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市場監管局的緊急檢測室內,氣氛凝重。沈銳和團隊注視著顯示屏上跳動的數據——新一批進口抹茶粉中的放射性讀數異常偏高,但輻射特征與之前案件中的標記物完全不同。
“這不是之前的標記物。”輻射安全專家指著頻譜分析圖,“這是一種新型的放射性物質,半衰期極短,但輻射強度很高。”
趙軍疑惑:“短半衰期?那意味著它最近才被製造出來?”
“更準確地說,是最近才被激活。”專家調整著儀器,“這種物質在穩定狀態下幾乎沒有輻射,需要特定條件才能激活。”
調查立即指向這批抹茶粉的進口商——“東瀛茶道有限公司”。公司老板小林一郎是日籍華人,專門從事高端日本茶葉進口。
當執法人員趕到公司時,發現小林一郎已經倒在辦公室內,手中緊握著一包抹茶粉,麵色青紫。
“烏頭堿中毒。”老周初步檢查後確認,“手法與之前的案件一致。”
技術隊在辦公室發現了一個隱藏的保險箱,裡麵不是錢財,而是一份詳細的研究報告和一盒小型金屬膠囊。
報告顯示,這種放射性物質名為“瞬活素”,是一種新型的短半衰期示蹤劑,可用於追蹤物品流動路徑。但報告末尾的附錄令人不安:該物質在高濃度下可造成急性輻射損傷。
“這些膠囊...”小陳小心地檢測著,“裡麵就是那種放射性物質,處於未激活狀態。”
通過對小林一郎的電腦和通信記錄恢複,發現他與一個名為“核跡研究”的機構有密切聯係。該機構表麵上從事放射性示蹤劑的民用研究,實則有多項涉及軍事應用的專利。
國際聯合調查組立即成立。在調查“核跡研究”時,發現其背後是一個跨國集團,正在開發一種新型的放射性追蹤係統。
“他們不是在簡單地追蹤物品。”核安全專家分析後表示,“這是在測試一種可以隨時激活的放射性標記係統,軍事意義重大。”
更令人擔憂的是,進一步檢測發現,這種放射性物質可以通過茶葉等粉末狀物品很好地擴散,且難以被常規安檢發現。
案件迅速升級為核安全事件。在國家核安全局和國防部門的指揮下,一場全球範圍的清查行動展開。
通過對“核跡研究”的資金和技術追溯,發現其與多個國家的軍事研究機構有秘密合作。這個網絡不僅在開發放射性標記係統,更在研究如何將其用於實戰環境下的目標標記和追蹤。
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協調下,這個跨國核安全威脅被曝光和瓦解。多個國家加強了進出口商品的輻射檢測標準。
然而,在案件總結會上,沈銳提出了一個被忽略的問題:“為什麼選擇抹茶粉?粉末狀物品很多,為什麼偏偏是茶葉?”
大數據團隊分析後給出了一個驚人的答案:茶葉,特彆是抹茶這種粉末茶,在全球的流通路徑異常複雜且廣泛,是測試追蹤係統的理想載體。
“他們不僅在測試放射性標記物,”數據分析師指著全球茶葉貿易圖譜,“更在利用茶葉貿易網絡測試全球物資流動的追蹤能力。”
這個發現引發了更深層次的關注。在聯合國相關機構的協調下,全球茶葉貿易的安全標準被重新審視和加強。
回到辦公室,沈銳看著窗外。西湖的夜色中,茶山的輪廓若隱若現。這個看似平靜的茶葉世界,竟然牽動著全球安全的神經。
手機響起,是海關的來電:“沈隊長,新一批普洱茶餅中檢測到異常微生物,似乎是一種新型合成生物...”
沈銳深吸一口氣,知道這場圍繞茶葉的暗戰已經進入了全新的維度。從刑事犯罪到生物安全,再到核安全,茶葉這個古老的媒介正在被賦予全新的威脅形態。
“趙軍,”沈銳拿起外套,“通知專案組。新一輪的挑戰來了。”
茶香依舊,但在這熟悉的香氣中,隱藏著這個時代最前沿的安全挑戰。而沈銳知道,作為守護者,他們必須不斷學習,不斷進化,才能在這杯看似普通的茶中,品出那些不尋常的味道。
喜歡西湖謎案請大家收藏:()西湖謎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