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條簡訊像一顆投入湖心的石子,在蘇晚心中漾開的漣漪久久未平。然而,波瀾過後,水麵並未恢複絕對的靜止,而是留下了一種微妙的、持續湧動的暗流。
接下來的幾天,蘇晚發現自己會在不經意間,目光掠過手機屏幕上的時間。
當計算中他的航班應該抵達巴黎,正在滑行或剛剛落地時,她正站在咖啡機前,看著深褐色的液體緩緩滴入杯中,氤氳的熱氣模糊了她若有所思的神情。
當巴黎的夜幕降臨,他或許正衣冠楚楚地出席某個歡迎酒會,與那些金發碧眼的商業夥伴舉杯交談時,她會抱著平板電腦坐在書房的老位置,視線卻偶爾會從跳躍的動漫角色身上移開,落在窗外深沉的夜色裡,指尖無意識地在搜索框裡輸入了“巴黎天氣”,看著屏幕上顯示的“晴,微風,15°c”,微微出神。
她沒有再發去任何信息追問他的行程。
他也沒有再傳來隻言片語。
兩人之間,仿佛又回到了之前那種隔著遙遠距離、互不乾擾的狀態。
但蘇晚知道,有什麼東西已經不一樣了。
那條孤零零存在於聊天界麵最上方的行程信息,像一個無聲的坐標,清晰地標記了他的去向和歸期。它不再隻是一個冰冷的事實,而是變成了一種心照不宣的聯結。她不需要追問,因為她知道他在哪裡;他不需要贅言,因為他知道她會看到。
這種沉默,與過去那種充斥著疏離和空白的沉默截然不同。
過去的沉默是空曠的,是冰冷的,是彼此都默認並固守的界限。
而現在的沉默,卻像是被那條簡訊填滿了一種奇異的介質。它有了溫度,有了重量,有了彼此心知肚明的默契。
她開始理解,成年人之間最深沉的情感,有時並非體現在密集的聯係和熾熱的言語上。它可能就藏在這一條看似隨意的行程報備裡,藏在彼此心照不宣的等待中,藏在知道這個世界上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人與你存在著看不見的聯結。
這種認知,讓等待本身,不再是一種焦灼的煎熬,反而變成了一種安靜的、帶著隱約甜意的期盼。
她依舊每天去畫室,專注於那件玉蘭花領口的禮服設計;她依舊會看書,看動漫,打理家裡的花草。生活似乎一如既往地平靜。
但隻有她自己知道,心底某個角落,始終亮著一盞小小的燈,在為一個明確的歸期,安靜地倒計時。
她甚至在某天下午,路過超市時,鬼使神差地走進去,挑選了幾樣他上次似乎多動了幾筷子的食材。這個舉動自然得仿佛隻是日常采購,卻讓她在將東西放入購物車時,耳根微微發熱。
沒有熱烈的表達,沒有頻繁的聯絡。
隻有一條簡訊,和一場被這條簡訊悄然改變的、心照不宣的等待。
有些牽掛,生根於無聲之處。
有些回應,醞釀在行動之中。
致讀者:感謝大家的閱讀,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大家可以給我留言哦
喜歡顧先生,請牽好我的手請大家收藏:()顧先生,請牽好我的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