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32次列車失竊案的失主很快被確認:一位姓林的工程師,供職於國內一家頂尖的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他丟失的行李箱裡,除了個人物品,最重要的便是一份關於“新型高速磁懸浮列車轉向架核心結構”的初步設計藍圖和實驗數據硬盤。
消息傳到指揮部,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氣。
磁懸浮技術,尤其是高速磁懸浮,是未來軌道交通的戰略製高點,涉及大量尖端材料和工程設計機密。這份藍圖的失竊,絕非普通商業間諜案,其潛在危害可能上升到國家安全層麵。
“立刻上報!請求上級支援,啟動更高層級的安全調查程序!”沈銳毫不猶豫地下令。案件的性質已經徹底改變,“獵狐行動”不再僅僅是鐵路警方的工作。
國安部門的專員很快介入,聯合指揮部就此成立。氣氛變得更加凝重和肅穆。
林工程師被緊急帶來問話,他臉色慘白,驚魂未定:“…我隻是回家探親…所裡規定這種資料不能網絡傳輸,必須專人攜帶…我以為放在行李箱裡,混在衣服中更不起眼…誰知道…”
“誰知道你的行程和攜帶的物品被精確掌握了。”沈銳補充道,語氣冷峻,“林工,請你仔細回憶,近期有沒有遇到什麼異常情況?任何人打聽你的行程?或者你的電子設備有沒有出現過問題?”
林工程師苦思冥想,突然記起一件事:“大概一周前,我的筆記本電腦好像中過毒,殺毒軟件報警後我立刻斷網重裝了係統…沒發現文件丟失,我就沒太在意…還有,上周有個陌生的‘項目合作方’通過電話向我谘詢過一些非常基礎的技術參數,問得有點奇怪,我當時還覺得對方不專業…”
線索逐漸清晰:網絡釣魚試探、電腦入侵摸底、最終精準定位到人和物,然後在鐵路上實施盜竊。這是一個有預謀、有技術支撐、分工明確的團夥作案。
“他們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我國的前沿軌道交通技術。”國安專員總結道,“這個‘狐王’團夥,很可能是一個受境外勢力資助或操控的工業間諜網絡。”
壓力空前巨大。不僅要在鐵路上抓賊,更要斬斷這條竊取國家機密的黑手。
技術隊加強了對那個被遺棄的信號乾擾器的分析,試圖追溯其元件來源和製作工藝。另一組人則對“幽靈”下車的小站周邊進行了地毯式搜索,希望能找到更多痕跡。
沈銳則再次將注意力放回那張最初的卡片和“幽靈”的行為模式上。
“如此重要的得手,按照他們一貫的謹慎,應該立刻潛伏才對。”沈銳在戰術板前自語,“但他們卻顯得有些急切,甚至冒險使用了強乾擾設備。這不合常理。”
“除非…”老陳推測,“他們內部出現了問題?或者,交接出現了意外?”
“或者,他們拿到的東西,並不完整?”沈銳眼中精光一閃,“林工,你攜帶的資料,是否有加密或者分段存儲?”
林工程師愣了一下,連忙點頭:“有的!硬盤裡的核心數據是經過多重加密的,密鑰在我單位的保密u盤裡,由另一位同事保管。圖紙雖然是紙質,但關鍵部位的幾個參數頁,我…我習慣分開存放,夾在了一本技術雜誌裡,放在隨身背包中!”他當時過於緊張,隻注意到整個文件袋被拿走,忽略了細節。
沈銳立刻讓人取來林工程師的隨身背包。果然,在那本厚厚的雜誌裡,找到了折疊好的、記載著最關鍵動力學參數和材料配比的兩頁圖紙!
“太好了!”指揮部一陣興奮。這意味著對方冒著巨大風險搶走的,是一份不完整的、甚至短期內無法破解的機密!
“但這也會讓他們狗急跳牆。”國安專員提醒道,“他們很快會發現資料不全,可能會采取更極端的手段來獲取剩餘部分,或者…對林工程師本人不利。”
“立刻對林工程師及其家人實施保護性措施。”沈銳下令,同時一個新的計劃在他腦中形成,“也許,我們可以利用這份不完整的藍圖,再布一個局。”
他看向國安專員:“我們需要設計一份看似合理、實則包含追蹤標記和錯誤數據的‘完整’藍圖及‘密鑰’。”
“釣魚執法?”專員微微皺眉。
“是提前收網。”沈銳語氣堅定,“他們想要剩下的部分,我們就給他們送去。但這一次,送貨的地點和方式,由我們來定。”
這個計劃大膽而冒險,需要極精密的策劃和各部門的無間配合。經過與國安部門的深入探討和風險評估,計劃最終獲得批準,代號“補全行動”。
目標是:利用對方急欲獲取完整情報的心理,偽造關鍵數據和密鑰,設定一個絕對控製的交接環境,引誘“狐王”或“幽靈”的核心成員現身,一舉擒獲。
選擇的交接地點,既不能太偏僻引起懷疑,也不能太繁華難以控製。經過反複推敲,最終定在了一個看似絕佳的地點——一列即將舉行、麵向行業專家和媒體的“新型智能動車組”體驗列車。這列列車將在一個封閉的測試環線上運行,車上人員經過嚴格篩選,環境完全可控,且與“軌道交通”主題高度相關,符合對方的技術竊取背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邀請名單經過巧妙設計,林工程師“恰好”在列,並將“無意中”透露他會攜帶“遺漏的備份資料”上車。
一張精心編織的網,再次悄然張開。這一次,獵人們埋伏在名為“科技展示”的華麗舞台之後,等待著焦躁的狐狸自投羅網。
新型智能動車組體驗日。列車靜靜地停放在現代化的測試基地環線上,流線型的車體在陽光下閃爍著科技感的光芒。媒體記者、行業專家、特邀嘉賓們興致勃勃地登車,氣氛熱烈而有序。
林工程師在兩名偽裝成助理的國安人員陪同下,顯得有些緊張,他的手不時觸碰一下內衣口袋——那裡放著那份作為誘餌的、內含追蹤器的偽造密鑰u盤和參數頁。
沈銳坐鎮在測試基地的指揮中心裡,這裡能夠監控到列車內外每一個角落的高清畫麵,以及林工程師身上追蹤器的實時信號。周圍,已經布下了天羅地網,狙擊手、突擊隊、技術偵查車全部就位,隻等目標出現。
老陳和小李則混在車上工作人員中,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列車緩緩啟動,沿著環線平穩運行。車廂內,專家們熱烈討論,記者們忙著拍照錄像,一切看起來完美無瑕。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預定的體驗行程已過半,目標卻遲遲沒有出現。
“難道他們識破了?”老陳通過隱秘通訊低聲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