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的開幕式上,蘇晚正在向來賓介紹品牌的新係列,突然全場響起一陣騷動。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在助手的攙扶下走進展廳,人群中立刻響起竊竊私語:是雷諾·杜蘭德!
這位隱居普羅旺斯多年的設計大師,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後的設計哲人。他曾在巔峰時期隱退,二十年來拒絕一切公開活動,此刻的出現令所有人震驚。
杜蘭德徑直走向蘇晚,深邃的藍眼睛透過金絲眼鏡打量著她身後的作品——一件將宋代極簡美學與智能科技完美融合的裝置藝術。
蘇女士,他的法語帶著優雅的南部口音,我關注你很久了。
全場瞬間安靜,連快門聲都停止了。
從你第一次在巴黎辦展開始,杜蘭德緩緩巡視著展廳裡的每件作品,我就知道,設計界終於等來了真正的變革者。
他停在《呼吸的代碼》前,這件蘇晚與艾米莉合作的作品正在柔和地變換著光影。
你做到了我畢生追求而不得的事——大師轉身麵對全場,讓科技成為美的載體,而非目的。
第二天,《費加羅報》用整個頭版刊登了杜蘭德的聲明:
在設計追求浮華炫技的時代,蘇晚找回了它的靈魂。如果這個時代需要一位精神領袖,那一定是她。
這篇報道像一顆炸彈,震動了全球設計界。杜蘭德的門生遍布各大奢侈品牌,他的認可意味著蘇晚正式被納入了設計史的傳承譜係。
榮譽帶來的壓力立即顯現。倫敦v&a博物館發來邀請,希望蘇晚策劃明年的大型回顧展;哈佛設計學院請她擔任榮譽教授;甚至連法國文化部都表示,希望她參與國家藝術基金的改革。
他們期待的不僅是一個設計師,深夜的視頻通話裡,蘇晚難得地流露出疲憊,而是一個能定義這個時代美學的領袖。
顧晏舟在屏幕那端靜靜聽著,等她說完才開口:記得杜蘭德最著名的作品是什麼嗎?
《空庭》係列。蘇晚當然記得那個傳奇係列——看似極簡,卻蘊含無限可能。
他為什麼在巔峰期隱退?
因為他覺得當時的自己過於熟練而失去了驚喜蘇晚答完突然愣住,你是說...
杜蘭德看中的,正是你身上那種未完成的可能性。顧晏舟微笑,他不想找一個複製品,他要的是一個能開辟新路的人。
這番話讓蘇晚豁然開朗。她打開素描本,開始勾勒新的靈感——不是回應期待,而是超越期待。
三天後,她做出一係列令人驚訝的決定:
婉拒v&a的回顧展邀請,改為合作創辦未來工藝實驗室;
不接受任何榮譽頭銜,但承諾每年在舉辦大師課;
最讓人意外的是,她宣布將品牌交由設計團隊集體運營,自己則專注於的跨界實驗。
真正的傳承不是模仿,她在聲明中寫道,而是像杜蘭德大師那樣,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路。
這些決定在業內引起熱議。有人稱讚她的清醒,也有人質疑她浪費了絕佳機會。
但當公布首個開放項目——邀請全球年輕創作者共同探索非遺工藝的數字重生時,所有人都明白了她的遠見。
杜蘭德從普羅旺斯寄來一封信,信上隻有一句話:
你比我更勇敢。
收到信的傍晚,蘇晚和顧晏舟在塞納河畔散步。夕陽把河水染成金色,遊船的歌聲隨風飄來。
知道為什麼我能做出這些決定嗎?蘇晚望著波光粼粼的河麵。
顧晏舟握住她的手:因為你知道,無論選擇哪條路,我都會在你身邊。
是的,這份看似突如其來的榮耀,其實是她多年來堅持初心的必然結果。而顧晏舟給予她的,不僅是事業上的支持,更是敢於做自己的底氣。
新的挑戰書已經展開,但這一次,她將用自己的方式書寫答案——不是成為誰的接班人,而是開創屬於自己的時代。
喜歡顧先生,請牽好我的手請大家收藏:()顧先生,請牽好我的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