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敬的屍體被抬走,現場再次拉起了警戒線。原本稍有緩和的劇組氛圍,因為這突如其來的自殺事件,再度變得壓抑和恐慌。人們竊竊私語,目光中充滿了難以置信和後怕。
一個平時沉默寡言、幾乎沒什麼存在感的龍套演員,竟然是如此心思縝密、手段狠毒的凶手?
法醫對譚敬的初步屍檢結果很快出來:死於氰化物中毒,口服,極高濃度,瞬間致命。他手心裡的那個小玻璃瓶殘渣,確認是氰化物容器。
技術隊對譚敬在劇組臨時儲物櫃和個人住所的搜查也有了結果。
在他的儲物櫃裡,找到了一本厚厚的、字跡工整的筆記本,裡麵密密麻麻記錄著各種化學公式、毒素提取方法、以及一些簡單的物理機關設計圖。其中幾頁,赫然畫著類似於磁性觸發裝置的草圖,旁邊還有成分複雜的分子式,經過比對,與藍針上的混合毒素有高度相似性!
在他的出租屋一個橫店常見的、條件簡陋的群演宿舍),警方找到了一個隱蔽的小型工作台,上麵有酒精燈、試管、燒杯、研磨器等簡單工具,以及一些密封的塑料袋,裡麵裝著少量已經乾燥的植物標本——初步辨認,其中就有曼陀羅。還在床底下一個鎖著的箱子裡,找到了幾本關於毒物學和法醫化學的舊書,書頁間有不少筆記。
一切證據,似乎都嚴絲合縫地將譚敬釘死在了凶手的位置上。
動機:因愛生恨。舊照片和周圍的知情人都證實,譚敬和林薇薇曾是戀人,譚敬為了支持林薇薇的事業付出很多,但林薇薇走紅後迅速與他分手,並多次在公開場合或私下嘲諷他“沒出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斷了他的演藝資源。積怨已久。
能力:筆記本和工作台證明他具備相應的化學知識和技術。
物證:指紋、戲服碎片、工作台上的植物樣本,全都指向他。
行為:作案後丟棄證據,最後畏罪自殺。
邏輯鏈完整得近乎完美。
副署長趙啟明大大鬆了口氣,擦著汗對沈銳說:“署長,看來就是這個譚敬沒跑了!真是個瘋子!因愛生恨就要殺人,還弄出這麼大陣仗!這下總算可以結案了!”
不少警員也露出了如釋重負的表情。這種惡性案件,壓力實在太大了。
但沈銳盯著那張從譚敬出租屋找到的、他與林薇薇的舊照片,目光卻久久沒有移動。
太完美了。
完美得像是一場精心編排的戲劇。
一個能設計出如此複雜謀殺機關、能搞到軍用級毒素原料的人,會如此輕易地被發現所有證據?甚至還在儲物櫃裡留下那麼關鍵的筆記本?
一個選擇用複雜手段報仇、幾乎成功脫身的人,會在警方剛剛注意到他時,就如此乾脆地服毒自儘?甚至連一句辯解或遺言都沒有?
氰化物……這種簡單直接的毒藥,和他殺害林薇薇時使用的、那種炫耀般複雜混合毒素,風格截然不同。
還有那個帽衫客的身形……雖然模糊,但動作似乎頗為敏捷。而根據劇組其他人回憶,譚敬平時給人的感覺有些陰鬱和遲鈍,身體也不算太好。
“署長,您還有什麼疑慮嗎?”趙啟明見沈銳不說話,小心地問道。
沈銳抬起頭,目光掃過眾人:“譚敬購買化學儀器和毒素原料的資金來源查了嗎?他一個跑龍套的,哪來的錢?那些稀有毒素,不是網上隨便能買到的,他的購買渠道是什麼?”
“這……”趙啟明一愣,“正在查他的銀行流水和網購記錄……”
“還有,他的社交關係。一個能配製出這種毒素的人,不可能完全自學成才,他一定有信息渠道,甚至可能有同夥或導師。查他所有的通話記錄、社交媒體好友、近期接觸過的一切可疑人員!”
“另外,”沈銳拿起那張舊照片,“這張照片,保存得太新了。一個內心充滿怨恨、準備殺人的人,會如此精心保存一張舊情人的照片,還放在隨手可以拿到的地方?”
他的幾個問題,像冷水一樣澆滅了眾人剛剛放鬆的情緒。
確實,仔細推敲,仍有不少疑點。
“您的意思是……譚敬可能也是被利用的?或者……他背後還有人?”趙啟明驚訝地張大了嘴。
“不排除任何一種可能。”沈銳沉聲道,“甚至可能,譚敬也隻是這盤棋上的一枚棋子,甚至……是被人滅口。”
“滅口?”周圍的人都倒吸一口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