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村的茶山深處,一片被挖掘開的古墓旁圍滿了好奇的村民和緊張的警察。墓穴顯然已被盜擾,但令人毛骨悚然的是,aongtheancientartifacts,一具現代屍體赫然躺在石棺旁。
“男性,三十歲左右,死亡時間約一周。”法醫老周初步檢查,“頸部有勒痕,但死因似乎是窒息。墓穴內缺氧。”
沈銳仔細觀察屍體:“穿著專業,有盜墓工具。但為什麼死在這麼明顯的地方?”
林小滿記錄著現場:“村民說這片茶園最近要開發,考古隊先來做勘探,才發現墓穴被破壞。”
技術隊在現場發現了一些現代物品:能量飲料罐、零食包裝,還有一把帶著新鮮泥土的洛陽鏟。
“專業的盜墓賊。”小陳判斷,“但犯了個業餘錯誤——死在作業現場。”
墓穴內的考古負責人張教授提供了一條線索:“這個墓是南宋時期的茶商之墓,陪葬品中有不少茶具。但最珍貴的一套禦賜茶具不見了。”
沈銳目光銳利:“茶具?具體什麼樣?”
“據記載是一套黑釉兔毫盞,當時皇帝賞賜給這位茶商的。”張教授歎息,“如果是真品,價值連城。”
回到警局,屍檢報告確認死者是窒息身亡,但脖子上有細微的針孔,疑似被注射過某種藥物。
“先被下藥無力反抗,然後被棄在墓中窒息而死。”老周分析,“專業手法。”
死者身份很快確認:馬小明,三十二歲,有盜墓前科,剛刑滿釋放三個月。
調查馬小明的社會關係,發現他出獄後與一個叫“龍哥”的人頻繁聯係。監聽顯示,“龍哥”似乎正在組織一次大的盜墓行動。
“目標可能就是那個茶商墓。”林小滿推斷。
但馬小明的手機最後信號出現在城西一個老舊小區。搜查他的出租屋,發現了一些茶具照片和筆記,其中一張照片正是那套失蹤的黑釉兔毫盞。
“他已經得手了?”沈銳疑惑,“那為什麼又回到墓穴?還死在那裡?”
筆記中有一串神秘數字和“交易地點:老茶廠”的字樣。
沈銳立即想起之前案件中的廢棄茶廠。帶隊趕去時,發現這裡已被重新使用——角落裡堆著專業盜墓工具,桌上有茶具包裝材料。
“這裡是贓物處理點。”小陳發現一些指紋和dna樣本。
比對結果令人驚訝:與西湖茶業前員工,有盜竊前科的劉大力吻合。
劉大力,三十八歲,曾是西湖茶業的倉庫管理員,因監守自盜被開除。之後混跡古玩市場,有販賣文物嫌疑。
抓捕劉大力時,他正在交易一套茶具——但不是黑釉兔毫盞,而是普通仿品。
審訊中,劉大力承認倒賣文物,但否認殺人:“馬小明是我找來的沒錯,但他得手後就消失了,沒和我聯係。”
“為什麼選擇那個茶墓?”沈銳問。
劉大力眼神閃爍:“聽說裡麵有值錢東西。道上都在傳那套茶具的事。”
調查傳言來源,發現最早是一個匿名帖子出現在古玩論壇上,詳細描述了茶墓位置和陪葬品,特彆強調了那套禦賜茶具。
技術隊追蹤發帖人ip,發現來自西湖茶業總部大樓!
沈銳立即調查西湖茶業誰可能知道這個茶墓。檔案顯示,該地塊原本由西湖茶業所有,最近才轉讓給開發公司。
轉讓合同負責人正是趙誌宏的心腹,已因相關案件被拘的財務總監。
“趙誌宏在獄中是否接觸過外人?”沈銳突然問。
調查發現,趙誌宏的律師最近頻繁探監,每次都會帶一些“文件”讓他簽字。
秘密檢查這些文件,發現其中夾帶著用隱形墨水寫的密信!
破譯後內容令人震驚:趙誌宏指示外界手下找到那套茶具,因為茶具中隱藏著一個秘密賬戶的密碼,涉及他未交代的巨額黑錢。
“所以盜墓不是為了文物,是為了取回贓款密碼!”林小滿恍然大悟。
但馬小明為什麼被殺?是誰殺了他?
重新審視墓穴現場照片,沈銳注意到一個細節:屍體旁有一些特殊的煙灰,不是馬小明常抽的品牌。
化驗顯示,這是一種高檔雪茄,全市隻有少數幾家店有售。購買記錄中有一個熟悉的名字:陳昊——陳老爺子的孫子。
陳昊聲稱那段時間在國外度假,有出入境記錄為證。但進一步調查發現,他的私人飛機在案發前一天悄悄回國,次日又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