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第九章凋零星帶,殘火微光
“萬法凋零之帶”。
其名不虛。
當殘破的輪回道域,曆經漫長的虛空漂泊,終於接近那信息道標所指向的星域時,映入林凡通過道域感知)“眼前”的景象,遠比悲鳴之壑更加令人心悸。
這裡沒有完整的星辰,隻有無數破碎的、如同被巨獸啃噬過的世界殘骸,如同垃圾般漂浮在冰冷的虛無中。空間的底色是一種病態的灰敗,仿佛連光線本身都失去了活力,變得黯淡而壓抑。法則的“聲音”在這裡微弱到近乎死寂,取而代之的,是無數細微的、代表著“崩壞”、“衰竭”、“終結”的法則碎片,如同致命的塵埃,彌漫在每一寸虛空。
歸墟的侵蝕在這裡達到了一個驚人的程度。它不再是主動的攻擊或滲透,而是如同一種無法逆轉的“環境背景”。任何進入此地的有序存在,其自身的法則結構都會自發地、緩慢地走向崩解與凋零,如同暴露在強酸中的金屬。
輪回道域那本就殘破的壁壘,在進入這片星帶的瞬間,便發出了更加刺耳的哀鳴。修複進程幾乎停滯,甚至隱隱有倒退的趨勢。道域內部,那株新生的、介於生死之間的嫩芽也蜷縮起來,顯得萎靡不振。
林凡感受著道域承受的巨大壓力,眉頭緊鎖。此地環境之惡劣,遠超預估。那發出集結信號的“火種”們,究竟是如何在此地生存,並建立起所謂“防線”的?
他循著道標指引,操控道域小心翼翼地在這片凋零的墳場中穿行,規避著那些巨大的世界碎片和更加危險的、由紊亂法則形成的“凋零風暴”。
沿途所見,觸目驚心。
他看到了一具龐大無比、堪比星係的古老神魔屍骸,其神性已被徹底磨滅,隻剩下冰冷的、正在緩慢瓦解的骨架,上麵爬滿了由歸墟氣息凝聚而成的詭異苔蘚。
他看到了一方徹底死寂的大千世界外殼,其世界壁壘千瘡百孔,內部一片虛無,連時間都仿佛已經停止,如同一枚被吸乾了所有內容的蛋殼。
他還看到了一些更加詭異的景象——某些世界碎片上,竟然還殘留著一些扭曲的、瘋狂的文明痕跡。它們似乎為了適應這凋零的環境,走上了極其極端的道路,有的將自己改造成了半能量半機械的構造體,有的則與歸墟的低階魔物達成了詭異的共生,變得人不人鬼不鬼。
絕望,是這片星帶唯一的主旋律。
就在林凡懷疑那“火種”信號是否隻是一個早已破滅的幻想時,他的感知邊緣,終於捕捉到了一絲微弱的、卻與周遭凋零環境格格不入的秩序波動!
他精神一振,立刻驅使道域朝著那個方向靠近。
穿過一片由破碎星核構成的危險隕石帶後,前方的景象讓他目光一凝。
那是一片相對“乾淨”的虛空。其中心,並非一個完整的世界,而是由數十塊大小不一、被強行拚接、煉化在一起的世界碎片,共同構成的一個極其簡陋、卻散發著頑強生命力的堡壘!
堡壘外圍,籠罩著一層厚厚的光膜。那光膜並非單一顏色,而是由無數種不同的法則力量——神聖的祈禱文、奧術的符文陣列、科技的力場屏障、甚至是一些古老的圖騰之力——艱難地融合、交織在一起,共同抵禦著外界凋零法則的侵蝕。光膜之上,布滿了修補的痕跡,明滅不定,顯然維持得極為艱難。
堡壘內部,可以感知到多種迥異的氣息混雜在一起。有修煉者吞吐靈氣的波動,有機械運轉的嗡鳴,有神聖的詠唱,也有粗獷的血脈之力在奔騰。它們彼此之間似乎並非完全融洽,但在那層共同的光膜之下,形成了一種脆弱的平衡與共存。
而在堡壘最外圍的一些碎片上,林凡看到了激烈戰鬥留下的痕跡——焦黑的土地,斷裂的兵刃,以及一些正在被光膜力量緩慢淨化的、低階歸墟魔物的殘骸。
這裡,就是信息道標所指的“防線”?一個由諸多不同文明、不同體係的幸存者,在絕望的廢墟中,勉強搭建起來的……最後避難所?
就在林凡的道域被堡壘的偵測係統發現的瞬間——
嗡!
堡壘外圍的光膜驟然亮起,一道道警惕的、帶著敵意與審視的神念,如同探照燈般掃射而來,牢牢鎖定了殘破的輪回道域。同時,堡壘的各個關鍵節點,隱隱有強大的能量開始彙聚,顯然是進入了戒備狀態。
一個蒼老而疲憊,卻又帶著不容置疑威嚴的聲音,透過光膜,直接傳入林凡的感知:
“陌生的域場……報上你的來曆與意圖!”
“此地乃‘殘火堡壘’,不歡迎未經許可的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