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華用自我犧牲換來的通道,短暫而寶貴。陸延昭與沈墨池在迷宮般的金屬廊道中疾奔,身後是逐漸逼近的警報聲和追兵的腳步聲。地圖上標示的緊急避險艙位於“方舟”最底層,一個獨立且防衛森嚴的區域。
每一秒都如同在刀尖上舞蹈。倒計時無情地跳動著:014533。
他們利用楊振華提供的臨時通行權限,突破了數道安全門,但越靠近目標,阻力越大。最後的通道入口,由四名身著外骨骼裝甲、手持重型武器的守衛把守,火力足以封鎖整個通道。
“硬闖不行。”陸延昭迅速判斷局勢,目光掃過通道頂部的通風管道,“沈墨池,聲波乾擾,製造混亂。a組,煙霧彈,掩護!”
沈墨池立刻取出便攜式聲波發生器,調整為特定頻段——並非攻擊性頻率,而是能引起前庭功能障礙和強烈不適感的非致命波段,對準守衛方向啟動。
無形的聲波如同重錘,擊打在守衛的平衡器官上。四人頓時身形搖晃,動作遲滯。
與此同時,煙霧彈滾出,濃密的白色煙霧瞬間彌漫通道。
“走!”陸延昭低喝一聲,小隊借助煙霧掩護,如同幽靈般突進,利用近身格鬥和電擊武器,在守衛恢複前迅速將其製服。
突破最後防線,他們抵達了那扇標誌著最終壁壘的避險艙門。門由厚重的合金鑄造,沒有任何物理鎖孔,隻有一塊生物識彆屏和一個複雜的符號輸入界麵。
時間:011205。
“需要首席的生物特征和密碼。”技術隊員嘗試破解,額頭見汗,“係統有自毀機製,強行突破會觸發鎖死。”
沈墨池上前,仔細觀察那個符號輸入界麵。上麵顯示的,並非常規鍵盤,而是九個不斷緩慢變幻的、由光線構成的古老符號,其中包含了雙蛇沙漏的變體,以及顧永臻筆記中出現過的幾個幾何圖形。
“這是一個動態的象征邏輯鎖。”沈墨池凝神觀察符號變幻的規律,“答案不是固定的字符,而是需要根據當前符號組合所代表的‘理念’,輸入與之對應的、在‘時序會’教義中具有特定意義的符號序列。”
這需要極其深厚的、關於“時序會”核心理念的知識,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沈墨池的目光落在了楊振華給他的那個微型存儲卡上。他迅速將其接入便攜讀取設備,調取“起源之書”的數字殘片。
殘片中,除了艱深的理論,果然有一部分是關於這種象征邏輯鎖的注釋!上麵提到了一個核心原則:“萬物歸環,始於終焉。”
沈墨池的大腦飛速運轉,結合變幻的符號和這句箴言,手指在光屏上快速點選了三個看似毫不相關、卻在“時序會”理念中代表“終結亦是開端”意義的符號。
“嘀——”
一聲輕響,厚重的艙門內部傳來液壓裝置解鎖的聲音,緩緩向一側滑開。
艙門之後,並非想象中堆滿控製台的指揮中心,而是一個極其簡潔、甚至可以說是空曠的圓形房間。房間中央,隻有一個背對著他們的懸浮座椅,麵前是一麵巨大的、顯示著全球網絡狀態和能量流動的全息星圖。
星圖中央,一個紅色的光點正在急劇明亮起來,代表著“牧羊人計劃”的最終指令即將彙聚於此,並發向全球。
倒計時:000317。
座椅緩緩轉了過來。
上麵坐著的,是一個他們絕對意想不到的人。
他穿著簡單的白色研究服,麵容清臒,眼神溫和而深邃,帶著一種看透世事的平靜。他的年紀看起來比傅明遠、顧永臻都要年長許多。
“你們還是找到了這裡。”他開口,聲音蒼老卻異常清晰,帶著一種奇異的磁性,“比我預想的,要快一些。”
陸延昭的槍口瞬間抬起,對準了他。沈墨池也屏住了呼吸。
這個人,他們都認識——或者說,在學術界無人不識。
南宮謹。
享譽全球的理論物理學家、哲學家,諾貝爾獎得主,以研究“意識宇宙”理論而聞名,同時也是……已故的“白夜工程”最初的首席顧問與精神領袖!
二十多年前,官方記錄顯示他因“白夜工程”研究方向爭議而引咎辭職,隨後淡出公眾視野,傳聞他已隱居海外,潛心學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