林小滿震驚,“她在繼續複仇?”
沈銳卻覺得可疑:“蘇婉清複仇的對象是害死她姐姐的人。陸羽明與蘇雨晴案無關,為什麼殺他?”
重新審視所有案件,沈銳發現一個模式:每個死者都在調查西湖茶業的黑幕,且都接觸到了核心證據。
“可能不是複仇,而是滅口。”他推斷,“有人在係統性清除威脅。”
調查西湖茶業的現任管理層,發現一個微妙變化:周慕雲倒台後,權力真空被幾個原本的二線高管填補,其中最突出的是新任總經理,趙誌宏。
趙誌宏,四十八歲,原營銷總監,表麵謙和,實則野心勃勃。周慕雲被捕後,他迅速上位。
調查趙誌宏的背景,發現他與多個空殼公司有隱秘聯係,且是洗錢網絡的關鍵人物之一。
更令人起疑的是,趙誌宏手上有一個不太明顯的龍形紋身——與茶農描述的“茶葉經銷商”特征吻合。
“查趙誌宏在張浩死亡當天的行蹤。”沈銳下令。
監控顯示,趙誌宏的車確實出現在龍井村附近,時間與張浩死亡時間吻合。但他的助理提供的不在場證明看似無懈可擊。
沈銳決定正麵接觸趙誌宏。
西湖茶業總部,趙誌宏從容接待刑警:“張浩?那個被辭退的問題員工?我確實見過他,他想回公司工作,但我拒絕了。之後就再沒聯係。”
“為什麼你的車出現在龍井村?”
“我去考察茶園,公司計劃擴大種植基地。”趙誌宏微笑,“這需要向警方報備嗎?”
詢問沒有突破,但沈銳注意到趙誌宏辦公室的一套茶具——與陸羽明死亡現場的那套完全相同。
“趙總也喜歡白瓷茶具?”沈銳似隨意問道。
趙誌宏眼神微動:“茶人必備。這套是定製款,陸羽明老師推薦的。”
離開西湖茶業,沈銳立即調查那套茶具的來源。結果顯示,它們出自一個著名陶藝家之手,隻定製了十套,購買者名單中確有趙誌宏和陸羽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誌宏在撒謊。”林小滿指出,“他聲稱與陸羽明不熟,卻購買同款定製茶具。”
案件似乎明朗,但沈銳仍覺得太過直接。如果趙誌宏是凶手,為什麼留下這麼多指向自己的線索?
他決定重新勘察陸羽明死亡現場。在品茶台下方,發現了一個細微的劃痕,裡麵嵌著一小片金屬——與之前案件中的金屬絲相同。
技術隊分析後確認,這是一種微型發射裝置零件,可用於遠程注入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