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國之公子劉琦
第七十九章都沒閒著
大內。
一個十四五歲的漂亮女孩子在花亭裡展開一張襄陽紙,然後開始繪畫,旁邊一個身穿龍袍的小男孩兒靜靜的看著。
女孩子畫得是一匹馬,雖然筆致還嫩,但輕輕勾勒之間,紙上還是現出那駿騎奔馳如飛的氣勢來。
不過,男孩兒的注意力顯然並沒有在那畫上,他輕輕問道:“壽姐姐,你說,這襄陽紙真的是劉琦所做麼?”
“是啊,”女孩停了筆,在那紙上彈了一下,道,“上午阿娘來宮中看我,送來的此紙,果然不錯。本來這紙名叫公子紙,是劉公子覺得自己年紀太輕,怕難以擔當,所以才要求改名叫襄陽紙的。”
小男孩兒用手撚撚那紙:“果然是好紙,他今年多大了?”
“聽說馬上就要加冠了,二十歲了吧。”
“哦,比朕大九歲,比皇兄大七歲。”
“是啊,還是宗族,魯恭王的後人。”
“劉琦,劉琦……”
“怎麼,陛下對他感興趣?”
“近幾日,好幾位宗族大人都對朕提起過他,讓朕不由不生起好奇之心啊。”
“聽說這是一位奇才,陛下不妨一見。在這亂世,有一個能掌兵的宗族,是陛下的福氣。”
“朕也是這樣想。這一回,他也來了長安,不知道為什麼,王司徒居然沒有讓他進城。”
“陛下想見他麼?如果想,您一句話的事情,王司徒是您的臣子,為什麼要聽他的話?”
“可是,王司徒畢竟是老臣,誅殺董卓,也立下了大功。”
“有功則賞。現在他錄尚書事,主掌當朝。可畢竟你才是天子,您要見一個人,升一個人的官,他沒有權力阻攔吧。”
“嗯,那朕去要求吧。朕都十一歲了,可無論是董太師,還是王司徒,都把朕當成小孩子。漢家天下殘破成這樣,若是當年,朕手中有兵馬,朕的皇兄也就不會死在董卓的手裡。”
“陛下想起了少帝陛下?”
“是啊,一轉眼,哥哥被害都一年了。父皇,母後,皇兄,一轉眼間,整個後宮,就剩下我一個了。”天子黯然的低下頭,坐在一張描金的胡床上。
“陛下,不要傷心了,不論什麼時候,壽兒都會陪在你的身邊的。”
女孩子放下筆,把男孩子擁在懷裡。
時已入夏,可是,這兩個孩子,卻似乎感覺不到什麼溫暖。
因為,他們所擁有的曾經輝煌的國度,正在進入隆冬。
……
司徒府,王允書房。
王允在地上半跪半坐,身子顯得有些懶散,他歲數也不小了,這兩年與董卓鬥智,稍一失神就是萬劫不複的局麵,使他顯得老的極快。同樣,他眼下為三公之首,主掌朝政,操心的事情太多,這麼大的國家,內憂外患,如將漏之船,處處是洞,補,又將如何補起?
可是,上天既然給他這個使命,他就要擔當起來。王允一直認為,這世間最適合擔當這個重任的,隻有他,也隻能是他。
一個中年跪坐於地,輕輕給王允點燃一支寧神的香,然後轉頭問王允:“下官所說的召皇甫嵩回長安之事,大人可考慮了?”
王允搖頭:“不可能。西涼軍眼下群龍無首,還好控製,若皇甫嵩回來,豈不是輕易讓西涼軍完成整合?到時誰能製得他們住?公達,你也是聰明人,我也從來不懷疑你的忠心,畢竟我們都是從討董卓之戰中一步步走過來的,你還曾入獄,雖然我多方開解,最終逃離囹圄,但是心中肯定還是有了陰影。你對彆人太重視了,卻忽視了我們自己的力量。我有並州軍兩萬,有南、北軍三萬,有叟兵八千,有三輔郡國兵兩萬,有長安堅城。西涼軍號稱十萬,但與孫堅交鋒時折損一萬,與劉琦交鋒時折損一萬,在北麵蕭關皇甫嵩處防備鮮卑胡人兩萬,在西麵槐裡防備韓遂馬騰的樊稠軍一萬,長安城中一萬餘,在陝縣總共不足四萬兵馬。此時正是解決西涼人的大好時機。本來我想讓劉琦助我,哪知這個小子不曉事,居然為西涼軍開脫。哼,現在我不用他,照樣有實力對付他!”
荀攸吃了一驚:“哪裡還有力量?除非,除非……大人,您不會是打算著用羌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