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城市的軍方醫院,坐落在一片可以望見海灣的山坡上,環境清幽,戒備森嚴。陸延昭的病房在頂層,擁有最好的視野和最完善的醫療監護。他的身體恢複遵循著嚴格的刻度——傷口愈合的程度,神經反應測試的數值,以及每日精神穩定劑遞減的劑量。
相較於肉體的緩慢修複,神經係統的創傷更為棘手。那種對特定頻率和強烈情緒的過度敏感並未完全消失,隻是從之前尖銳的刺痛,轉變為一種持續的、如同背景噪音般的“嗡鳴感”。城市遠處施工的震動、病房外走廊的急促腳步聲、甚至窗外過於刺眼的陽光,都可能引發他短暫的眩暈和意識剝離。
沈墨池幾乎將臨時實驗室搬到了病房隔壁。他根據陸延昭每日的監測數據,不斷微調著安神茶的配方,並著手設計第三代屏蔽裝置的原型——需要更精準的過濾算法,更柔和的能量輸出,以適應陸延昭如今脆弱而敏感的神經。
“像在給一件布滿裂痕的古瓷做修複。”沈墨池在一次例行檢查後,對清醒著的陸延昭說道,語氣是他一貫的平靜,“急不得,隻能一點點來。”
陸延昭靠在床頭,看著窗外翱翔的海鳥,淡淡應了一聲:“嗯。”
那枚在陸延昭掌心發現的、刻有“荊棘齒輪”符號的微型金屬片,成了當前最重要的物理線索。它材質特殊,非金非鐵,表麵光滑異常,幾乎不反射光線,仿佛能吸收周圍的一切。沈墨池動用了所有高精尖的分析設備,試圖解讀其成分、工藝,乃至可能隱藏的微觀信息。
成分分析結果令人困惑——這是一種未被記錄過的合金,其原子排列方式呈現出一種違反常規物理法則的、極其短暫的“有序無序”震蕩狀態。
“這不像地球已知的冶金技術能製造出來的東西。”沈墨池對著通訊線路另一端的材料學專家說道,眉頭緊鎖,“更接近……理論中的某些極端條件下才能形成的‘亞穩態’結構。”
而對其上符號的深度掃描,則揭示了更驚人的事實——那個“荊棘齒輪”圖案,並非簡單的蝕刻,其線條本身是由無數個更微小的、不斷變化的頻率代碼構成,像是一個動態的、活著的標識!
為了應對陸延昭特殊的神經創傷,一位專攻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及極端環境心理生理影響的專家被請來會診。南宮緣,一位年約四十、氣質乾練的女醫生,有著一雙仿佛能看透人心的敏銳眼睛。
她檢查了陸延昭的各項報告,尤其是腦部影像和神經電生理數據。
“你的情況很特殊,陸隊長。”南宮緣的聲音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專業性,“不僅僅是創傷,更像是一種……神經通路的‘重塑’和‘拓荒’。那個‘標記’和後續的強烈共鳴,在你大腦裡開辟了一些……非典型的感知路徑。壓製不是辦法,你需要學會的是‘疏導’與‘共處’。”
她提出了一套結合生物反饋、冥想和特定感官脫敏的訓練方案。“我們需要重新訓練你的大腦,識彆哪些是需要關注的信號,哪些是可以忽略的背景噪音。這個過程可能會有些……不適。”
陸延昭沒有反對。他清楚,要想重返一線,必須克服這個弱點。
關於那個“意外”失蹤的基金會首席顧問——德裡克·索恩博士的調查,也有了初步進展。索恩博士早年曾在多個前沿科技領域發表過驚世駭俗的論文,尤其在“意識場協同效應”方麵,但其理論因過於激進且缺乏實證,逐漸被主流學界邊緣化。隨後,他受聘於那個名為“視界”的基金會,從此淡出公眾視野。
“視界”基金會表麵致力於慈善與意識研究,但其資金流向複雜,與多家高科技企業和離岸空殼公司關係曖昧。更重要的是,技偵部門通過人臉識彆和大數據交叉比對,發現索恩博士在數年前,曾與“普羅米修斯號”上那位已被確認的“指揮家”,在一次不對外公開的高端學術閉門會議上,有過同框記錄!
“兩條線,很可能在更早的時候就產生了交集。”沈墨池將整理好的資料遞給病床上的陸延昭,“‘調律師’並非孤立的瘋狂,其背後可能有一個更加龐大、隱藏更深的網絡在提供支持和理念共鳴。”
康複訓練的日子單調而艱苦。陸延昭需要在南宮緣的引導下,直麵那些曾讓他痛苦不堪的感官刺激,學習在意識的驚濤駭浪中保持一塊“平靜的內核”。過程伴隨著冷汗、心悸和短暫的失控,但他從未放棄。
沈墨池則在數據與金屬片的謎團中繼續深耕。他發現,那金屬片上的動態頻率代碼,似乎與“普羅米修斯號”核心崩潰前最後時刻的能量逸散模式,存在某種反向的鏡像關係。這讓他產生了一個大膽的猜想——“荊棘齒輪”是否掌握著某種……“頻率考古學”的技術?能從崩潰的係統殘餘中,提取出關鍵的信息“化石”?
這天傍晚,陸延昭結束了一輪尤其艱難的訓練,疲憊地靠在沙發上閉目養神。沈墨池坐在他對麵,正在平板電腦上勾勒第三代屏蔽裝置的設計草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夕陽的餘暉將房間染成溫暖的橙色。
陸延昭忽然開口,聲音帶著訓練後的沙啞:“那塊金屬片……像不像一個‘路標’?”
沈墨池抬起頭。
陸延昭依舊閉著眼,仿佛在回憶什麼:“在船上,最後那一刻……感覺不像是他們‘放’了我們一馬。更像是……利用我們引發的崩潰,達成了某種他們自己無法直接完成的目的,然後……留下了這個。”
沈墨池沉默片刻,指尖在平板上輕輕一點:“那麼,這個‘路標’,究竟想指向何處?”
章末鉤子:就在這時,沈墨池的加密終端收到了一條來自國際刑警合作渠道的、標記為“絕密”的簡報。簡報顯示,就在索恩博士失蹤後第四十八小時,一家位於瑞士、同樣與“視界”基金會有資金往來的私人銀行,其地下金庫發生了一起極其詭異的“失竊案”。沒有任何物理闖入痕跡,安保係統日誌一片空白,唯獨丟失了一件客戶寄存物——一個根據內部人員模糊記憶描述的、古老的金色齒輪狀器物,據說上麵……纏繞著荊棘般的花紋。簡報末尾附著一張極其模糊的、似乎是監控錄像截圖放大後的圖片,畫麵中一個戴著寬簷帽、看不清麵容的身影,其抬起的手腕上,隱約反射出一個微小的、熟悉的金屬光澤。“荊棘齒輪”……再次行動了。而這一次,他們的目標,似乎直指更深層的秘密。
喜歡白夜蝕痕請大家收藏:()白夜蝕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