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灑在房間裡,我伸了個懶腰,從床上爬起來。簡單洗漱後,我穿上運動裝,準備去跑步。
我沿著小區的道路慢跑,感受著清晨的清新空氣和微風拂麵的舒適。兩圈下來,我微微出汗,但感覺身體充滿了活力。
跑完步回到家,我稍作休息,然後坐在書桌前開始寫作。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已經到了11點多。
就在這時,手機突然響起,是王秘書長發來的消息。他說昨天約好了中午一起吃飯,並發來了一個位置。我看了一下,原來是南門涮肉,這可是北京比較高端的餐廳呢。
我笑著回複道:“哈哈,昨天我還以為你是在開玩笑呢。”然後查看微信,果然收到了他發來的位置信息。
我們騎著電動自行車,穿梭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路上的行人摩肩接踵,車輛川流不息,仿佛整個城市都被節日的氛圍所籠罩。或許是因為雙節將至,交通管製異常嚴格,使得原本就擁擠的道路變得更加難以通行。
由於騎車帶人這種行為是明確被禁止的,所以我們在整個行程中都保持著高度的警覺和謹慎。每一次看到有po出現在視線範圍內,我們都會毫不猶豫地迅速下車,避免引起他們的注意。
為了確保不被發現,我們采取了一種交替騎行和跑步的策略。騎一段距離後,我們會停下來,改為步行或小跑一段路,然後再重新騎上車繼續前行。這樣一來,即使遇到警察,我們也可以及時做出反應,不至於直接將車騎到他們麵前而被當場攔下。
一路上,我們目睹了許多警察在執行交通法規,他們對違規行為毫不留情。不少電動自行車因為載人或者其他違規行為被攔下,車主們隻能無奈地接受處罰。這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同時也慶幸自己采取了一些措施來避免被查到。
經過漫長而艱辛的騎行,我們終於抵達了目的地——餐廳。然而,當我們推開餐廳的大門,踏入其中的一刹那,眼前的景象卻讓我們瞠目結舌。
餐廳裡人頭攢動,摩肩接踵,人們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仿佛沙丁魚被塞進了罐頭裡一般。喧囂聲、嘈雜聲交織在一起,震耳欲聾,讓人幾乎無法聽清彼此的對話。
儘管人潮洶湧,但仔細觀察那些正在點菜的顧客,我們卻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他們所點的菜量都相對較小。有些人隻點了一份簡單的沙拉或湯,有些人則選擇了小巧精致的點心或小吃。這種點菜方式與餐廳裡擁擠的人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人不禁感到有些詫異。
王秘微笑著對大家說:“人太多,這個包間是昨天訂的。要是今天早上訂肯定沒有!”
然後,我轉頭看向剛剛起床的榮明兄,關切地問道:“昨天打牌到幾點?還沒完全清醒吧?”
榮明揉了揉眼睛,打了個哈欠,回答道:“嗯,十二點多我確實還有點困,也不是特彆餓。”
我理解地點點頭,接著說:“那這樣吧,我們先點一些菜,看看夠不夠吃,如果不夠的話,我們再加點兒。”大家紛紛表示讚同。於是,榮明拿起菜單,仔細研究起來。
“我覺得我們可以先來幾份肉,畢竟肉比較有飽腹感。”我提議道,“再來幾個青菜,營養均衡嘛。”大家都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於是我們點了幾份招牌烤肉和一些新鮮的青菜。
點完菜後,我把菜單遞給服務員,微笑著說:“先上這些吧,不夠的話我們再點。”服務員接過菜單,禮貌地回應道:“好的,先生,馬上為您安排。”
首先端上來的是一個鴛鴦鍋,一半是清湯,一半是辣湯。不過,真正的京都人吃涮肉時,通常隻會選擇清湯鍋。畢竟,在北京,涮肉可是一道極具特色的美食。
那火鍋裡翻滾的清湯,看似平淡無奇,實則是涮肉的靈魂所在。這清湯是用老母雞、豬大骨等食材精心熬製而成,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將牛肉片放入鍋中,隻需輕輕一涮,牛肉瞬間變得鮮嫩多汁,仿佛在向人們展示它的鮮美。
再蘸上麻醬調料,那濃鬱的香氣瞬間在口中散開,與牛肉的鮮美相互交融,讓人回味無窮。在這熱氣騰騰的氛圍中,大家一邊涮著肉,一邊開心地聊著天。笑聲、談話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獨特的交響樂。
這正是北京涮肉的魅力所在啊!它的美味自不必說,那鮮嫩的羊肉、爽脆的蔬菜,在滾燙的銅鍋裡涮煮後,蘸上麻醬調料,一口下去,香氣四溢,讓人回味無窮。
然而,北京涮肉的魅力遠不止於此。當人們圍坐在熱氣騰騰的銅鍋旁時,一種熱鬨而歡樂的氛圍便彌漫開來。大家一邊涮著肉,一邊談笑風生,分享著彼此的生活點滴、趣事見聞。這種親密無間的交流,讓每個人都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舒適。
在這裡,沒有拘束,沒有隔閡,隻有朋友間的真誠與歡笑。大家共同品味著美食,感受著彼此的陪伴,這種簡單而純粹的快樂,是其他美食所無法比擬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牛肉被放置在辣椒旁邊,這是因為榮明喜歡吃辣椒,而且他對羊肉有著特殊的飲食習慣——完全不吃。說來也巧,我們的老大同樣對羊肉敬而遠之。就在這時,我隨口插了一句:“哈哈,榮明和領導都不吃羊肉,這可真是高度一致啊!”榮明隨即回應道:“是啊,我從小就不吃羊肉,這個習慣一直保留到現在呢。”
這個特彆的習慣確實有些與眾不同,但也正因為如此,榮明能夠毫無顧忌地儘情品味牛肉的鮮美滋味。而我們的老大也不吃羊肉,這無疑是一種奇妙的巧合。
由於大家都在同一個單位工作,所以話題自然離不開單位裡的事情。有人提起了去年的年會,那可是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場合。當時來了一位副秘書長,還是位女士呢,她原本是在其他協會工作的。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場年會竟然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會後不久,這位女副秘書長的嫂子竟然找上門來,二話不說就把她給開除了!這可真是讓人瞠目結舌啊!這個事情一下子就傳遍了整個單位,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笑話吧。
在我們的交流過程中,有人提醒說,其實協會裡可能還隱藏著三個“雷”呢。第一個“雷”就是周生成負責的森林康養項目,聽說這個項目存在一些問題;第二個“雷”是生態原產地,這方麵也有一些不太明確的地方;最後一個“雷”則是協會的公司管理不夠規範,可能會帶來一些潛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