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如同三叉戟,分彆刺向迷霧的三個方向。
第一路,老譚帶隊再訪“速達貨運”。
張超的同事提供了一個此前被忽略的細節:張超失蹤前一天,曾抱怨過錢包在加油站“差點被偷”,雖然沒丟東西,但感覺被人動過。老譚立刻調取了該加油站的監控,發現一個戴著鴨舌帽的模糊身影曾在張超付款時靠近,但畫麵不清,無法辨認。
同時,對張超貨運路線的排查發現,他最後承運的一批貨物,收貨方登記信息模糊,經查竟是一個已注銷的空殼公司。這條線,明顯被人為處理過。
第二路,陳銳緊盯“星輝科技”。
研發部主管確認,李國勝性格內向,工作認真,但最近半年時常請假,理由是“家事”,具體不詳。同事反映,他確實是左利手,並且有輕微的咬指甲習慣,與工牌分析結果吻合!
然而,當陳銳提出要見李國勝直係親屬時,卻得知其父母早亡,隻有一個妹妹在國外,近期並未聯係。李國勝的社會關係簡單得近乎透明,像一個被精心擦拭過的玻璃杯,找不到任何指紋。
第三路,對鳳林河上下遊的拉網式搜索有了重大發現。
在距離拋屍點上遊約三公裡的一處偏僻河岸,搜索隊員在草叢中發現了幾段被丟棄的、斷裂的白色塑料束線帶,其型號與老周在屍體腳踝推斷的痕跡完全吻合!這裡土壤有輕微擾動的痕跡,極有可能就是捆綁受害者並最終拋屍的第一現場!技術隊老何親自帶隊進行勘查。
市局,重案一組辦公室。
白板上的線條越來越密,三個名字張超、李國勝、未知死者)如同被無形的線連接,又各自延伸向未知的黑暗。
“動機呢?”老譚盯著白板,眉頭緊鎖,“如果凶手的目標是這個無名死者,為什麼要把張超和李國勝卷進來?製造混亂?”
“或者,凶手的目標本來就是張超或李國勝?”陳銳提出另一種可能,“這個無名死者,隻是個……替身?”
就在這時,季青的電話響了,是技術隊老何,語氣帶著按捺不住的興奮。
“季隊,河岸現場提取到的半枚鞋印,與死者所穿鞋底磨損特征不符!確認是另一個人留下的!很可能是凶手!”
“另外,我們對那幾段束線帶進行了處理,在上麵提取到了極其微量的藍色金屬漆顆粒和一種特殊的潤滑油成分!已經送去數據庫比對了!”
藍色金屬漆?特殊潤滑油?
季青腦中仿佛有電光閃過,她立刻看向陳銳:“星輝科技是搞精密儀器研發的,他們的車間或者倉庫,會不會用到帶有特定顏色油漆的貨架、設備?或者某種需要特殊潤滑的機械?”
陳銳一愣,隨即猛地點頭:“我馬上問!”
幾分鐘後,電話那頭星輝研發主管給出了肯定答複:他們公司半年前淘汰過一批老式貨架,正是天藍色油漆!而研發部調試精密儀器時,會用到一種進口的高粘度矽基潤滑油,成分特殊!
線索的齒輪,在此刻“哢噠”一聲,嚴絲合縫地咬合了!
李國勝的工牌、左利手習慣、咬指甲特征、公司特有的藍色油漆和潤滑油……所有這些微量物證,都將一條清晰的線,從拋屍現場,引回了星輝科技!
“申請搜查令!目標,星輝科技研發部,尤其是李國勝的工作區域和公司倉庫!”季青當機立斷。
然而,就在搜查令還在走流程時,陳銳接到了人口失蹤庫自動比對係統的提示音。
他點開一看,瞳孔驟然收縮。
“頭……頭兒!”他的聲音因為震驚而有些變調,“數據庫比對……死者麵部複原圖……匹配到了一個三個月前報失的失蹤人口!”
他將平板電腦轉向季青和老譚。
屏幕上,是一張與複原圖高度相似的男人照片,個人信息欄清晰寫著:
姓名:王兵
職業:自由職業者,曾從事……私人調查偵探)?
失蹤時間:約三個月。
王兵?私人偵探?
第三個關鍵人物,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浮出了水麵。
一個失蹤的私家偵探,偽裝成司機張超的模樣,身上帶著工程師李國勝的工牌,被殺害後拋入河中。
季青看著王兵那雙在照片中顯得格外執著的眼睛,緩緩開口:
“查王兵近半年的所有通話記錄、銀行流水、社會關係。重點查他接過的委托,尤其是……是否與星輝科技,或者李國勝本人有關!”
迷霧非但沒有散去,反而因為第三個身份的介入,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也更加接近風暴的中心。
第一百三十六章完)
喜歡破案:我的共情能力能摸屍請大家收藏:()破案:我的共情能力能摸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