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生態保護與資源開發協同推進的大環境下,對於礦山使用林地的管理變得越來越嚴格。這是因為林地作為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生態保護的重要功能,還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
根據《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審核審批管理辦法》的規定,建設項目使用林地是指在林地上進行建造永久性或臨時性建築物、構築物,以及其他改變林地用途的行為。而其中,進行勘查、開采礦藏等占用林地的情況也被納入了這一範疇。
這一規定的出台,旨在確保礦山使用林地的行為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同時保護林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通過嚴格的審核審批程序,可以有效避免非法占用林地、破壞生態環境等問題的發生。
此外,通知還強調了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工作的重要性。這意味著在礦山使用林地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林地的合法使用,還要注重其他自然資源要素的保護和合理利用。隻有在全麵保障自然資源的前提下,才能實現生態保護與資源開發的良性互動,推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建設項目使用林地施行總量控製與定額管理,並且必須遵循林地分級管理規定。各類建設項目嚴禁使用1級保護林地;國務院批準、同意的建設項目,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省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批準的基礎設施、公共事業、民生建設項目,國防、外交建設項目,縣市、區)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批準的基礎設施、公共事業、民生建設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勘查項目、大中型礦山、符合相關旅遊規劃的生態旅遊開發項目等,可使用2級及其以下保護林地。但除特定項目外,其他建設項目使用林地,不得使用一級國家級公益林地。
然而,在實際操作中,礦山使用林地的情況卻更為複雜。有一家中型礦山企業,為了擴大開采規模,計劃使用2級保護林地。但在申請過程中,發現林地周邊存在一種珍稀的野生植物群落。這使得原本看似合規的申請陷入了困境。企業一方麵需要開發資源以維持運營和當地經濟發展,另一方麵又麵臨著保護珍稀植物和生態環境的壓力。相關部門迅速組織專家進行評估,探討是否可以在不破壞植物群落的前提下進行開采。經過一番研究,提出了一種創新性的方案:采用先進的開采技術,避開植物群落分布區域,並在開采過程中同步進行生態修複。最終,在嚴格的監管下,該礦山企業獲得了使用林地的許可,實現了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的雙贏,也為其他類似項目提供了可借鑒的範例。
自然資源部在加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工作時,雖然沒有專門針對礦山使用林地這一特定領域發布獨立的通知,但在相關工作部署中卻有著緊密的關聯。在《關於進一步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這份文件裡,自然資源部對已有的政策措施進行了全麵整合和延續,並針對地方出現的新問題和新訴求,適時推出了一係列全新的服務政策。
這份通知的有效期一直延續到2025年12月31日,其中保留了一些成效顯著且地方反饋良好的政策,比如“縮小用地預審範圍”以及“分期分段辦理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等。這些政策在實踐中被證明能夠有效提高用地用海的審批效率,為相關項目的順利推進提供了有力保障。
與此同時,通知也對部分階段性、臨時性的政策進行了刪除。這樣的調整旨在使政策體係更加精簡、高效,避免政策的過度繁雜和冗餘,從而更好地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
新政策涵蓋了多個方麵的內容,旨在進一步優化用地預審審查流程,提高審批效率。具體來說,政策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首先,進一步簡化用地預審審查。這意味著在申請用地時,相關手續將更加簡便,減少不必要的繁瑣程序,為企業節省時間和精力。
其次,擴大先行用地適用範圍和規模。這將使更多的項目能夠在正式審批前先行使用土地,加快項目的推進速度。
此外,明確鐵路“四電”工程用地報批要求。這有助於規範鐵路建設中通信、信號、電力和電氣化等工程的用地審批流程,確保項目順利進行。
同時,對於能源、交通、水利、軍事等重大建設項目直接相關的“三改”改路改溝改渠)和安置等用地,可與主體工程同步報批。這將避免因用地審批不同步而導致的項目延誤,提高整體項目的推進效率。
另外,適度延期重大建設項目以承諾方式落實耕地占補平衡。這為項目提供了一定的靈活性,使得在特殊情況下,項目能夠在一定期限內通過承諾的方式來滿足耕地占補平衡的要求。
最後,明確因初步設計變更引起新增用地的補報規定。這有助於規範項目在初步設計變更時新增用地的申報流程,確保項目用地的合法性和合規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然這些政策並未直接針對礦山使用林地,但礦山建設項目作為重大建設項目的一部分,在使用林地涉及的用地審批等環節中同樣可以受益。這些政策的實施將有助於提高礦山項目用地審批效率,保障礦山項目的順利推進。
在《關於加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促進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這份文件裡,明確指出了礦山企業的物流運輸等配套設施建設如果涉及到林地使用的情況。隻要是符合相關規定的前提條件,那麼就可以根據這份通知來獲取相應的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支持。
具體來說,這種支持體現在多個方麵。比如,會積極地去保障相關建設項目的用地需求,確保礦山企業的物流運輸等配套設施建設能夠順利進行。同時,還會支持采取靈活多樣的土地供應方式,以滿足不同礦山企業的實際需求。
這樣一來,礦山企業在完善自身物流體係、提升運營效率方麵就有了一定的政策支撐。這不僅有助於礦山企業更好地發展,也能夠促進整個現代物流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此外,自然資源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綠色礦山建設的通知》明確指出,在礦業權出讓、整合以及辦理建設用地、用林、用草等相關手續時,要嚴格依法依規,對那些積極踐行綠色礦山建設的企業給予大力支持。對於符合協議出讓條件的礦業權,相關部門將優先考慮以協議出讓的方式,將其有償出讓給這些綠色礦山企業。
這一政策舉措具有重要意義,它意味著在礦山使用林地手續的辦理過程中,綠色礦山企業有望享受到更多的政策傾斜和便利。這種政策優勢不僅能夠為綠色礦山企業提供更為有利的發展環境,還能有效推動整個礦山行業向綠色發展的方向轉型。通過給予綠色礦山企業更多的政策支持,可以鼓勵更多的礦山企業積極投身於綠色礦山建設,從而在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之間找到更為理想的平衡點,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局麵。
國家林草局在礦山使用林地管理方麵采取了一係列重要舉措,重點關注規範審核審批流程和強化監管工作。其中,《關於委托實施建設項目使用林地、草原及在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行政許可》這一文件發揮了關鍵作用。
根據該文件規定,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三十七條第一款所涉及的礦藏勘查、開采以及其他各類工程建設占用林地的審核事項占用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林地的情況除外),國家林草局將其委托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來具體實施。
這一委托的時間範圍是從2021年2月1日至2023年2月1日。儘管目前委托時間已經過去,但這一舉措充分展示了國家林草局在簡政放權和提升行政效率方麵的積極探索。通過將部分權力下放給地方主管部門,不僅減輕了國家林草局的工作負擔,還能更好地發揮地方的主動性和靈活性,提高審核審批的效率和質量。
這種探索有助於優化行政管理體製,促進礦山使用林地管理工作的規範化和科學化,為保護森林資源、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保障。同時,也為其他領域的簡政放權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和借鑒。
與此同時,還要求各個省份、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必須依據法律、行政法規以及相關政策的規定,嚴謹地審核和審批各類事項。尤其需要特彆關注那些涉及占用國家級公益林林地、基本草原的建設項目,還有那些占用生態保護紅線、國家公園等各類自然保護地範圍內林地和草原的建設項目,以及在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建設的旅遊項目和經營性項目。
這樣的要求對於礦山使用林地審核審批工作的屬地化管理和精細化監管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通過嚴格把關,可以確保礦山建設項目在使用林地時,能夠嚴格遵守生態保護的相關要求,從而保護好我們的自然環境和生態係統。
在綠色礦山建設領域,國家林草局與自然資源部等相關部門緊密合作,共同推動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其中,林草部門承擔著至關重要的職責。
首先,林草部門負責礦山占用林地草地的手續辦理工作。這意味著,任何礦山企業想要合法使用林地草地進行開發建設,都必須經過林草部門的嚴格審核和批準。隻有在確保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的前提下,礦山企業才能獲得相應的使用許可。
其次,對於臨時占用林地到期後的植被恢複工作,林草部門同樣肩負著監管責任。一旦臨時占用期限屆滿,林草部門將督促礦山企業按照規定進行植被恢複,確保林地的生態功能得到有效恢複和保護。
此外,對於礦山開發附屬工程臨時占用草地到期後的植被恢複,林草部門也會進行嚴格監管。這不僅有助於維護草地的生態平衡,還能促進草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通過明確國家林草局在礦山使用林地全流程監管中的職責,從前期的手續辦理到後期的生態恢複,都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監督。這樣一來,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礦山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實現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的協調發展,為綠色礦山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礦山企業在使用林地時,必須要全麵、深入地了解自然資源部和國家林草局所製定的各項規定,並將其視為不可逾越的紅線,嚴格遵守,絕不能有絲毫的馬虎和懈怠。隻有這樣,才能確保項目的合法性和合規性,避免因違反規定而遭受不必要的處罰和損失。
與此同時,礦山企業還應當積極主動地承擔起生態保護的責任。在當前這個高度重視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生態環境的保護已經成為了全社會的共識。礦山企業作為資源開發的主體,更應該以身作則,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將生態修複和環境保護納入到企業發展的戰略規劃中。
在資源開發的過程中,礦山企業要注重采取科學合理的開采方式,儘量減少對林地的破壞和影響。同時,要加大對生態修複的投入,通過植樹造林、植被恢複等措施,努力恢複被破壞的生態環境。此外,還要加強對廢水、廢氣、廢渣等汙染物的治理,確保排放達標,不對周邊環境造成汙染。
總之,礦山企業要充分認識到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將其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緊密結合起來,實現三者的有機統一。隻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喜歡金山碎光雜集請大家收藏:()金山碎光雜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