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國之公子劉琦
第百零九章迎刃而解
出身於荊州的人,沒有一個不會水的,王威的水性猶其好。他一直遊到河的對岸才冒出頭來,這裡已經在下遊十幾裡的地方了。全身上下,幾乎是沒有一處地方不痛的,半是疲憊,半是傷痛。
但更痛的是心。
這一次的交鋒是徹底的失敗了。
而他,卻還不知道那可怕的刀手是誰。
而他們,又是如何發現自己的伏擊,並且成功的組織的反伏擊。
但是有一點王威是明白的,眼下的長安,對他來說已經很危險了。因為對方知道他是什麼人,並且在處心積慮的對付他。
孤軍作戰已經不行了。他必須到魏延軍中休整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裡,外麵的一切都是危險的。
王威並不知道,他這樣拚死冒險采取極端借施也不能扭轉的被動局麵,很快就會完全的改變過來,一個月後,他回想這次的刺殺,心中隻餘後悔。
在朝庭大勢麵前,幾把小小的環首刀是很好笑的,甚至,就連舌燦蓮花的毛介的一切舉動也是很好笑的。
一切,隻因為父親劉表的一個決定。
為了保護我的名聲,他決定長安一行。
九月二十日,父親召來了蔡瑁和張允,研究向張家退婚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蔡瑁的姑姑是張溫的妻子,蔡瑁是張家當代家主張慕的嫡親表兄,而張允則是張家當代家主張慕的嫡親族侄,張允的祖父與張溫是親兄弟。請這兩個人,就是想用親戚的關係把事情處理開。
經過商議,卻是蔡瑁提出了解決之道--
天子賜婚,蔡邕之女,僅這兩點,長安那邊就不能抗拒,也不能做出悔婚的舉動來。而張家,雖然張溫已逝,但若退婚,也會令張家顏麵無存,同樣會損及使君父子的名聲。解決之道很簡單,蔡瑁提出,可以張溫那個十五歲的孫女嫁給我十一歲的弟弟劉琮。
蔡瑁笑道:“一邊是我的姑姑的孫女,一邊是我嫡親的堂妹,傷了哪個都不合適,這話也就是我來說,這樣解決,其實是最好的辦法了。張家我去說,保證能說通的。”
父親連連點頭:“一切有勞德珪了。”
父親做出了讓步,張家也並沒有丟掉麵子。
甚至,因為張家旁枝張羨的存在而受到一定程度壓製的南陽張氏借著這個機會,有了重新進入荊州政壇的機會。
蔡瑁一說,事情就這樣解決了。
九月二十五日,父親親自前往長安。
這是大漢兩年多來的第一次。
一個主掌一州之地的刺史,一個擁兵近十萬的一方霸主,親自到長安來表示臣伏。
這在長安城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這是一波巨大的浪潮,這是一個足已扭轉天下的浪潮。
長安城中,關於宗室領兵是否合適的討論,一下子就消失了,人們見到的是,天子的政令終於超出了三輔的範圍,達到了荊州。
天下的目光都集中向這裡,人們不知道,這會給天下的帶來怎樣的影響。
而在父親的隊伍前麵,是五百名披紅的士兵,抬著各色紅綢包裹的彩禮,一路上敲鑼打鼓,熱鬨非凡。於是,關於我拒婚的謠言不攻自破,關於我不尊重天子,戲弄蔡家的傳言無影無蹤。相反,小天子漲紅著小臉在朝堂上公開說:“劉表父子皆是忠臣,天下臣工,若能有一半如劉表父子一樣,何愁天下不定,社稷不安?”
夠了,這一句話,所有的異動都停下來了。
無論想要取得更多朝庭權利的西涼派係,還是一心推倒武人的士人集團,無論是心懷報複的蔡係士人,還是混水摸魚的各地方勢力代表,都在緊張的望著這頭從荊州來的巨象一腳踏上長安這個小小的棋局。
這種影響力,是我十年之內無法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