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出差太原,送我們上車的那次午餐。我提出,可以利用傅老師的各類繁育材料,研發新品種,形成原原種,然後進行擴繁。們和傅老師探討了建立草質資源基地的想法。這將是我們的一個重要突破!
山西林草劉總也認為,在太原找一塊100畝的國有土地作為基地,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這將成為我們國有企業的‘核武器’和核心競爭力。一旦這個基地建立起來,我們就可以向楊樹局和五台局進行推廣和應用。想象一下,我們的新品種將在更廣闊的土地上生長,為生態環境做出更大的貢獻。”
傅老師也同意並激動地補充道:“這不僅對我們的企業有利,也對整個行業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將成為引領草質資源研究和應用的先鋒。”
這是繁育材料,不是原原種,能創新出無數個可能的原原種。這才是國央應該做的事,不是一味地做工程和實施,搶占技術高地,在“種芯中國”中找到一席之地。種子也是芯片,也是一個很大的“卡脖子”項目,國家非常重視,也有不少補貼和支持。
山西林草公司很重視,也著急地向協會來函。發揮行業資源與平台優勢,協助我公司外聘林業、草業、政策規劃領域頂尖專家,組建“林業工程及生態建設專家組”“草業工程及種業技術專家組”“政策研究及發展規劃專家組”三大專項專家組。
一是林業工程及生態建設專家組。聚焦科學綠化、多功能森林經營、林木良種繁育、森林防火、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綠色防控、生物多樣性保護、智慧林草信息化、森林碳彙核算與管理等領域。助力構建“精準提升森林質量、係統優化林業生態功能”技術體係,解決生態修複工程中的技術瓶頸,推動林業項目向“生態+碳彙+效益”綜合化發展。
二是草業工程及種業技術專家組。圍繞草種質資源收集與保存、草種質基地及保種基地建設、退化草原生態修複技術、鄉土草種質創新與產業化、草原生態產業牧草種植、草原旅遊、草畜平衡、鹽堿地改良)模式設計等領域。支撐打造“草原生態修複+草種業發展+綠色產業”雙輪驅動格局,突破草種培育與草原修複關鍵技術,提升草業產業鏈附加值。
三是政策研究及發展規劃專家組。聚焦國家及地方林草行業政策解讀、重大項目申報策略如國家儲備林、中央預算內林草項目)、中長期發展規劃編製、科技課題與獎項申報、行業標準製定等領域。為公司精準對接國家戰略方向,提供政策合規性指導與發展路徑規劃,助力爭取國家級、省部級項目資金與榮譽資質,保障公司發展方向與國家政策同頻共振。
其中,專家組職責。一是技術把關,對公司重大項目可行性研究、技術方案設計、成果驗收評價進行專業審核,確保項目科學合規。二是團隊賦能,通過專題培訓、現場技術指導、聯合科研攻關,提升公司技術骨乾與管理團隊的專業能力。三是資源對接,鏈接科研院校、行業平台資源,引入先進科研成果、試驗示範基地資源,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四是戰略支撐,參與公司年度技術規劃、中長期發展戰略製定,為重大決策提供權威專業背書。
我走上樓梯,正好與退休的老楊相遇。他退休前一直負責種苗工作,如今雖然離開了崗位,但對行業的了解依然深入。
“早上好,楊哥,報銷醫藥費嗎?上樓喝會茶,我彙報一個事。”我向他打招呼。我說的這個事就山西林草公司草種種質資源庫的事。
老楊微笑著回應道:“好呀,我就是隨便走走,活動活動筋骨。今天報銷醫藥費的人太多了。”
我簡單說了山西的情況。“我退休了,隻是個人給你提供一些建議的。”老楊歎了口氣,說道:“我覺得企業最好不要做種質資源庫。國家已經布局了‘一主六庫’,北京是主庫,在山東、湖南、內蒙、青海、新疆、海南有六個分庫。國家隻給建設費,不給運營費,這可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啊。”
我點了點頭,表示理解。老楊接著說:“我聽說山西林草公司要做良種繁育基地,這倒是個不錯的方向。但不能光盯著草品,還有林木種苗、花卉、農業種子,這些都有很大的市場潛力。企業嘛,還是要以掙錢為目的。”
我若有所思地說:“您說得對,我們確實應該考慮多元化發展。不過,做良種繁育基地需要投入不少資金和技術,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馬上做功課。良種繁育基地是指在特定區域內,通過科學規劃和專業管理,運用先進技術和設施,開展林木種苗、花卉、農業種子、草種等各類良種的選育、繁殖、生產以及推廣應用的場所。其核心任務是為農業、林業及相關產業提供高品質、遺傳性狀穩定且具有優良特性的種子和種苗,保障產業發展對優質種源的需求,推動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升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良種作為農業和林業生產的基礎,其質量和供應能力直接關係到農產品的產量與質量、生態環境的改善效果以及相關產業的經濟效益。建設綜合性的良種繁育基地,能夠整合資源,提高良種繁育效率和質量,增強我國在種業領域的競爭力,對於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生態林業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繁榮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資金來源渠道也非常多
中央財政資金:中央財政通過現代種業提升工程等項目,對符合條件的良種繁育基地建設給予資金支持。資金主要用於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如農田水利設施、田間道路建設等;種業科研創新,包括良種選育技術研發、品種試驗示範等;以及種業公共服務體係建設,如種子質量檢測設施購置等。
地方財政配套:地方政府按照一定比例對中央財政資金進行配套,同時設立地方種業發展專項資金。地方財政資金重點支持本地優勢種業品種的繁育基地建設,結合本地農業和林業產業發展規劃,有針對性地加強基地的特色化建設,提升本地種業的市場競爭力。
社會資本投入:通過政策引導,吸引企業、合作社、個人等社會資本參與良種繁育基地建設。社會資本可以以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投入,參與基地的建設、運營和管理。例如,種業企業可以利用自身的資金、技術和市場優勢,與地方政府或科研機構合作建設良種繁育基地,實現互利共贏。
功能分區規劃
生產區:
種子生產區:根據不同的良種類型,劃分多個種子生產區域,如糧食作物種子生產區、經濟作物種植生產區、花卉種子生產區、草種生產區等。每個區域內按照品種和種植技術要求,進行標準化種植,配備相應的灌溉、施肥、植保等設施。
種苗繁育區:包括林木種苗繁育圃、蔬菜種苗繁育區等。建設溫室、大棚等育苗設施,配備先進的育苗設備,如播種機、育苗床、控溫控濕設備等,滿足不同種苗對生長環境的特殊要求。
管理區:
辦公區:建設辦公用房,用於基地的日常管理、行政辦公、技術研發和數據分析等工作。配備辦公桌椅、電腦、打印機等辦公設備,以及網絡通信設施,實現信息化管理。
倉儲區:建設種子倉庫和種苗倉庫,用於儲存種子和種苗。倉庫應具備良好的通風、防潮、防蟲、防火等功能,配備貨架、除濕機、空調等設備,確保種子和種苗在儲存期間的質量安全。
加工區:設立種子加工車間,配備種子脫粒、清選、烘乾、包衣、包裝等加工設備,對收獲後的種子進行加工處理,提高種子的商品性和質量。
科研試驗區:
品種選育區:開展良種選育工作,通過雜交、誘變等育種技術,培育具有優良性狀的新品種。建設試驗田、溫室等設施,配備專業的科研設備和儀器,為育種工作提供良好的條件。
品種展示區:展示國內外先進的良種品種,為種業企業、種植戶等提供觀摩學習的平台,促進良種的推廣應用。同時,開展品種對比試驗,篩選出適合本地種植的優良品種。
輔助區:
農機具停放區:建設農機具庫房,用於停放和保養播種機、收割機、拖拉機等農業機械設備,確保農機具的正常使用和維護。
物資存放區:存放化肥、農藥、農膜等生產物資,要求物資存放區通風良好、防火防潮,並設置專門的防護設施,確保物資的安全儲存。
生活區:為基地工作人員提供生活設施,如宿舍、食堂、浴室等,改善工作人員的生活條件,提高工作積極性。
喜歡金山碎光雜集請大家收藏:()金山碎光雜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