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雀”行動的失敗,像一塊沉重的巨石壓在參與行動的每一個部門心頭。損失是慘重的,數名精銳隊員傷亡,國際合作的信任也受到考驗。總結會上,氣氛凝重得能滴出水來。
行動報告的字裡行間充滿了挫敗感:情報被誤導,行動計劃遭預判,對方利用地理和政治優勢布下死局。“雨林莊園”根本就是一個廢棄的幌子,真正的核心早已轉移。
沈銳的預感成了殘酷的現實。他坐在會議室角落,沒有發言,隻是默默聽著各方激烈的討論和反思。手指無意識地在筆記本上劃著“潘多拉”、“dr.i”、“藍雀”、“莊園”這幾個詞,然後將它們一個個圈起,打上問號。
“對方對我們的行動模式和研究方向極其了解,”一位情報分析官員沉重地說,“他們似乎總能快我們一步,甚至是在引導我們的調查方向。”
“內部保密環節可能出現了問題?”有人質疑。
“不一定,”另一位資深指揮官搖頭,“更可能是對方擁有極強的網絡滲透和信息戰能力,能夠通過我們的公開動向、資源調動甚至學術界的相關研究,反向推測出我們的進展和意圖。”
會議最終決定,暫時收縮針對“潘多拉”的直接行動,轉為更長期、更隱蔽的情報收集和滲透,同時加強內部網絡安全和反間諜審查。
橫店這邊,針對“藍雀”案的直接調查也轉入了低優先級。林薇薇、譚敬、周宏的檔案被歸入懸案庫,等待未來可能的新線索。
表麵上看,風暴似乎過去了。
沈銳回到了橫店警署的日常工作之中。他依舊雷厲風行地處理著影視城裡的偷竊鬥毆、詐騙糾紛,但所有人都能感覺到,署長身上多了一層更深的冷峻和沉默。他常常獨自在辦公室待到很晚,對著電腦屏幕上的世界地圖和案件關係圖沉思。
趙啟明小心翼翼地處理著事務,不敢過多打擾他。
日子仿佛又回到了最初的節奏,隻是那份平靜之下,潛藏著無人敢觸碰的暗流。
一周後,一個看似普通的午後。
沈銳正在批閱一份關於規範群演經紀公司的文件,內線電話響了起來。是證物保管室的管理員老李,聲音有些猶豫和困惑。
“署長……打擾您了。有件事……我不知道該不該報告,可能是我多心了。”
“什麼事?”沈銳放下筆。
“是關於……林薇薇案的那個重要證物,就是那個從周宏那裡找到的、錄了音的u盤。”老李頓了頓,“按照規定,這類重要證物原件我們保管得很嚴格,存取都有記錄和監控。但是……但是我剛才例行清點時,發現……發現那個u盤的塑料外殼邊緣,好像有一道非常非常細微的劃痕,像是被什麼工具打開過又重新粘合上了。我不太確定,因為之前沒注意過這個細節……”
沈銳的瞳孔驟然收縮!
證物被動過?!
“你確定?監控查了嗎?”他的聲音瞬間繃緊。
“監控……監控記錄顯示一切正常,沒有異常人員進出。但您知道,證物室的門禁卡有權限的人不少,而且……如果是高手,也許有辦法避開或者乾擾監控……”老李的聲音越來越低,帶著後怕。
“站在原地,不要碰任何東西!我馬上過來!”沈銳猛地站起身,抓起外套就衝向證物保管室。
他的心沉了下去。如果證物真的被動過,那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潘多拉”組織的觸手,可能比他想象的伸得更長,甚至已經滲透到了警方內部!或者,有極其高明的竊賊,目標直指這個案子最核心的證據!
無論是哪種可能,都極其可怕。
他衝到證物室,老李臉色發白地等在那裡。沈銳戴上手套,小心地接過那個裝著u盤的證物袋,對著燈光仔細查看。
果然!在u盤接口上方的塑料外殼接縫處,有一道幾乎與紋理重合的、極細微的劃痕,不借助放大鏡根本難以發現!
“技術隊!立刻過來!最高權限!對這個u盤進行無損檢測,看是否被物理拆解過,內部是否被植入東西或者數據被拷貝、篡改!”沈銳的聲音冷得像冰。
技術隊很快趕到,將u盤帶入屏蔽室進行檢測。
結果令人心驚肉跳!
u盤確實被極其高明的手法打開過,內部芯片有輕微的被讀取器接觸的痕跡,但數據本身似乎沒有被篡改。然而,在u盤外殼的內側,技術員發現了一個比之前那個信號轉發器更微小、更精密的電子器件——一顆被動式的信號發射器!
這種發射器本身不發射信號,隻有在被特定頻率的外部信號掃描激發時,才會瞬間反饋一個極微弱的定位脈衝!
對方不僅在警方找到u盤後成功接觸了它,還在裡麵埋下了一個追蹤器!他們隨時可以知道這個關鍵證物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