鑰匙插進鎖孔轉了半圈,“哢嗒”一聲,木門帶著輕微的吱呀聲敞開。
“嗯,門鎖,應該換成光伏密碼鎖”簡慕鯉低喃。
她站在院子中央,抬頭看了看天,日頭正烈,石桌被曬得發燙。
她伸手摸了摸桌麵,石桌積著層薄灰,四條桌腿穩穩紮在土裡,像個沉默的哨兵。
要在這裡種棵樹,最好是那種枝葉舒展的,夏天能投下大片陰涼的果樹。
到時候弟弟回來,姐弟倆就能在這兒坐著喝涼水解暑,晚飯也能搬到院裡吃,風吹著比屋裡舒坦。
她又仔細打量了一遍房子:外牆還算結實,牆角有處輕微的裂痕,應該是以前地震留下的。
她轉身進了屋,腳步踩在土地上沒什麼聲響。
裡屋靠窗的位置光線最好,剛好能放下上午買的那張書桌。
靠牆的地方正適合擺床,旁邊的位置有個衣櫃,櫃門關不嚴,需要修一下。
最讓她滿意的是客廳靠臥室那側的牆壁,有個壁爐,冬天時點起火,客廳和臥室都暖和。
廚房那個半人高的陶甕,缸口用木蓋蓋著,透著股濕潤的氣息。
她走到陶甕前,掀開木蓋,裡麵的水不算滿,卻清得很。
簡慕鯉舀出半瓢水,倒在盆裡,又從空間裡摸出塊藍格子抹布——
廚房的灶台,簡慕鯉用硬毛刷蘸著水刷了三遍。
牆角的破陶罐被她清出來扔掉,騰出來的角落剛好能放下點東西。
她站在廚房中央,意識沉入空間。
裡麵堆著不少物件,得挑些“不紮眼”的——畢竟在這外城,太新的東西容易引人注意。
那個鐵貨架不錯,邊角有些鏽跡,看著像撿來的舊貨,正好用來放陶罐和餐具。
她念頭一動,貨架“哐當”一聲落在牆角,尺寸竟剛剛好。
接著是小家電。她選了個電熱水壺,還有個迷你電飯煲。
但看到這些,她又皺起眉——現在院裡隻裝了一個光伏燈,供照明還行,帶動這些電器怕是不夠。
“看來還得再弄幾塊光伏發電板。”簡慕鯉喃喃自語,順手把水壺擺在貨架上。
目光掃過空間裡,再拿口平底鍋和幾個瓷碗,鴛鴦鍋也一並拿了出來。
收拾完廚房,她靠在門框上看。
貨架上擺著鍋碗瓢盆和小家電,雖然簡單,卻有了點煙火氣。
隻是一想到還得跑趟物資站買發電板,她就覺得這“安家”的事,果然沒那麼容易。
簡慕鯉忽然盯著廚房發起呆。
剛才整理空間時,那台半舊的小冰櫃一直沒敢拿出來——有它在,肉乾和新鮮菜能存得更久,可廚房實在騰不出位置,隻能占用部分餐廳的位置了,等光伏發電設備裝好在拿出來。
陶甕裡的水用了小半,屋裡的灰也掃得差不多了。
簡慕鯉直起身,額角沁出細汗,她走到窗邊推開一條縫,院子裡的風帶著草木氣湧進來,吹得石桌上的灰揚起又落下。
她忽然想起吳伯說的話:“房子嘛,住久了有了人氣,就成了家。”
現在這屋裡還空蕩蕩的,但等擺上床,書桌,或許很快就能有那股“人氣”了。
牆角的陶甕還剩小半缸水,她剛才洗抹布時特意省著用了,想著等床和書桌送來,還得好好擦一遍。
她走到院子裡,踢了踢腳下的黃土。
空間裡的米麵、糧油堆得像座小山,要是能挖個地下室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