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國之公子劉琦
第二三九章關中攻略
曹操笑道:“本初,我聽說,軍中不少人都想退兵?”
袁紹歎了口氣:“不錯,連田豐適才都在勸我退兵。”
“本初自然是拒絕了?”
“當然。”
“以操看來,本初也會拒絕。田豐大才,可惜目光看得還是不夠遠。他隻看到冀州一地,看到本初一軍,卻看不到天下。眼下我軍雖然失利,但根基未損,本初所統中軍實力還在,與劉琦可堪一戰。而且,通過征戰,我軍已然探明情勢,明了劉琦的部署:眼下,劉琦是集數州人馬於兗州,為了與本初交戰,他把司州、關中的軍馬都抽調過來,這才形成對本初的優勢兵力,接連取勝。可是正因如此,使他的另外兩條戰線現出空虛之象。在司州,呂布與孫策連戰連勝,在江東號為無敵的小霸王,卻被呂布這個飛將軍所製,接連敗退。若本初退兵,則劉琦可儘此兗州之兵攻擊呂布,本初不退,呂布則可繼續進攻,進逼雒陽,劉琦兩線做戰,情勢並不比我軍更強。此時,如果關中出兵,破武關直搗襄陽,則劉琦軍馬必亂,此戰大局可定。”
袁紹原本不想退兵,主要是不信自己會失敗,更不想這樣灰溜溜的退回河北,並沒有想到這麼遠的事情,此時聽曹操說起,自然不肯自暴其短,拍拍曹操的肩頭笑道:“營中諸人,目光短淺,深失我望,唯有孟德所想,與我相同。隻是這出使之事--”
“操已有人選。”
“誰?”
“我帳下謀士荀攸,可擔此任。”
“好,你去安排。若得韓遂相助,破劉琦必矣。”
西涼是個窮地方,又百年戰亂民不聊生,羌人漢人矛盾重重,富人窮人重重矛盾,打出腦漿子般讓人一刻不得安寧。百年來,漢人與羌人的戰爭連綿不絕,一天也沒有停止過,在這種情況下,整個西涼都被打成了一荒地,農夫流離失所,田地荒成草野,天下中央的關中地區,也成了邊陲之地,時被胡族鐵騎侵擾。西涼羌人叛亂,一直是東漢的主要邊患,甚至有種說法,東漢所以衰敗,正是因為連年不斷的征討西涼反叛,消耗了巨額的人力、物力、財力,使得朝庭空虛,經不起災難,所以才造成黃巾四起,天下紛崩的局麵。
韓遂在西涼有名望,西涼人造反的時侯,他開始沒有參加,是被強行擁代為頭領的。可是之後不久,他就覺得當頭領也不錯,於是他乾脆三下五除二,把其餘的邊章、李文侯等幾位頭領給弄倒了,自己當了唯一的頭領。
韓遂手段高,本領強,頗得西羌人和西疆漢人之心。他謀略強,在他的領導下,造反的西涼人戰鬥力水平上了一個新台階,部眾達到十幾萬,直接攻城略地,進兵包圍隴西郡,殺掉了率領六郡之兵前來攻打的涼州刺史耿鄙和漢陽太守傅燮,招降了隴西太守李相如,成功勾引的耿鄙手下軍司馬馬騰投降,兩人結為義姓兄弟,從此在西涼並稱,名動一時。
人都想往上爬,得到更大的權力,占據更好的地盤,何況這兩個人手中有兵有馬,實力強壯。不過他們開始被董卓打敗,歸順董卓,後來又被我和呂布擊退,可是自從長安大亂,皇甫嵩因為山崩去職後又病死之後,就與董承勾結在一處。董承與張繡交戰時,他們也出了不少的力氣,董承讓他們駐軍在扶風,緊依長安城。可是人都是得寸進尺,有一想二,到了扶風,就想長安。他們發現,天子和百官去了襄陽,張濟張繡等人去了司州,這關中隻餘董承自己,實力明顯比他們要弱了,於是下了手,借設宴之機,把董承騙出城,然後大搖大擺進了長安。
董承是一心想要奪權,也曾自許為天下英傑,可是他的本事,都是在朝堂之上的,弄點詭計,使個絆子,給彆人後背上紮刀子,這是拿手的,可是讓他獨掌大權,卻簡直與白癡無二。遇上了韓遂、馬騰這兩個在西疆摸爬滾打死人堆中鑽出來的人物,無論是計略是謀劃,都是相差極遠。等到失去權柄被逐離長安,這才追悔莫及,痛不欲生,卻又無可奈何。
得到韓遂破長安的消息,我也是大吃了一驚。一是想不到韓遂和馬騰這麼早就下手,二是想不到董承這麼無能,居然這麼快就失敗了。怪不得他得衣帶詔搞曹操的時侯,找了一堆人,簽下讓人可以當成證據的盟約之後,就整天等著天上掉下塊石頭把曹操砸死,結果曹操沒被石頭砸死,他卻給手下出賣,混丟了腦袋。
原來,董承在長安,我還放點心,雖然他有野心,但是他的野心很小,一個長安足夠他用得了。但是現在的韓遂和馬騰,都是雄獅猛虎,其誌不小,如果他們起兵東下,將是天下這盤棋局中最大的一個變數。
我眼下全部兵力都在兗州,根本就無力阻擋他們,想必呂布那邊也是一樣。他們攻河東,呂布就得退兵,他們攻函穀關或者武關,我就得狠吸兩口涼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好在我的情報係統很強大,比曹操和袁紹那邊早得知兩三天。這為我贏得了勝機。
我召集手下們商議對策。
眼下我手下是人才濟濟,全部集中在兗州這片地方來了。
與袁紹的這幾仗,我軍表麵上出動的人馬不多,勝得也很容易,可是實際上,我軍當真是用儘了全部的力量,使出了渾身的解數,這才取得了勝利。袁紹的本事不大,但名望大,手下的兵馬的戰鬥力,在全國也是數一數二的。名動天下的公孫瓚都敗亡於他手,可見一斑。再加上,他眼下還有曹操和胡族騎兵,實力其實尚在我軍之上。若不是曹操隻用半力,胡族各懷異心,袁紹戰線拉得過長,本身卻又剛愎自用,才中了我軍之計,被各個擊破。若是這許多人馬都由曹操指揮,這一仗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會議召開,我軍幾大謀士到是各抒已見,誰也不怯場。
劉曄道:“韓遂馬騰二人,出身西羌,為害關中,是兩頭惡狼,朝庭早晚也要征討他們。不過,眼下卻非其時,我主張安撫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