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帶著深藍色指甲油的指甲蓋碎片,成了連接虛擬幽靈與現實世界最珍貴的橋梁。dna比對雖未直接命中,但親緣關係追溯將其源頭指向了東南沿海一個特定的地域——閩省漳泉交界處一片以漁業和傳統手工業聞名的沿海區域。結合劉技術員提到的細微口音特征,調查範圍被精準地縮小到幾個相鄰的鄉鎮。
專項組聯合當地警方,成立了秘密調查組,以人口普查、民俗文化調研等為掩護,悄然進駐這些鄉鎮,開始了一場悄無聲息的摸排。重點是尋找近一兩年內外出未歸、或行蹤詭異的年輕女性,尤其是從事過與外貿、谘詢、科技相關行業,或者有計算機、外語特長的。
沈銳在橫店,雖然遠隔千裡,但心始終係著這邊的進展。他要求調查組特彆注意當地的傳統手工業,尤其是與“藍色”相關的工藝。那片指甲油的顏色很特彆,不是常見的亮藍或寶藍,而是一種更深沉、帶著些許青灰色調的釉色,讓他隱約聯想到某種傳統的瓷器釉彩。
調查工作繁瑣而細致。幾天過去,排查了數百名符合年齡段的女性,並未發現明顯可疑對象。似乎線索又要中斷。
就在調查組有些氣餒時,一個老戶籍警在翻閱舊檔案時,注意到了一個被忽略的細節:三年前,鄰鎮一個名叫“玉蘭嶴”的小漁村,曾發生過一起意外的火災,燒毀了幾間老屋,一名獨居的孤寡老人不幸喪生。火災原因認定為電線老化。這本是一起普通的意外。
但老警察注意到,檔案裡記錄,那位喪生的老人有個孫女,當時正在外地讀大學,學的是計算機專業,聽說火災後回來處理完後事就再也沒回過村子,據說去了大城市發展。女孩的名字叫陳靜。
老警察之所以注意到這個,是因為女孩的爺爺,是村裡最後幾個還會傳統“漳窯青瓷”燒製手藝的老人之一。那種青瓷的釉色,正是一種獨特的深藍色,被稱為“天青釉”,與指甲碎片的顏色頗為相似。
調查組立刻調取了陳靜的資料。陳靜,女,二十六歲,畢業於一所不錯的大學的計算機係,成績優異。火災後,她注銷了當地的戶口,此後便幾乎查不到任何正式的就業、居住、出行記錄,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
這太可疑了!
調查組立刻秘密走訪了玉蘭嶴村。村子很小,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隻剩下些老人。提起陳靜,老人們都唏噓不已,說她從小聰明漂亮,是村裡飛出的金鳳凰,可惜爺爺沒了後,就再也沒回來過,估計是在外麵過得不好,不好意思回來。
但在走訪中,一個與陳靜爺爺交好的老漁民提供了一個重要信息:陳靜爺爺去世前半年,好像總有陌生人開著小車來村裡找他,說是要買他的瓷器,但出的價高得離譜,而且指定要那種“釉色最沉、最深”的。老人後來好像還跟人吵過架,說那是祖宗傳下來的東西,不能瞎賣。
調查組立刻意識到,那些買瓷器的人,可能目的不純!他們看上的不是瓷器,而是老人調釉的手藝!那種獨特的深藍色釉料配方!
陳靜的失蹤,以及她所學的計算機專業,讓她瞬間成為了重點嫌疑對象!
警方試圖恢複陳靜過去的網絡痕跡和社交關係。發現她在校期間曾是一個小眾黑客論壇的活躍用戶,id叫“jade”玉石),擅長網絡滲透和數據加密。畢業後,這個id就逐漸沉寂了。
技術隊嘗試追蹤這個id的後續活動,發現其在兩年前開始,在一個更加隱秘的、需要邀請碼的暗網技術論壇出現,發言不多,但每次出現都涉及一些前沿的網絡攻擊和反追蹤技術探討。其語言風格冷靜、精準,且對東亞地區的網絡架構異常熟悉。
幾乎可以確定,“jade”就是陳靜!而她,極有可能就是“暗影旅店”的技術骨乾之一,甚至可能是那個負責省城觀察點的女性聯絡員!
動機呢?是因為爺爺的意外死亡?調查組重新審視了三年前那場火災。火災鑒定報告看起來並無明顯漏洞。但一位經驗豐富的火災調查專家在查看現場殘留照片時,提出了一個疑問:老人生前習慣很好,電線雖然老舊,但似乎不至於短路得如此徹底猛烈?而且,起火點附近找到的一個燒變形的金屬殘片,形態不太像日常家用電器零件。
警方秘密開棺,對老人遺骸進行了法醫檢驗。結果令人震驚:老人在火災前就已經死亡,死因是頸部遭受重擊!那場火災是為了毀屍滅跡!
陳靜爺爺根本不是意外死亡,而是謀殺!
那麼,陳靜的消失,就不僅僅是悲傷那麼簡單了。她很可能知曉了爺爺死亡的真相,或者發現了那些“買瓷人”的異常,從而被卷入其中,甚至可能被脅迫利用其技術能力為對方服務?亦或者,她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追查真相,最終與“暗影旅店”這樣的組織產生了交集?
無論哪種可能,都解釋了她為何會出現在省城的觀察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現在,關鍵是要找到她!
調查組對陳靜的社會關係進行了最徹底的挖掘。她父母早亡,由爺爺帶大,幾乎沒有其他親近的親戚。在校期間關係最好的幾個同學,畢業後也各奔東西。
技術隊嘗試對“jade”這個id進行反向追蹤和陷阱設置,但對方極其謹慎,不再上線。
線索似乎再次中斷。
沈銳在聽取彙報時,卻注意到了另一個細節:陳靜爺爺的漳窯青瓷手藝。那種獨特的“天青釉”需要一種特定的海邊礦物顏料和複雜的燒製工藝。
他讓調查組查詢一下,近期國內外是否有關於漳窯青瓷、特彆是天青釉瓷器的拍賣、展覽或者私人收藏記錄,尤其是與高科技或投資領域人士相關的。
調查組很快反饋:大約半年前,歐洲某小眾拍賣行曾拍出一件據稱是失傳已久的明代漳窯天青釉玉壺春瓶,拍得者匿名,成交價高得離譜。而根據拍賣行有限的記錄,委托拍賣者似乎是一家東南亞的藝術基金會。
與此同時,國際刑警那邊傳來消息,他們對“收藏家”的追查也有了一絲微弱進展:幾個活躍於歐洲地下藝術圈的線人透露,“收藏家”似乎對東方古陶瓷,特彆是顏色深沉的青瓷,有著偏執的喜愛,近期曾多次通過中間人詢價。
青瓷……“收藏家”……
陳靜……天青釉……
陳靜的爺爺因為天青釉配方而被謀殺……
陳靜如今為“暗影旅店”工作,而“暗影旅店”服務於“收藏家”……
一條若隱若現的線,似乎將那個小漁村的悲劇與橫跨全球的陰謀連接了起來。
“收藏家”或許不僅僅是技術的收集者,也是藝術的掠奪者。他可能最初是為了得到那種獨特的釉料配方或許用於某種化學合成或偽裝?),與陳靜的爺爺發生了衝突導致了謀殺,之後又發現了陳靜的技術才能,從而將她卷入其中。
而陳靜,這個失去唯一親人的天才黑客,她的動機是什麼?是被脅迫?是為了複仇?還是被“收藏家”提供的資源和技術所吸引?
無論如何,找到陳靜,成為了解開“收藏家”謎團的關鍵。
調查組調整了方向,開始重點監控國內外與高端青瓷交易、東南亞藝術基金會相關的所有信息和資金流動,希望能找到陳靜的蹤跡。
沈銳則讓技術隊嘗試用一種新的思路追蹤陳靜:既然她的技術活動如此隱蔽,那麼她必然需要極其安全穩定的網絡環境。這種環境通常來自一些提供高端匿名網絡服務的供應商,價格昂貴,且需要特定渠道介紹。
警方開始秘密接觸這些遊走在灰色地帶的網絡服務商,許以條件,嘗試獲取客戶名單。
這是一場在黑暗中摸索的艱難追蹤。
時間一天天過去,陳靜就像她的代號“jade”一樣,光滑而難以捉摸。
但沈銳相信,隻要她還在活動,就一定會留下痕跡。
他站在辦公室的中國地圖前,目光落在東南沿海那個叫“玉蘭嶴”的小點上。
從一個偏僻漁村的悲劇,到震動全球的科技危機,這其間的因果,令人唏噓。
而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找到那個從漁村走出的女孩,揭開這一切背後的最終答案。
他知道,答案或許就在那片深藍色的釉彩之下。
喜歡西湖謎案請大家收藏:()西湖謎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