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團結屯徹底變了樣。
糧倉滿了,人心也穩了。
張大兵和李鐵錘沒閒著,帶著張衛國、李強和一幫年輕後生,加固屯牆,整修房屋,規劃開春的耕種。
兩位老英雄的經驗和威望,讓屯民們乾勁十足。
訓練更是成了日常。打穀場成了靶場兼演武場。
張大兵教槍法,從據槍姿勢到呼吸節奏,從風速測算到快速射擊,一絲不苟。
李鐵錘教格鬥,從基礎的馬步衝拳,到凶狠的擒拿摔跤,再到那把大砍刀的劈砍撩刺,招招都是實戰中總結出來的殺招。
“胳膊抬高點!沒吃飯啊?”
“下盤!下盤穩如泰山懂不懂?”
“刺!不是捅!手腕發力!”
“砍!腰勁兒帶起來!彆光用胳膊!”
倆老頭的吼聲成了屯子裡最提神的號子。
張衛國和李強練得渾身酸疼,手上磨出血泡,但眼神越來越亮,身手也肉眼可見地利索起來。
屯裡其他小夥子也跟著練,雖然累,但沒人叫苦。
這年頭,有本事才能活命,才能護住家!
這天練完,張大兵看著累癱在雪地上的孫子,難得地拍了拍他肩膀:
“還行,是塊料。比你爹強太多了,哈哈哈哈哈!”
李鐵錘則摟著李強的脖子,哈哈大笑著:“好小子!有股子虎勁兒!像老子!”
晚上,圍著火爐,張大兵和李鐵錘又講起了當年。
這次說的是抗美援朝。
“…那雪,比這還厚!風跟刀子似的!”
李鐵錘裹緊了棉襖。
“美國佬的飛機,跟下餃子似的往下扔炸彈!老子帶著突擊隊,就靠晚上摸上去!一人一把大刀片子,一捆手榴彈!”
張大兵接口。
“我帶著戰術穿插小組,負責敲掉他們的火力點和軍官。
那會兒的槍不行,天又冷,手指頭凍得跟胡蘿卜似的,拉槍栓都費勁。
可你不打掉他們,衝鋒的兄弟就得成片倒下。”
“記得那次高地爭奪戰不?”
李鐵錘眼睛放光,“你貓在雪窩子裡,一槍把那個揮著小旗指揮的美國軍官撂倒了!
他們那火力立馬就亂了套!老子帶著人一個衝鋒就拿下來了!”
張大兵點點頭:“你衝得也夠猛,帽子都讓子彈掀飛了,頭皮擦掉一塊,血糊糊的還嗷嗷叫往上衝。”
“那算個屁!”李鐵錘一抹光頭,“老子命硬!閻王爺不收!”
張衛國和李強聽得心馳神往,仿佛置身於那冰天雪地、炮火連天的異國戰場。
他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爺爺輩的榮耀和犧牲,是如此沉重而輝煌。
他們一代人打完了不知道多少代人的仗。
用自己的一切換來了今天的和平,這份沉重無人能接住。
“為啥要打?”
張大兵看著兩個聽得入神的孫子,聲音低沉。
“就為了身後千千萬萬個像團結屯這樣的地方,能過上安生日子!不讓戰火燒到家門口!這和平,是拿命換來的!
你們現在守著的,就是這份安寧!誰想破壞它,就得問問咱們手裡的槍,答不答應!”
李鐵錘灌了口酒,重重放下碗。
“對!咱爺們兒流血流汗打下來的太平,誰他媽敢禍害,老子第一個剁了他!”
爐火劈啪,映照著兩位老英雄堅毅的臉龐和年輕人崇敬的眼神。
一種無形的傳承,在這溫暖的屋子裡流淌。
張大兵和李鐵錘剛在屯公所坐穩,那門板“嘎吱”一聲被推開條縫兒。
徐若琴端著個熱氣騰騰的大海碗,裡頭是剛烀好的酸菜白肉,那油膩膩的香味兒直往人鼻子裡鑽。
“爺…爺爺?”
徐若琴瞅著張大兵那身洗得發白的舊軍裝,還有那刀刻似的臉膛,心裡頭直打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