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雯u盤裡那份長長的勒索名單,像一片巨大的陰雲籠罩在重案組頭上。十多個名字,背後是十多個可能被逼到狗急跳牆的“體麵人”。
季青迅速將團隊分成幾個小組,對這些潛在嫌疑人進行初步篩選和背景調查。結合凶手需要具備的“接觸木材、水泥,以及擁有獨立、隱蔽空間”的條件,名單範圍被迅速縮小。
經過緊張的初篩,三個人的名字被圈了出來:
1.王東,38歲,一家小型裝修公司的老板。他的公司常年接觸木材、水泥等各種建材,擁有自己的倉庫和加工車間,具備完美的作案條件和材料來源。蘇曉雯曾試圖以他偷稅漏稅和使用劣質材料的證據勒索他二十萬元。
2.劉強,45歲,貨運司機,自己擁有一輛小貨車。經常承接零散物流業務,對物流流程熟悉,有機會接觸並利用物流係統。蘇曉雯掌握了他一次交通肇事逃逸致人輕傷)的證據並進行勒索。他的車內和家中車庫都有可能作為作案空間。
3.孫磊,32歲,某化工廠的質檢員。化工廠環境複雜,容易獲取一些特殊化學品或許與水泥處理有關?),並且擁有獨立的宿舍或可使用的閒置廠房。蘇曉雯勒索他的理由是其與上級妻子的婚外情。
季青立刻部署任務:“老譚,你帶一隊去‘拜訪’王東,重點查看他的公司倉庫和車間,注意尋找與木箱、水泥相關的直接證據,以及是否有藍色滌綸纖維和油漆碎屑殘留。”
“陳銳,你跟我去會會這個貨運司機劉強,檢查他的車輛和住所。”
“另外一組,去化工廠調查孫磊的背景和活動軌跡,注意方式方法,避免打草驚蛇。”
老譚線:
王東的裝修公司位於城郊結合部。麵對老譚的突然到訪,王東顯得有些不自然,但很快鎮定下來,聲稱自己有完美的不在場證明——案發當晚他正在和幾個重要的客戶在ktv應酬,並提供了幾個聯係方式。他的倉庫裡確實堆滿了各種建材,木材、水泥一應俱全,環境也比較雜亂,符合側寫。老譚秘密提取了幾處可能接觸點的樣本,尤其是幾處沾染了藍色汙漬和油漆斑點的工作台區域。
季青陳銳線:
劉強住在一個老舊的居民小區裡。看到警察上門,他表現得異常緊張,眼神閃爍,回答問題支支吾吾。他的小貨車內部經過仔細清洗,但技術隊在車廂角落的縫隙裡,還是提取到了一些水泥粉末殘留。對於案發當晚的行蹤,他先是說在家睡覺,後又改口說出去拉了點私活,具體時間地點卻說不清楚。
孫磊線:
化工廠方麵的調查反饋,孫磊性格內向,工作表現普通。案發當天他輪休,自稱在宿舍睡覺,無人證明。他的宿舍整潔得過分,幾乎沒有任何個人雜物。工廠確實有大量藍色工裝滌綸材質),也有專門的噴漆車間。
各方信息彙總到案情分析室。
老譚:“王東的不在場證明需要核實,但他的工作環境與我們的側寫高度吻合,尤其是藍色纖維和油漆,在他的工作場所太常見了。他也有足夠的動機,二十萬對他的小公司不是小數目。”
陳銳:“劉強的嫌疑很大,他車輛裡有水泥殘留,而且行蹤說法前後矛盾,非常可疑。他對物流熟悉,具備拋屍條件。”
調查孫磊的同事:“孫磊的宿舍過於乾淨,像是刻意整理過。他有條件接觸藍色工裝和化學品,動機是保護自己的名聲和婚姻。”
三名嫌疑人,各有各的疑點,也似乎都具備某種條件。
“不在場證明可以偽造,車輛可以清洗,宿舍可以整理。”季青看著白板上並排的三張照片,眼神銳利,“關鍵是要找到能將他們任何一人與受害者蘇曉雯,或者與那個特定木箱、水泥直接關聯起來的鐵證。”
她指向技術隊剛剛送來的報告:“死者指甲裡的藍色滌綸纖維和油漆碎屑的詳細分析出來了。纖維是一種用於製作廉價工裝或帳篷的特定型號滌綸,而油漆碎屑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用於金屬防鏽的底漆,並非普通家裝油漆。”
這個信息,像一道光,瞬間照亮了部分迷霧。
老譚立刻反應過來:“王東的裝修公司主要做家裝,很少接觸這種工業防鏽漆!”
陳銳也說道:“劉強的貨車是箱式貨車,內部似乎沒有需要大量使用這種防鏽漆的地方。”
所有人的目光,漸漸聚焦在了第三張照片上——化工廠質檢員,孫磊。
化工廠的機械設備、管道、車輛……大量使用工業防鏽漆!而藍色工裝,更是工廠的標配!
“重點調查孫磊!”季青當機立斷,“查他案發前後幾天的具體行蹤,查他是否有機會單獨使用工廠的某些偏僻區域,比如廢棄的倉庫、維修車間!申請搜查令,對他的宿舍和可能使用的工廠區域進行秘密搜查!”
凶手的輪廓,在層層剝繭中,正變得越來越清晰。然而,證據鏈還缺少最致命的一環。
第九十六章完)
喜歡破案:我的共情能力能摸屍請大家收藏:()破案:我的共情能力能摸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