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光門的瞬間,並非穿越空間的實感,而是一種……存在的剝離與重構。
淩風感覺自己仿佛被投入了一個純粹由信息與概念構成的海洋。視覺、聽覺、觸覺……所有感官都失去了意義,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直接的、近乎蠻橫的“理解”與“感知”。他“看”不到任何東西,卻又仿佛能“看”到一切——宇宙的誕生,星辰的運轉,生命的演化,文明的興衰,乃至規則的編織與“寂滅”的潮汐……無數超越他理解極限的畫麵、知識、法則碎片,如同洶湧的潮水,試圖強行湧入他那渺小的意識核心。
但與“方舟”那冰冷狂暴的數據洪流不同,這裡的信息流雖然浩瀚,卻帶著一種奇異的“秩序”與“包容”,並非為了摧毀或同化,更像是一種……展示,一種考驗。
他必須在這無窮無儘的“展示”中,保持住“淩風”這個個體的獨立性與認知,如同在驚濤駭浪中守護一盞隨時會熄滅的孤燈。
痛苦依舊存在,那是意識層麵被強行塞入過量信息的撕裂感。但他咬牙堅持著,將所有的精神力量都用於錨定自我——他的記憶,他的情感,他的責任,他要守護的人!
不知過了多久,那信息的狂潮逐漸平息、退去。淩風“感覺”自己重新擁有了“形態”,站在了某種“地麵”上。
他緩緩“睜開”了意識之眼。
眼前,並非預想中的宏偉宮殿,而是一片無垠的、靜謐的黑暗。黑暗中,懸浮著無數大小不一、緩緩旋轉的、散發著柔和白光的幾何體——立方體、四麵體、十二麵體……它們如同宇宙中的基本粒子,按照某種深奧的規律排列、組合、分離,構成了一幅動態的、蘊含著至理的圖景。
這裡,就是“起源殿堂”?沒有牆壁,沒有穹頂,隻有純粹的“信息”與“規則”的顯化。
“歡迎,後來者。”
一個平靜、中性、仿佛由無數聲音疊加而成,卻又和諧統一的聲音,直接在他的意識核心中響起。這聲音不帶任何情感,卻蘊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古老與威嚴。
淩風循著“聲音”的來處“望”去,隻見在那無數旋轉的幾何體中央,一個比其他所有幾何體都要龐大、呈現出完美球形的白光體,正靜靜懸浮。它仿佛是這片信息宇宙的“太陽”,所有的幾何體都圍繞著它緩緩公轉。
“你是誰?”淩風在意識中發問,“‘起源’?”
“我是‘記錄者’,亦是‘守望者’。”那球體回應,“並非‘起源’本身,而是‘起源’留下的一道……回響,一個用於篩選與指引的界麵。”
“‘起源’……到底是什麼?”淩風問出了最核心的問題。
球體表麵的白光微微流轉:“‘起源’,是賦予這片宇宙‘動態’與‘可能性’的第一因,是讓物質得以組合、生命得以誕生、意識得以閃耀的……初始選擇。它並非某個具體的存在,而是一個事件,一個決定,一個對抗絕對‘靜默’與‘熱寂’的……偏差。”
淩風心中巨震。這描述,與星螢在宇宙尺度上接收到的、關於“起源之種”是“初始選擇留下的可能性烙印”的信息,何其相似!
“那‘寂滅之種’呢?”他急切地追問。
“‘寂滅’……是‘靜默’的一麵,是宇宙趨向熵增終極狀態的慣性體現。”球體的聲音依舊平靜,“它並非邪惡,而是某種……回歸的本能。‘伊甸計劃’試圖創造的‘伊甸之種’,本質上,是希冀利用‘起源’留下的‘可能性’烙印,放大並穩固這種‘動態’,以對抗‘寂滅’的回歸。”
“所以,‘伊甸’和‘寂滅’,是‘動態’與‘靜默’的戰爭?”淩風似乎觸摸到了真相的邊緣。
“是,也不是。”球體的回答帶著哲學的意味,“它們本是一體兩麵,如同生死輪回。但‘公司’的介入,試圖以粗暴的方式竊取、扭曲‘寂滅’的力量;而‘伊甸計劃’的部分嘗試,也越過了界限,試圖強行‘定義’生命與未來……這些都導致了平衡的失控,加速了‘回歸’的進程,並以‘枯萎病’這種災難性的形式呈現。”
信息量巨大,淩風努力消化著。他明白了,他們麵對的,不僅僅是某個邪惡組織或失控實驗,而是宇宙底層規則的衝突與失衡!
“那我……我身上的‘印記’?‘方舟’指引我來這裡,是為了什麼?”淩風問出了關於自身的關鍵。
球體的光芒聚焦在淩風身上,仿佛在掃描他的一切:“你的‘印記’,是‘方舟’——那個基於‘伊甸’理論製造的、具備一定規則乾涉能力的造物——在你身上留下的‘可能性’坐標。它選擇你,是因為你在絕境中展現出的韌性、對同伴的守護,以及……與當前被‘寂滅’規則部分浸染的環境,存在的微妙親和與對抗性。”
“你是‘動態’與‘靜默’衝突下的一個特異點,一個潛在的……變量。”球體的聲音似乎多了一絲極其微弱的波動,“‘起源殿堂’的試煉,是為了確認你是否有資格,真正承載並引導那份‘可能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需要怎麼做?”淩風直接問道。
“做出你的選擇。”球體表麵,光芒流轉,投射出三幅清晰的、仿佛代表著不同未來路徑的景象:
第一幅:他手持散發著璀璨光芒的“伊甸之種”,如同神隻般淨化了“枯萎病”,重塑了世界,萬物複蘇,但所有生命都仿佛被納入了一個絕對“和諧”與“秩序”的框架中,失去了個體的棱角與意外的可能。
第二幅:他接納了“寂滅”的力量,化身規則的執行者,冷酷地“格式化”了一切,包括“公司”、變異體,乃至大部分幸存者,宇宙歸於死寂的“純淨”,再無任何紛擾與痛苦,也再無任何生機與希望。
第三幅:景象模糊不清,充滿了混亂的光影與不確定的線條,隻能隱約看到無數微弱的、不同的光芒在黑暗中掙紮、閃爍,彼此碰撞又相互依存,充滿了痛苦、犧牲,卻也蘊含著……無限的可能。
“三條路徑。絕對的秩序,絕對的靜寂,或者……擁抱混沌,延續‘動態’的火種,即便它充滿痛苦與不確定性。”球體的聲音回蕩在意識空間,“你的選擇,將決定你獲得怎樣的‘鑰匙’,去麵對接下來的挑戰。”
淩風凝視著那三幅景象。
第一條路,看似美好,卻扼殺了自由與可能性,與“公司”試圖控製的未來何異?
第二條路,是徹底的毀滅與逃避,辜負了所有犧牲者的期望。
隻有第三條路,那條充滿荊棘、看不到明確終點,卻尊重每一個生命掙紮與選擇的路,才是他內心真正的答案!
“我選擇第三條路。”淩風的聲音在意識空間中堅定地響起,“延續‘動態’,擁抱可能,無論代價如何。”
在他做出選擇的刹那,另外兩幅景象如同泡沫般破碎、消散。而那幅代表混沌與可能的模糊景象,驟然放大,化作一道純粹的、溫暖的白光,注入了他眉心的“印記”之中!
“印記”那空乏與刺痛感瞬間被撫平,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充盈與清晰!他感覺到,自己與這片宇宙的“動態”規則,建立了某種更深層次的聯係,雖然力量依舊微弱,卻擁有了成長的根基與方向!
“選擇已確認。”球體的光芒似乎也明亮了一絲,“‘可能性之鑰’已授予。記住,真正的挑戰並非在於獲得力量,而在於如何在秩序的邊界與混沌的浪潮間,找到那條屬於眾生,也屬於你自己的……窄路。”
球體的光芒開始緩緩收斂,周圍的幾何體旋轉速度也逐漸減慢。
“離開吧,後來者。外界的時間流速與此地不同,你的同伴正麵臨危機。‘母親’的低語並非虛言,腐蝕穀……確實是它的一個感知節點……”
隨著話音,淩風感到一股柔和而無法抗拒的力量包裹了他,將他從這片意識的殿堂中向外“推”去。
在意識徹底回歸身體的前一瞬,他仿佛聽到那球體最後一聲若有若無的低語,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期待?
“……願你的選擇……能為這片瀕死的宇宙……帶來……新的‘回響’……”
第133章完)
喜歡我在灰燼紀元求生請大家收藏:()我在灰燼紀元求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