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舊案重提_官場破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官場破局 > 第175章 舊案重提

第175章 舊案重提(1 / 1)

趙曉穎團隊的“迂回調查”策略,像幾股悄無聲息的溪流,看似分散,卻執著地向著同一個窪地滲透。老陳從故紙堆裡翻撿出的關於“昌明實業”早年拿地的疑點,小林通過數據關聯圖譜發現的幾家受益企業間隱秘的“利益共同體”,以及小吳在市井街巷聽到的關於“跑中心”的種種議論,最終都隱隱約約、或明或暗地指向了那個關鍵的節點——清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下屬的“產業發展促進中心”。

這個“促進中心”,儼然成了盤踞在產業扶持資金流向源頭的一隻巨大蜘蛛,無數看不見的絲線從這裡發出,連接著那些胃口被吊起來的企業。然而,如何證明這隻“蜘蛛”不僅效率低下,更是在進行利益輸送和權力尋租?僅憑外圍的線索和合理的懷疑,遠遠不夠。他們需要找到一條能夠撬開堅硬外殼的裂縫,一個能夠穿透重重迷障的突破口。

就在趙曉穎對著白板上那個被重重圈出的“促進中心”凝神思索時,老陳夾著一個布滿灰塵的牛皮紙檔案袋,敲開了她辦公室的門。

“曉穎,有發現。”老陳的神色帶著一絲疲憊,但眼睛裡卻閃爍著發現獵物蹤跡時的光芒。他將檔案袋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拍了拍上麵的灰,“繞了一大圈,差點被這些陳年舊賬給埋了,但還真讓我挖出點東西。”

趙曉穎精神一振,連忙給老陳倒了杯水:“陳老師,辛苦了,快坐下說。找到裂縫了?”

“裂縫不敢說,但至少找到了一塊可能鬆動的磚頭。”老陳喝了口水,指了指檔案袋,“還記得我之前提到過的,‘昌明實業’早年拿地時,那份被刻意采用的、估值最低的評估報告嗎?我順著這條線往下查,想弄清楚當時為什麼不用估值更高的另外兩份報告。這一查,就牽扯出了一樁十年前的舊案——清州市第一農機廠改製暨土地轉讓案。”

“第一農機廠?”趙曉穎在記憶中搜索著這個名字,“好像有點印象,是不是原來在城東那片,後來廠區拆了,建成了現在的‘鼎暉家園’高檔小區?”

“對,就是那裡。”老陳打開檔案袋,抽出幾份泛黃的文件複印件和幾張模糊的老照片,“十年前,市第一農機廠因為經營不善,資不抵債,進行改製。當時的核心資產,就是那塊位於城東、後來被證明極具開發價值的地皮。改製方案是,由一家新成立的‘鼎暉房地產公司’接手農機廠的全部債務和職工安置,同時獲得那塊地皮的使用權。”

趙曉穎點點頭,這種改製模式在當時很常見。

“問題就出在地皮的價值評估和轉讓過程上。”老陳指著其中一份文件,“你看,這是當時市政府批複的改製方案複印件,裡麵明確寫著,地皮評估價值為三千五百萬元,以此作為鼎暉房地產承接債務和安置職工的對價。但是,”他頓了頓,又抽出另外幾份材料,“這是我費了好大勁,從已經散佚的檔案館舊檔裡找到的,當時另外兩家具有一級資質的評估機構出具的評估報告副本,一份評估價是五千八百萬,另一份更是達到了六千兩百萬!”

趙曉穎的眉頭緊緊皺了起來:“差價將近一倍?為什麼最終采用了最低的那份?”

“官方說法是,那份三千五百萬的評估報告,更‘充分考慮’了當時地段的‘實際狀況’和‘開發難度’,以及農機廠遺留的‘潛在負債’。”老陳的語氣帶著嘲諷,“但實際上,根據我當時接觸到的一些零散信息和現在重新找到的線索,這很可能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國有資產流失。”

他繼續展示證據:“你再看看這家‘鼎暉房地產’的底細。注冊成立時間就在農機廠改製方案啟動前三個月,注冊資本一千萬,但實繳資本據說隻有兩百萬,而且其主要股東,是兩個名不見經傳的自然人。以它的實力,根本不可能獨立完成那麼大的項目和承擔那麼多職工的安置。更蹊蹺的是,鼎暉地產在成功拿到地皮後不到一年,就進行了一次股權變更,引進了新的控股股東——你猜是誰?”

趙曉穎看著老陳意味深長的眼神,一個名字脫口而出:“昌明實業?”

“沒錯!就是現在風光無限的‘昌明實業’!”老陳用力一拍桌子,“雖然當時昌明實業還隻是一個中等規模的商貿公司,但它通過這次股權變更,實際控製了鼎暉地產,也就是實際控製了那塊價值遠超三千五百萬的地皮!然後,他們轉手就將地塊的開發權委托給了另一家更有實力的建築公司,自己幾乎空手套白狼,賺取了巨額的差價利潤。而原本應該獲得更合理補償的農機廠下崗職工,很多人的安置費用卻遲遲不能完全到位,引發了不小的風波,隻是後來被壓下去了。”

趙曉穎拿起那些泛黃的文件,仔細地看著上麵的每一個字。雖然年代久遠,很多細節已經模糊,但那份刻意采用的低估值報告、那家臨時成立且資質存疑的項目公司、那場時機巧妙的股權變更、以及最終獲益方與如今產業基金重點扶持企業的重合……這一切串聯起來,勾勒出一條若隱若現的灰色軌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您的意思是,當年操縱第一農機廠土地轉讓,導致國有資產流失的幕後黑手,與現在操控產業扶持基金的人,可能是同一夥?或者,至少存在著某種傳承和關聯?”趙曉穎敏銳地抓住了關鍵。

“極有可能!”老陳肯定地說,“你看,當年在農機廠改製項目中,擔任市工信局當時叫工業局)方麵協調人,並力主采用那份低估值報告的負責人,不是彆人,正是當時工業局的規劃科科長,劉明坤!”

“劉明坤?”趙曉穎覺得這個名字有點耳熟。

“就是現在清州市產業發展促進中心的主任,劉明坤!”老陳揭開了謎底。

辦公室裡頓時安靜下來。窗外的陽光斜射進來,照在那些承載著過往塵埃的文件上,仿佛將十年前的陰影拉到了眼前。

劉明坤!那個看起來總是笑容可掬、辦事“穩妥”、在各類項目評審會上掌握著不小話語權的促進中心一把手!他竟然在十年前,就涉入過可能存在嚴重問題的國有資產轉讓案,並且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如果這一切屬實,那麼他如今坐在這個掌管著數億扶持資金初審大權的位子上,豈不是如同讓一隻狐狸看守雞窩?

“十年了……”趙曉穎喃喃道,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當年的舊案沒有被深究,讓他安然過關,甚至步步高升,坐到了現在這個關鍵位置。這背後,是僥幸,還是有一隻更大的手在一直庇護著他?”

她立刻意識到,“舊案重提”具有重大的戰略價值。首先,這起舊案發生在十年前,時過境遷,當時的涉案人員警惕性可能已經降低,相關資料保管也可能不如現今嚴密,更容易找到突破口。其次,國有資產流失是性質極為嚴重的問題,一旦查實,追訴期長,威懾力巨大,足以對劉明坤及其背後的勢力形成泰山壓頂之勢。最後,如果能夠證明劉明坤在十年前就有嚴重違紀違法行為,那麼他如今在產業扶持基金分配上的任何“異常”操作,都有了合理的解釋和追查的邏輯基礎——這並非偶然失職,而是一以貫之的腐敗行為在新的溫床上的延續和升級!

“陳老師,您這次立了大功!”趙曉穎站起身,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這條線索太重要了!這起舊案,很可能就是我們打開‘促進中心’這個黑箱的鑰匙,甚至是撕開清州更深層利益網絡的一個裂口!”

她迅速做出部署:“老陳,請您繼續深挖這起舊案的所有細節,特彆是找到當年那兩家出具高估值報告的評估機構人員、了解內情的農機廠老領導或財務人員、以及那些對安置不滿的下崗職工。儘可能收集證人證言和書證物證。”

“小林!”她轉向正在電腦前忙碌的技術骨乾,“立即調取所有關於‘第一農機廠改製’、‘鼎暉地產’、‘昌明實業’十年前股權變更的公開報道、網絡痕跡、司法記錄,與老陳找到的線索進行交叉驗證。重點排查劉明坤在工業局規劃科任職期間,與他關係密切的人員和企業,看看能否找到更多關聯。”

“小吳,”她又對負責基層摸排的記者說,“你想辦法接觸一下當年第一農機廠的老職工,尤其是那些曾經為安置問題上訪過的。他們心裡積壓了十年的委屈和憤怒,可能是我們獲取真實情況的重要來源。注意方式方法,保護好他們,也保護好自己。”

團隊成員領命而去,辦公室再次陷入緊張的忙碌中。趙曉穎則獨自坐下,重新梳理著思路。將當前的產業基金調查與十年前的國資流失案聯係起來,無疑極大地拓展了調查的廣度和深度,但也意味著對手可能更加強大、反撲可能更加凶猛。劉明坤隻是一個擺在明麵上的“白手套”嗎?他十年前的操作,是個人行為,還是秉承了更高級彆官員的意誌?那個在背後支持他、讓他安然度過十年並掌握實權的,又會是誰?是工信局的某位領導?還是已經倒台的劉明維副市長殘存的網絡?亦或是……更高層?

她拿起筆,在白板上“產業發展促進中心”和“劉明坤”的旁邊,鄭重地寫下了“第一農機廠改製案十年前)”和“國有資產流失”,然後用線條將它們緊緊連接起來。一條新的、通往迷霧深處的調查路徑,就此清晰地鋪展開來。

曆史的塵埃被拂去,一樁沉寂十年的舊案,因為一場新的反腐風暴,被重新提上了日程。它承載的,不僅是當年的不公與疑雲,更可能關係著當下清州市能否真正刮骨療毒、驅散腐臭陰霾的關鍵。趙曉穎知道,翻舊賬必然會觸動某些人最敏感的神經,但這也是將那些隱藏在時間帷幕後的“狐狸”逼出原形的最有效手段。

一場跨越十年的正邪較量,隨著這起“舊案重提”,悄然拉開了第二幕。而這一次,獵人與獵物的身份,或許將在抽絲剝繭中,經曆一番驚心動魄的轉換。

喜歡官場破局請大家收藏:()官場破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