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蒿柳_金山碎光雜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6章 蒿柳(1 / 2)

inais)是楊柳科柳屬的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10米,樹皮灰綠色。枝無毛或有極短短柔毛,幼枝有灰短柔毛或無毛,芽卵狀長圓形,緊貼枝上,帶黃色或微赤褐色,多有毛。

葉線狀披針形,長1520厘米,寬0.51.52)厘米,最寬處在中部以下,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狹楔形,全緣或微波狀,內卷,上麵暗綠色,無毛或稍有短柔毛,下麵有密絲狀長毛,有銀色光澤,葉柄長0.51.2厘米,有絲狀毛,托葉狹披針形,有時淺裂,或鐮狀,長漸尖,具有腺的齒緣,脫落性,較葉柄短。

蒿柳是陽性樹種,極耐水濕,喜生於海拔300600米溪流及河流兩岸的水濕地或林緣稍濕地,在過濕的地方生長旺盛,可形成灌叢。產於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部、河北,朝鮮、日本、西伯利亞、歐洲也有分布。

經濟價值:枝條和莖皮纖維發達,可編筐、製繩、造紙、編織麻袋及紡織用;木材可供農具及一般建築等用;樹皮可提製栲膠。

生態價值:根係發達,極耐水濕,可作為護岸樹種,也是防沙治沙的優良樹種,有助於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飼用價值:葉可飼養柞蠶,嫩莖葉可做牛羊的飼料。

觀賞價值:株型優美,可供園林觀賞,同時也是春季較重要的蜜源植物。

蒿柳這個產業,是我去年九月份帶隊去赤峰考察時接觸到的。當時,我們一行人與中國林科院的專家一同前往赤峰,主要是為了考察揚州的胥總所涉及的這個項目。胥總原本從事礦業開發,但後來在赤峰引入了蒿柳這個品種。

在考察期間,我們還結識了遼寧沈陽的工商聯劉主席,他對蒿柳產業一直非常堅持和執著。當時,我們與中國林科院達成了合作協議,約定共同進行品種選育和資源調查等工作。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有些出乎意料。後來,劉教授告訴我,是劉主席打來的五萬元資金,而胥總卻從此失去了聯係。儘管胥總中間也曾打過電話,表示中鐵有資金,想尋找投資項目,但我在接聽電話時,更多的隻是敷衍了事。

因為在我看來,蒿柳項目是胥總介紹給我們的,但他之後卻不再跟進,這種行為讓我對他的可信度產生了懷疑。所以,我基本上將他列入了不靠譜的行列。至於他所談論的其他項目,我也覺得無需過於急切地去應對。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件事竟然又與密集聯係到了一起,而且這次的主角還是蒿柳!這讓我不禁對這件事情重視起來。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我決定讓他先撰寫一份項目建議書,以便我能夠更全麵地了解這個項目的具體情況。

沒過多久,他便按照我的要求提交了一份項目建議書後附)。我接過這份建議書,快速瀏覽了一下其中的內容。

根據建議書的描述,這個項目的一期計劃是要開發5000畝土地。我心裡暗自算了一筆賬,如此大規模的項目,需要投入的資金肯定不是一個小數目。

我繼續翻閱著建議書,重點關注其中關於資金缺口的部分。畢竟,資金是項目能否順利推進的關鍵因素之一。

同時,胥總發來微信:“我想用這個國家農發行還是開發行,他們有這個政策,用這個貸款,我想貸個1000萬就夠了!同時,也想看看主席手上有沒有資源,有沒有朋友可以來合作,一起投資的也行。”

於是,我撥通了胥總的電話,電話那頭傳來了他低沉的聲音。我深吸一口氣,整理好思緒後,開始向他表達我的想法。

首先,我提到了當前民營企業融資的困難狀況。儘管政策上有貸款的途徑,但實際操作起來卻並非易事。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許多民營企業都麵臨著資金短缺的困境。

接著,我談到了引入國央企的可能性。然而,這並非易事,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我強調項目規模要足夠大,比如一期就有5000畝,而且後續還有20萬畝甚至更多的土地可供開發。隻有這樣,國央企才會有興趣參與其中。

最後,我提出了一個具體的合作模式。可以讓處級國企擔任總承包商,將工程分包給專業的央企。這樣一來,國央企負責整理土地和建設基礎設施,而民營企業則負責運營,並支付相應的本息。

胥總在電話那頭一直強調,讓國央企業與政府對接是非常重要的。他表示自己已經找到了主管的副縣長,但對方對他的實力表示懷疑。我理解他的擔憂,畢竟在這種情況下,建立信任是關鍵。

我告訴胥總,這就需要他去協調各方關係,讓國企以合適的姿態進入項目。這不僅需要展示出項目的潛力和吸引力,還需要讓政府看到我們的誠意和實力。隻有這樣,才能消除對方的疑慮,達成合作的共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同時,我也希望胥總一個賬目,上次去看的那200畝地的實際情況。於是他發來如下信息:

2024年蒿柳治沙養蠶項目投資名細

1.200畝土地流轉和整地費元。

2.水利設施打井配套辦電)元。

3.地膜及滴灌帶鋪裝10萬元。

4.蒿柳治沙種苗含運費)28萬元。5.扡插費6萬元。6·除草及水電費15萬元。7.蠶籽費2萬元。8.其它10萬元。合計138萬元。

收入蠶繭40斤畝,30元1斤,合計收入24萬元。

第二年即2025年收入蠶繭預計100斤畝,31元斤出售,預計收入62萬元。2025生產支出水電費及防鳥費25萬元。

淨利潤為37萬元。畝收入1850元。柳條出售收入未知還沒計入。

我看後,馬上回複。“誰收了你們的蠶繭,有無此公司介紹,還能收多少?采蠶繭的費用是多少?要有一個閉環的產業賬目。”

由於我始終如一地致力於林草項目,所以我深知不能局限於傳統的“農民思維”模式。我們需要擁有工業化的理念,這意味著我們要善於運用現代科技和管理方法,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必須減少對人工的依賴。通過引入先進的機械設備和自動化技術,我們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同時也能保證產品的一致性和穩定性。

此外,我們還需要確保產品有固定且可信的銷路。這就要求我們與可靠的收購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他們不僅要有足夠的資金實力,還要具備良好的信譽和市場渠道。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放心地將產品交付給他們,而不用擔心銷售問題。

當然,利潤薄一點並不可怕。隻要我們能夠保證產品的質量和市場需求,通過規模化生產和優化成本結構,我們仍然可以獲得可觀的收益。而且,隨著市場的發展和品牌的建立,我們的利潤空間也會逐漸擴大。

總之,要想在林草項目中取得成功,我們必須摒棄“農家思維”,秉持工業化的理念,注重產品質量和市場銷路,同時與有實力的收購企業合作。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創造更大的價值。

友情鏈接——

蒿柳治沙養蠶綜合投資計劃書

本項目提出一個以生態效益為核心、經濟效益為驅動、社會效益為目標的創新型綠色循環經濟模式。項目核心在於利用蒿柳極強的抗旱、耐寒、耐貧瘠和固沙能力,在沙化土地上實施規模化種植,快速恢複植被,固定流沙,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同時,利用蒿柳葉作為優質飼料養殖柞蠶或特定品種家蠶),發展高價值的蠶絲產業。最終形成“蒿柳種植→生態修複→桑蠶養殖→蠶絲加工→市場銷售”的一體化產業鏈,實現“沙漠增綠、企業增收、農民致富、產業振興”的多贏格局。

一、項目背景與市場分析

1.1項目背景

·國家政策支持:中國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科爾沁沙地治理攻堅戰的號角早已吹響。國家及地方政府對防沙治沙、生態修複、鄉村振興以及繭絲綢產業發展有一係列的補貼和優惠政策。

·生態需求迫切:土地沙化是嚴峻的全球性環境問題,中國仍有大量沙化土地亟待治理,科爾沁沙地治理亟需既有效又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產業升級機遇:中國作為絲綢之鄉,蠶絲原料需求穩定且高端化。傳統桑蠶柞蠶養殖受限於土地和勞動力成本,蒿柳養蠶提供了新的原料來源和產業模式,差異化競爭優勢明顯。

1.2市場分析

·蠶絲市場:全球天然絲綢市場持續增長,高端紡織品、化妝品蠶絲蛋白)、醫療用品等領域需求旺盛。柞蠶絲以其獨特的質感和特性,在市場上價格高於普通家蠶絲,柞蠶絲作為書法用紙原料2000萬噸,出口東南亞達80萬噸。

·生態價值市場:碳彙交易、生態補償機製日益成熟,項目產生的碳彙指標和生態效益未來可轉化為直接經濟收益。

·副產品市場:蒿柳枝條可作為生物質能源、編織材料籮筐、工藝品);還可作為牛羊魚的蛋白飼料。蠶蛹是高蛋白食品和飼料添加劑,市場需求量大。

二、項目內容與規模

2.1項目地點選擇

建議選擇我國北方或西北地區沙化問題顯著、光照充足、有一定水源保障如地下水、滴灌條件)的地區,例如:內蒙古、新疆、甘肅、寧夏等地的適宜區域。

2.2項目規模分階段實施)

·第一期12年):示範建設期

·蒿柳種植:種植5000畝蒿柳,建立節水灌溉係統、防護林帶。

·蠶種培育:建設小型柞蠶育種基地和養殖試驗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基礎設施:建設管理用房、簡易倉庫、保溫庫、冷藏庫。


最新小说: 心動8: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手握神豪係統儘收全球產業 倒計時90天,挑戰33條巨物 長生仙途:道不及沙 滅門後,我靠殺神係統殺穿仇敵 俠女闖江湖,遇上冷麵莊主 龍虎老天師,鎮壓人間三千年! 綜影視之流殤 文娛帝國 羞!港城大美人被京圈太子抱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