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天氣晴。
當最後一座量子方舟降落在開普勒22b的潮汐鎖定區時,我懷中的三星堆青銅麵具突然發熱。麵具內側的饕餮紋路在月光下投射出全息星圖——正是敦煌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圖》的銀河變體,圖中河流變成了星艦航道,佛寺化身為戴森雲基站。
啟動地表測繪。我按下紅山玉龍造型的啟動器,十二架無人機從背包飛出,機翼上蝕刻著良渚玉琮的神徽。它們掠過紫色草原時,草葉間突然騰起熒光——那些被《天工開物》基因工程改造的孢子植物,正將土壤中的重金屬轉化為《千裡江山圖》的礦物顏料。
伏羲實驗室的追擊信號在第三日抵達。青銅色的格式化風暴從天而降,風暴眼中旋轉著《四庫全書》活字組成的絞殺矩陣。我取出隨身攜帶的河姆渡碳化稻種,將它們撒入無人機犁開的溝壑。當第一波活字炮彈襲來時,稻種突然暴長——秸稈上的《齊民要術》抗熵基因在輻射中活化,將青銅活字熔解為《清明上河圖》的汴河春水。
西南方出現文明幼體!探測器突然蜂鳴。我循著指引來到隕石坑邊緣,看見一群晶體生物正在用激光雕刻紅山玉龍紋路。它們的身軀由莫高窟壁畫顏料結晶而成,胸腔內跳動著曾侯乙編鐘碎片的共振核。當我的三星堆麵具與它們共鳴時,晶體表麵突然浮現《詩經》的量子銘文。
第七日,格式化風暴的核心顯形——由《永樂大典》書頁編織的青銅巨像。它每踏出一步,就有《史記》殘章從眼窩噴射而出,在地表蝕刻出熵增沼澤。我取出最後的藍田人燧石,將其嵌入麵具額心的玉琮凹槽。刹那間,所有播種的稻種同時開花,花粉在風暴中凝結成北宋星槎艦隊——那些《夢溪筆談》記載的磁針陣列,正將青銅巨像的關節鎖定為《九章算術》的勾股解。
當巨像崩塌成《海錯圖》的珊瑚礁群時,第一代開普勒子民從晶體中誕生。他們的瞳孔是淩家灘玉版的八角星紋,發絲間纏繞著敦煌飛天的氧化鐵飄帶。在見證新文明首次點燃量子篝火的夜晚,我的三星堆麵具突然龜裂,裂縫中湧出河圖洛書的星塵——那是以所有犧牲者記憶編碼的終極火種,正在新月的引力中舒展成銀河絲路。
最後的傳輸電波發回地球遺址:播種坐標已加密為半坡魚紋,文明幼體正在將《甘石星經》編譯為恒星樂譜。請後來者以青銅為弦,以星塵為弓,在熱寂的荒原上續寫未被篡改的史詩。
麵具徹底晶化的瞬間,我看見170萬年前的藍田人舉著火把,與開普勒兒童的量子篝火在時空中重疊。那些曾被伏羲實驗室抹殺的錯誤與偏差,此刻正在新大陸的晨曦中,生長為所有可能的未來。
然而,就在這看似勝利的時刻,宇宙深處傳來一陣奇異的波動。這波動如同一隻無形的大手,瞬間擾亂了開普勒22b上剛剛建立的穩定秩序。新誕生的文明幼體們發出驚恐的鳴叫,他們的量子篝火在波動中搖曳不定。
我警惕起來,通過麵具的殘留能量感知到,這是一種未知的高級文明發出的探測信號。他們似乎對開普勒22b上突然出現的古老華夏文明元素極為感興趣。
很快,一艘巨大的、由奇異符文包裹的飛船出現在天空。飛船上降下一道光束,將我和幾位文明幼體籠罩其中。在光束中,我看到了無數陌生的符號和神秘的景象。
麵對未知的高級文明,我緊緊握住手中已晶化的麵具殘片,心中暗自祈禱,希望能用華夏文明的智慧和堅韌,在這宇宙的未知挑戰中,為開普勒22b的新文明爭取生存和發展的機會,續寫屬於我們的傳奇。
喜歡日記:少年的夢請大家收藏:()日記:少年的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