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國之公子劉琦
第八十四章大師兄,彆嚇我
“如此之話,師兄覺得有人信麼?”我偏著頭問荀攸。
荀攸上下打量著我,半日忽然笑道:“昨日我還不信,但今日看到三師弟,我忽然間就信了。”
我苦著臉道:“大師兄彆害我好不好。我隻是一名從事中郎,莫說是西涼軍,就算是任何一支普通的軍隊,也不可能服從我。這分明是西涼軍有意害我。”
荀攸搖頭道:“若是西涼軍有意害你,你為何不與並州軍共同對付西涼軍,反而與西涼軍勾勾搭搭,不清不白?”
我正色道:“大師兄,西涼軍的戰力,想來您也知道,當今天下,怎還能經得起一場大亂?若是不進行安撫,西涼軍縱軍攻城,誰能抵擋?不是我小看長安城的這些人,包括呂布和王司徒在內,長安城沒有一個人能看清世事,他們都過於自大,把自己瞧得特也的高了。”
“哦?想不到師弟是一個能看清世事的人,那麼你說說,方今之事,當如何來解決?”
“董卓已死,大亂初定,解決西涼軍之事,無非三種途徑。”
“哪三種?”
“一撫,二分,三平。一撫是為安撫,長安城若嬰兒,西涼軍若豺狼,呂布整日叫囂殺掉西涼人,簡直一個粉嫩的嬰兒手拿木刀挑逗豺狼,孰不知那豺狼隻一撲身,就能讓他化為飛灰。呂布一人雖勇,能擋得十萬西涼精兵麼?二分是為分化,西涼軍人馬雖多,但董卓死後,統屬不一,已成幾股勢力,若以朝庭的名義,對之加以分化利用,而西涼軍人數再多,也不足以成事;三平是對於其中頑固勢力,或打散編入其它軍伍,或就地解散解甲歸田,或明升暗降異地安置,有此三策,則西涼軍不足畏。”
“想不到,三師弟對西涼軍之事如此成竹於胸。可是三師弟對自己的處境,怎麼卻半點也不知情呢?”
“自己的處境?我自己的處境又如何?”
“三師弟可知,王司徒早就準備對你動手了。”
“不會吧。”
“荀攸豈是無事生非之人?”
“小弟不是這個意思,小弟的意思是,王司徒曾說三日後升堂問蔡邕的案子,難不成,他還敢對小弟有什麼舉動不成?”
“賢弟你比董卓如何?”
“這個,好象沒有辦法比吧。”
“董卓尚死於王允之手,何況是賢弟你?他若對付你,你靠什麼來反抗他?就憑你這五千孤軍?我不信,你真得能調來西涼軍幫你攻打長安城。更何況,三日後,你要到長安城中去,他若除你,豈不是甕中捉鱉,易如反掌一般?”
我大吃一驚:“王司徒竟有此意?”
“你以為王司徒可是心慈麵軟之人?”
我搖搖頭:“王司徒是將將之人,殺伐果斷,頗有手段,非一般人可比。”
“聽為兄一句勸,領兵回你的荊州,長安這裡,不是你能來的地方。好了,話儘於此,天也晚了,再不回城,城門關了,我就進不去了。”
“師兄何必著急走,你我兄弟雖是初見,但卻有緣,相見恨晚。來人,準備酒宴!”我吩咐著,卻拉住了荀攸的袖子。荀攸是個人文,哪裡拉得過我,當下一笑:“既如此,叨擾了。”
“師兄說這話見外了不是?你啊,和二師一點都不象。”
“你說王粲?”
“嗯。”
“一狂夫爾,真不知師尊怎麼想的,居然把他收錄在門下。”
聽著大師兄毫不留情麵的批評二師啊,我覺得這位大師兄真不象是老師的弟子。
不過,人家沒有任何關係的人見到三國著名人物,還要想方設法進行招攬呢,何況是我的同門師兄。當然更要費心思贏得他的好感了,至於讓人家倒頭便拜,算了,我拜他是正當應分,他拜我?笑話。彆看人家官不大,人家可是刺董的義士,天下聞名的大英雄,無論在哪裡,都是了不起的人物,若不是曆史上因為李傕郭汜的起兵叛亂,攻破長安,他不得不逃往荊州,說不定能謀個大大的官職呢。
一時間,酒宴齊備。兩人入席,我也沒有請人陪酒,隻是自己把盞相勸。席間氣氛放鬆了些,我問他,王允其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