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淵探索者號”調整航向,緩緩駛至聲呐探測到的巨大幾何體結構正上方海域。海麵之下,是超越馬裡亞納海溝最深點的、連最先進的探測器都罕有觸及的絕對深淵。船隻本身的燈光在這片亙古黑暗中顯得微不足道,如同螢火試圖照亮宇宙。
更多的探測手段被投入水中。多波束測深儀、側掃聲呐、以及特製的低頻率共振掃描器,從不同角度勾勒著下方那沉默巨物的輪廓。數據傳回,在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逐漸構建出一個令人窒息的模型。
那是一個規模難以想象的、大致呈圓盤狀的巨大結構,直徑粗略估計超過五十公裡,靜靜臥在近乎萬米深的海床之上。其表麵並非平滑,而是布滿了錯綜複雜、如同城市街道般規整的溝壑、隆起和無數個大小不一的、深不見底的圓形孔洞。結構邊緣與周圍的海床地質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材質特性,絕非自然造物。更令人心悸的是,整個結構散發著一股微弱卻恒定存在的能量場,與“荊棘齒輪”金屬片和林晚的頻率標識同源,但更加古老、更加深沉。
“這……這簡直是一座沉沒的城市……或者說,一個……巨型的機器?”一位海洋地質學家看著屏幕,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顫抖。
沈墨池快速分析著能量場數據,眼神銳利:“能量流動有規律,不是死物。它處於一種……極低功耗的‘待機’狀態。我們的到來,還有林晚的頻率,可能正在‘喚醒’它。”
與此同時,在專門為此次行動設立的、高度屏蔽的醫療艙內,林晚的狀態發生了變化。她並未感到不適,反而陷入了一種奇異的、平靜的出神狀態。她坐在床上,目光沒有焦點,仿佛在聆聽著什麼遙遠的聲音。
腦波監測顯示,她的“共情諧振子”特征正以一種緩慢但穩定的速率增強,與下方巨型結構的能量場波動契合度越來越高。她甚至開始無意識地、用指尖在床單上勾勒出一些簡單而重複的線條——經過比對,與那巨型結構表麵某些溝壑的圖案局部,存在驚人的相似性。
“她在……無意識地進行信息接收和複現。”隨船心理專家觀察後得出結論,“下方的結構,似乎在通過這種共鳴,向她傳遞著某種信息。但她自身無法主動理解,隻能本能地模仿。”
陸延昭站在醫療艙外,透過觀察窗看著裡麵的林晚。他能感覺到,自己體內那個沉寂的“標記”也受到了下方能量場的牽引,微微發熱,但遠不如林晚的反應強烈。這讓他更加確信,林晚是這一切的關鍵,也是最脆弱的一環。
麵對這超乎想象的發現,行動計劃必須調整。常規的rov遙控水下機器人)在這種規模的結構和能量場乾擾下,作用有限。必須派遣載人深潛器“海淵號”進行抵近偵察。
“風險極高。”船長指著海圖,“深度、壓力、未知結構、能量乾擾,以及可能存在的防禦機製……任何一點意外都將是致命的。”
“但沒有選擇。”陸延昭語氣平靜,“我們必須知道下麵是什麼,它和林晚的聯係,以及‘荊棘齒輪’引導我們至此的真正目的。”
深潛組成員由最富經驗的潛航員、一名熟悉異常能量環境的工程師以及陸延昭本人組成。沈墨池則坐鎮母船指揮中心,負責全局監控、數據分析和與深潛器的通訊保障——儘管所有人都知道,一旦下潛超過一定深度,通訊很可能中斷。
“海淵號”被吊放至海麵,如同一顆即將墜入永恒黑夜的銀色水滴。陸延昭最後檢查了一遍“潛影”腕帶和隨身裝備,向沈墨池點了點頭,彎腰鑽入了那僅能容納三人的耐壓艙。
艙門密封,外部照明開啟。“海淵號”開始下潛。透過厚厚的舷窗,外界的光線迅速被海水吸收,從蔚藍變為深藍,再到墨黑,最終隻剩下深潛器自身燈光所能照亮的、有限範圍內的翻滾的浮遊生物和冰冷的海水。
下潛過程寂靜而壓抑。深度計的數字不斷跳動,壓力表讀數持續攀升。通訊頻道裡隻有潛航員與母船之間簡短的、關於深度、壓力和設備狀態的確認聲。
隨著深度增加,舷窗外開始出現一些奇異的、自身發出微弱生物熒光的深海生物,它們被深潛器的燈光吸引,如同幽靈般在黑暗中遊弋。
當下潛至約八千米深度時,深潛器的外部燈光終於觸及了那巨大結構的邊緣。近距離觀看,更覺其宏偉與非人。那金屬或類似金屬)的表麵呈現出一種啞光的暗色,布滿了幾何形的紋路,歲月的痕跡和海水的侵蝕在其上留下了斑駁,卻無法掩蓋其本身的精密與……“人造”感。
“檢測到引導信號。”工程師報告,“能量特征與林晚小姐的頻率標識完全一致。信號源……來自結構中心區域。”
遵循著那無形的引導,“海淵號”如同被線牽引著,沿著結構表麵那寬闊的“溝壑”緩緩向中心區域航行。兩側是高達數百米的、布滿孔洞的“牆壁”,寂靜無聲,卻帶給人巨大的心理壓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終於,他們抵達了中心區域。那裡並非預想中的控製塔或類似建築,而是一個巨大的、凹陷下去的圓形廣場。廣場中央,是一個相對較小的、散發著柔和藍色光芒的圓形平台。平台表麵光滑如鏡,中心位置,有一個與陸延昭手中金屬片形狀完全契合的凹陷。
而就在平台旁邊,靜靜地躺著一具……穿著古老樣式潛水裝備的骸骨。骸骨早已被時間和壓力化作化石,但其姿態,卻像是耗儘最後一絲生命,想要觸摸那個平台。
“海淵號”懸停在平台上方。所有人都明白,那個凹陷,就是“鑰匙孔”。
陸延昭看著手中的金屬片,它此刻正散發著與下方平台同頻的、溫和的共鳴。
是插入它,開啟可能通往真相的“門扉”,還是就此撤離,將這秘密永埋深淵?
就在他權衡之際,深潛器內的警報突然尖銳響起!
“檢測到高速水下物體接近!多個信號!從……從那些孔洞裡出來的!”潛航員的聲音帶著一絲驚惶。
舷窗外,隻見周圍那些巨大的孔洞中,猛地竄出數十條速度快得驚人的、形似巨型鰻魚、但周身覆蓋著暗沉金屬鱗片、眼中閃爍著紅光的生物!它們如同訓練有素的軍隊,瞬間將“海淵號”團團圍住!
章末鉤子:這些金屬鰻魚並沒有立刻發動攻擊,隻是用那冰冷的紅眼鎖定著深潛器,仿佛在評估,或者在……等待指令。與此同時,下方那個藍色平台的光芒驟然增強,平台上那個鑰匙孔狀的凹陷,散發出的吸引力變得更加強烈!陸延昭手中的金屬片甚至開始微微震動,仿佛迫不及待地想要回歸其位!是放下“鑰匙”,開啟未知,還是在守衛者的環伺下強行突圍?抉擇的時刻,在萬米深海之下,以最不容回避的方式,到來了。
喜歡白夜蝕痕請大家收藏:()白夜蝕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