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可能是隧道控製係統,”沈銳下令,“立即全麵檢查隧道安全!”
檢查果然發現隱患:控製係統中被植入了休眠代碼,等待外部激活信號。而激活方式正是通過那些量子標記設備提供的精確定位!
“如果被激活,可能導致隧道照明、通風係統全麵故障,”工程師臉色蒼白,“高峰期可能造成重大事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技術團隊連夜清除了所有惡意代碼,加固了係統安全。但沈銳知道,這還不夠。
“他們為什麼選擇遊神活動作為掩護?”他沉思道,“不僅因為人流密集,更因為這是定期舉行的活動,可以長期準備。”
通過分析近年來的遊神活動錄像,技術團隊果然發現了端倪:同樣的“標記”行動在過去兩年就有跡象,但設備更加原始,未被察覺。
“長期謀劃,”沈銳震驚,“查一下所有參與活動籌備的機構和人員。”
調查指向一個本土文化基金會,該基金會近年來積極“讚助”傳統民俗活動。深入調查發現,基金會背後有境外資金支持,實際控製人是一名外籍華裔科技富豪。
國際刑警協查顯示,該富豪與多個高科技犯罪集團有聯係,專門從事工業間諜和技術竊取。
“但為什麼對海底隧道感興趣?”小李不解。
沈銳調出隧道資料:“這不是普通隧道,裡麵鋪設了最新一代的海底通信光纜,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重點項目。”
進一步調查發現,隧道光纜傳輸的不僅是通信數據,還有多個國家級科研項目的實驗數據。
“目標是數據竊取,”沈銳判斷,“製造事故隻是分散注意力。”
警方立即布控,在基金會辦公室抓獲多名嫌疑人,但主犯已經離境。
在搜查中,警方發現了更加龐大的計劃:不僅針對泉州,還計劃在多個中國傳統民俗活動中植入監控設備,長期收集環境數據和人員流動模式。
“他們在建立中國傳統文化活動的數字模型,”技術專家分析,“可能用於預測社會行為或尋找安全漏洞。”
沈銳立即向公安部彙報,建議全國範圍內檢查重大民俗活動的安全措施。
案件雖然告破,但沈銳心情沉重:傳統文化活動成為高科技犯罪的掩護,這是前所未有的新挑戰。
在總結會上,他說:“科技與傳統的邊界正在模糊。犯罪分子在利用我們對傳統文化的信任和情感。我們需要新的保護策略——既尊重傳統,又確保安全。”
基於這次經驗,他提出了“傳統文化活動數字安保規範”,被公安部采納並在全國推廣。
回廣州的前夜,沈銳獨自來到那座古廟。清水祖師神像已重新安坐,香火繚繞中麵目慈祥而莊嚴。
廟祝老人走來:“警官,謝謝你保護了神明的尊嚴。”
沈銳微微躬身:“是神明通過這種方式提醒我們新時代的挑戰。”
老人微笑:“神明不會說話,但會通過種種方式給人以啟示。關鍵是能否讀懂這些征兆。”
回到廣州後,沈銳加強了數字刑事偵偵中心與傳統文化保護部門的合作,開發了專門用於民俗活動安保的智能監控係統。
一周後,他收到一條加密信息:“傳統與現代的交彙處,有無儘的可能性。期待下次交手。——文化守護者”
沈銳回複:“文化需要真正的守護者,而不是竊取者。”
他放下手機,望向辦公室牆上的中國地圖,目光落在綿長的海岸線上。
在新的戰場上,守護者的使命跨越古今,融合傳統與科技。
而挑戰,永不停息。
未完待續)
喜歡西湖謎案請大家收藏:()西湖謎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