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居坐落在西山腳下,白牆黛瓦掩映在竹林之中。推開厚重的木門,首先映入眼簾的不是玄關,而是一個貫通兩層樓的巨大書房——整麵牆的書架蜿蜒至玻璃穹頂,中間懸著一架旋轉樓梯,陽光透過穹頂灑在並肩擺放的兩張書桌上。
這裡,蘇晚拉著顧晏舟的手走過書架,放你的經濟史料和我的設計典籍。
她指向靠窗的位置:那裡擺茶台,你批文件累了就來品茶。
顧晏舟的目光卻落在書房角落的擊劍區:看來我們連運動時間都不用分開了。
這是他們親自設計的第一處居所,從選址到施工曆時三年。沒有請知名設計師,每個角落都烙印著共同生活的記憶。
地下酒窖裡,顧晏舟珍藏的波爾多與蘇晚釀的梅子酒比鄰而居。恒溫櫃上的電子屏顯示著每瓶酒的故事:2018年收購aura時慶功宴2020年蘇晚首個高定係列發布紀念。
等我們老了,顧晏舟撫過橡木酒架,就在這裡慢慢品嘗這些回憶。
陽光花房是整棟房子最夢幻的空間。智能玻璃會根據光線自動調節透明度,蘇晚的蘇繡架擺在蘭花叢中,旁邊是培育著發光苔蘚的生態箱。
這些苔蘚,她輕觸發光的絨毯,是從我們第一次遠足的深山裡移栽的。
最特彆的是主臥外的露天湯池。引入的是西山溫泉,池底用琉璃拚出北鬥七星,夜晚會發出柔和的光芒。這是對他們定情信物——那顆小行星的致敬。
搬家當天,莫辰逸來幫忙,看到酒窖裡並排擺放的波爾多和梅子酒,忍不住調侃:你們這家,簡直是愛情博物館。
確實,每個細節都在訴說著共同的故事:
廚房的中島台高度是經過反複調試的——正好適合顧晏舟切菜時不彎腰,蘇晚揉麵時不吃力;
影音室的沙發按照兩人最愛的姿勢定製,扶手恰到好處地方便放劇本和草圖本;
甚至連花園小徑的寬度,都精心設計成剛好容他們並肩而行。
夜幕降臨時,顧晏舟在酒窖選了支香檳,蘇晚從花房采來新鮮薄荷。他們坐在書房的地毯上,背靠著書架,透過玻璃穹頂看星星。
知道為什麼要把書房放在中心嗎?蘇晚靠在他肩上問。
因為這裡是我們相遇的起點。
是啊,多年前那個簽下婚前協議的書房,如今變成了裝滿共同記憶的知識殿堂。從最初的相敬如賓,到如今的靈魂共鳴,每一本書都見證著他們的成長。
夜深了,顧晏舟突然想起什麼,從酒窖取來一個小木盒。裡麵是這些年他們互相寫的小紙條——從最初生疏的便簽,到後來充滿愛意的塗鴉。
該給新家添點內容了。他把木盒放進書架最中央的格子。
蘇晚會意,取來那個裝著白發的香囊,鄭重地放在木盒旁。
在這個完全按他們共同生活打造的家裡,每個空間都在訴說著同一個主題:相愛不是要變成一個人,而是讓兩個人都能做最好的自己,同時成為更好的我們。
晨光再次透過穹頂時,顧晏舟在茶香中醒來。蘇晚正在對麵的書桌前畫草圖,智能麵料在晨光中泛著柔和的光澤。這一刻,他們明白了家的真義——
不是特定的地點,而是無論在哪裡,隻要在一起,處處都是家。而這個他們親手打造的空間,不過是把這份默契,凝固成了磚瓦與光影的詩篇。
喜歡顧先生,請牽好我的手請大家收藏:()顧先生,請牽好我的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