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回到江畔小院,生活似乎再次步入了一種新的節奏,但內裡已然不同。
“仲裁者”的落網,如同在“熵減聯盟”這頭龐然大物身上撕開了一道深可見骨的傷口。在“架構師”和蘇醒後的“深潛者”聯手進行的精密審訊下,大量關於聯盟核心結構、全球據點、資金渠道以及未來計劃的情報被源源不斷地挖掘出來。
方舟麾下的力量如同精確的手術刀,依據這些情報,在全球範圍內發動了一場迅捷而致命的清理行動。數個重要的研究設施被摧毀,多條秘密資金鏈被凍結,多名潛伏在各界的中高層成員被拔除。“聯盟”的勢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創,活動被迫轉入更深、更分散的隱匿狀態。
戰爭的主動權,第一次,明顯地向我們傾斜。
江畔小院也因此變得更加繁忙。這裡成了事實上的指揮中樞,來自全球各地的加密通訊和全息投影會議幾乎日夜不休。我作為團隊的核心成員之一,也開始更深入地參與到這些決策中。我的“穩定場域”不僅在信息對抗中作用顯著,甚至在幾次高層會議因意見激烈衝突而氣氛緊繃時,也能無形地撫平焦躁,讓討論回歸理性。他們看我的眼神,早已從最初的審視,變成了完全的信任與倚重。
方舟變得比以往更加忙碌,但他總會抽出時間,陪我進行更高階的訓練。他開始引導我,不僅僅是“撫平”混亂,而是嘗試去“理解”甚至“引導”那些看似無序的能量和信息流,將它們導向更具建設性的方向。這如同從一名醫生,向著建築師的方向邁進,難度極大,但每一點進步都讓我欣喜若狂。
我們之間的默契,也在這種共同奮鬥中與日俱增。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便能明了彼此的想法。他會在深夜會議結束後,為我端來一杯熱牛奶;我會在他凝神處理複雜模型時,為他披上一件外衣。情感的藤蔓,在戰火與寧靜交織的土壤裡,悄然生長,枝繁葉茂。
然而,平靜之下,潛流暗湧。
“仲裁者”提供的情報中,有一個信息引起了方舟的高度關注。聯盟似乎在傾注巨大資源,秘密進行著一項名為“歸墟”的計劃。關於這個計劃的具體內容,“仲裁者”所知也不詳,隻知道其權限極高,由聯盟最後一位、也是最神秘的創始人“奠基人”直接掌控,並且似乎與某種宇宙尺度的自然現象有關。
“歸墟……”方舟站在星圖前,repeating著這個名字,眉頭微蹙,“這不像他們以往那種控製、馴化的風格。聽起來,更像是……某種終極的湮滅或回歸。”
“奠基人”更是如同一個幽靈,幾乎沒有留下任何可供追蹤的痕跡,仿佛隻存在於聯盟的傳說之中。
“我有一種預感,”方舟轉過身,目光凝重地看向我,“‘歸墟’才是聯盟真正的終極目標。之前的種種,或許都隻是鋪墊或者……副產品。”
就在我們試圖深入調查“歸墟”計劃時,一個意想不到的訪客,到來了。
那是一個傍晚,夕陽將姚江染成一片暖金色。院落的門鈴被輕輕按響。負責外圍警戒的人員沒有預警,意味著來訪者通過了最嚴格的安全識彆。
方舟似乎早有預料,他整理了一下衣襟,對我說道:“走吧,去見一位……老朋友。”
我跟著他來到院門。門外站著一位老者,他穿著樸素的中式褂子,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麵容清臒,眼神溫潤而深邃,仿佛蘊含著無儘的智慧。他手中拄著一根普通的竹杖,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
最讓我震驚的是,我頸間那枚祖父留下的指環,在見到這位老者的瞬間,竟然微微發熱,傳遞出一種類似……共鳴的微弱波動!
老者目光掠過方舟,最終落在我身上,那目光仿佛穿透了時空,看到了很久以前的故人。他微微一笑,聲音平和而悠遠:
“守拙的孫女,都這麼大了……”
他隨即看向方舟,語氣帶著一絲感慨:
“方小子,你找到她了。看來,‘星瀚之約’的時刻,快要到了。”
星瀚之約!
又一個全新的、似乎與“鑰匙”預言同等重要的詞彙,從這位神秘老者的口中,自然而然地說了出來。
方舟對著老者,鄭重地行了一個古禮:
“陳老,您終於肯出山了。”
我看著這位被稱為“陳老”的不速之客,心中充滿了無儘的疑問。他是誰?他認識我的祖父?星瀚之約又是什麼?
直覺告訴我,這位老者的到來,將為我們揭開更深層的真相,也將把我們引向一片更加廣闊而神秘的……星瀚大海。
第二節
陳老被恭敬地請入小院茶室。他舉止從容,仿佛隻是來赴一場老友的茶敘,而非卷入一場關乎世界命運的漩渦。
方舟親自為他斟茶,態度是少見的敬重。
“陳老,家師生前常提起您,說若世間還有一人能通曉‘星瀚之約’的始末,非您莫屬。”
陳老接過茶杯,氤氳的熱氣模糊了他睿智的眉眼。他輕輕吹了口氣,目光再次落在我身上,更準確地說,是落在我頸間的指環上。
“這‘守心環’,還是我當年與你祖父林守拙,還有方小子的師父,三人一同在那‘地方’找到的。”他緩緩開口,聲音帶著歲月的滄桑,“它並非武器,而是一枚信標,也是一份……承諾的見證。”
“地方?承諾?”我忍不住追問。
陳老放下茶杯,眼神變得悠遠,仿佛穿透了時空:“那是一個位於地球與虛空交界處的古老遺跡,我們稱之為——‘觀星台’。”
他開始講述一段塵封的往事。數十年前,他與我的祖父林守拙,以及方舟的師父,三位因各自機緣而接觸到世界背後真相的年輕人,在一次極偶然(或者說,是命運引導)的情況下,發現了“觀星台”。那裡並非人造,更像是某個遠古高等文明留下的觀測站,其中蘊含著超越當時人類理解的知識與信息。
正是在那裡,他們得知了“熵減聯盟”前身組織的真正野心,也窺見了一個更為宏大的宇宙圖景——文明的發展並非孤立,整個宇宙似乎正處於某種緩慢的“熱寂”與“秩序僵化”的雙重危機之中。而地球,因其生命與意識的獨特活躍性,仿佛黑暗中一座小小的、卻可能點燃燎原之火的“燈塔”。
“我們在‘觀星台’立下約定,”陳老的聲音莊重起來,“儘各自所能,守護這片星火,阻止‘熵減’的理念將人類文明拖入死寂的深淵,並探尋那超越危機、通向更廣闊星瀚的可能。這便是……‘星瀚之約’。”
我心中震撼難言。原來祖父的離去、他的研究,背後竟藏著如此波瀾壯闊的緣由!
“那‘鑰匙’的預言……”方舟適時問道。
“預言也源自‘觀星台’。”陳老看向我們兩人,“它預示,當代表‘無限構築’的守護者,與代表‘本源秩序’的傳承者相遇,他們的力量交融,或許能點燃‘觀星台’的核心,獲得應對未來危機的終極啟示,甚至……打開通往新未來的‘鑰匙’。”
無限構築——方舟。
本源秩序——我。
我和方舟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明了與沉重。
“而‘歸墟計劃’……”陳老的神色變得前所未有的凝重,“根據‘仲裁者’透露的隻言片語,結合我多年的研究,我懷疑……‘奠基人’的目的,恐怕不是控製地球,而是想利用某種原理,將整個地球文明……強製‘降維’,封裝成一個永恒的、純粹的‘秩序標本’,以躲避他們所以為的、注定的宇宙熱寂命運!”
強製降維!將整個文明做成標本!
這瘋狂而恐怖的計劃,讓整個茶室的空氣都仿佛凍結了!比起控製、馴化,這才是真正意義上、對整個人類存在形式的徹底毀滅!
“他瘋了!”我脫口而出。
“是極致的恐懼讓他瘋狂。”陳老歎息,“他看到了危機,卻選擇了最極端、最絕望的道路。我們必須阻止他。”
“如何阻止?”方舟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奠基人’和‘歸墟’的核心,我們至今沒有頭緒。”
陳老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我和方舟身上。
“回到一切的起點。”他一字一句地說,“重返‘觀星台’。隻有在那裡,借助‘守心環’的指引和你們二人交融的力量,才有可能啟動真正的‘觀星’儀式,找到‘奠基人’和‘歸墟’的所在,以及……阻止他的方法。”
他站起身,竹杖輕點地麵。
“時間不多了。‘奠基人’的計劃很可能已經進入最後階段。”
方舟也站了起來,眼神銳利如出鞘之劍。
“我們何時出發?”
陳老抬頭,目光仿佛穿透屋頂,望向了無垠的星空:
“明日破曉。”
第三節
破曉時分,姚江籠罩在薄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