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燕隻能自己琢磨著來,做不好,老板娘就會返工。
邱燕的希望落空,有點悶悶不樂,但是她不在這裡乾,彆的地方也去不了,誰會要一個大肚子工人。
這天,邱燕下班回家,高誌遠看她整天悶悶不樂,他問:“咋了?媳婦,咱要乾的不愉快就彆乾了。”
邱燕低著頭,“沒事,工錢還是能發給我的,李淑芬給我介紹的,知根知底的,就是我想學剪裁的事情恐怕學不成了,咱們的裁縫鋪開不了。”
“沒事,不開就不開,以後我也養你,咱倆有錢就多花,沒錢就省著花。”
邱燕聽高誌遠嘴上這麼講,心情也是愉快的,這種有靠山的感覺真好。
日子還是要過下去的,雖然老板兩口子把技術方麵的東西嚴防死守,邱燕也還是理解的。
掌握一門技術就是飯碗,教是情分,不教是本分。
就算邱燕願意付學費學習,兩口子也有權利決定教不教。
邱燕在縫紉機前麵坐久了,她起來活動活動酸脹的腰,老板娘立刻投來一個不屑的眼神。
邱燕知道現在的活少了,大家做棉襖的都提前做完了,店裡沒那麼缺人手了。
一開始老板兩口子就不想要大肚子的自己,也礙於介紹人李淑芬的麵子。
邱燕立刻坐了下去,現在已經能感受到胎動了,有時候小家夥動的厲害,邱燕就悄悄的挪動一下坐姿,不敢有大動作。
今天中午,婆婆生病了,沒人給她帶飯,她自己出去買吃的。
路過旁邊一排排新興的個體服裝店,邱燕忍不住往裡麵看。
掛在櫥窗裡的一件款式新穎的棉襖吸引了她的注意。
這件衣服無論是款式還是顏色都很新潮,可是售價才二十五塊錢。
要知道邱燕在裁縫店乾了那麼久,雖然沒學到技術,但是對麵料的價錢和款式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這件衣服,如果手工做,這種工藝費時又費力,所以工錢一般都在十塊錢塊錢,加上自己掏錢買麵料,一共要三十五塊錢才下的來,比成衣賣的價格還要貴。
老板是要賺大頭的,像她們隻能掙點微薄的手工費。
自己隻能最多掙兩塊錢的手工費,而且做一天也不知道能做完不。
她們店裡的衣服,忙得時候是不會接這種款式的。
突然一種新潮的想法在她的腦海裡呼之欲出。
她腦袋裡在想著事情,直接回到了裁縫店,她看老板為了省下布料精打細算,為了手工費和顧客討價還價。
晚上下了班,她也沒有早走,去了個體商店門口轉轉。
裡麵顧客很多,生意自然還不錯。
年輕時髦的姑娘三三兩兩的手裡拎著大包小包的逛著街。
“今天你買那件衣服真好看,咱們這的裁縫店可做不出來。”
“是啊,而且裁縫店還做不出來這個版型,老板娘說這都是廣東來的貨。”
喜歡我們那代人請大家收藏:()我們那代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