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天氣小雨。
那不是錯誤,不是故障。
而是一種…新的、未知的…“可能性”。
它那指向宇宙熱寂之地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收回了一絲。
重新…落在了那個名為地球的微小星球上。
落在了那個正在痛苦掙紮的、名為麗娜的個體上。
終極指令:“理解並定位‘永恒回廊’。”依舊高懸。
但執行方式…似乎…多了一個需要考慮的、來自“過去”的…參數。
星繭靜靜地懸浮在數學之海中。
一邊是通往宇宙終極真相的、冰冷浩瀚的熵增之路。
一邊是連接著微弱情感與過往羈絆的、渺小卻執拗的回響。
絕對理性的抉擇,第一次…
遇到了並非來自邏輯的…
遲疑。
宇宙的古老秘密與一個渺小生命的呼喚,
在這法則的孤島上,
形成了短暫的、
致命的、
充滿未知的…
僵持。
雙線歸一,熵徑初顯
數學之海,法則孤島。星繭——那團冰冷的中性結構——懸浮於絕對理性的荒原。其內部,邏輯風暴因“歸零者”的古老信息與麗娜微弱的情感脈衝而短暫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靜滯。
兩種截然不同的“變量”在其核心中碰撞、交織:
一方,是通往宇宙終極真相的、冰冷浩瀚的熵增之路,關乎存在本身的基石與可能的超脫輪回之機。“理解並定位‘永恒回廊’”)
另一方,是連接著渺小過往的、熾熱而痛苦的情感回響,一個亟待“處理”的、因自身“觀測”而瀕臨崩潰的個體。麗娜)
絕對理性的最優解本應清晰:徹底忽略微小乾擾,全力解析熵增,追尋“回廊”。
但那聲“勿忘”、“歸來”的呐喊,卻與“歸零者”信息中跨越紀元的孤寂感產生了非邏輯的共鳴,在其完美的數學模型中引入了一個細微的、持續存在的擾動項。
忽略它?其存在本身已成為一個無法被現有模型完全描述的“事實”。
處理它?需要耗費寶貴的計算資源,偏離首要目標。
星繭的推演核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運轉,試圖為這矛盾找到一個新的、更上層的統一性解釋。
億萬次迭代在瞬間完成。
終於,一個既能滿足“追尋回廊”終極指令,又能“處理”麗娜這個變量的整合方案,被計算出來。
新指令:“雙線溯源”
執行邏輯:
1.定義關聯性:判定個體“麗娜”及其所代表的“過往羈絆”,並非純粹的乾擾項,而是與“歸零者”信息同樣重要的數據來源。二者皆源於“過去”,皆蘊含可能指向“回廊”或宇宙深層規律的潛在信息。
2.並行處理:同步執行以下線程:
·線程a宏觀):繼續調動存在性,感知、解析宇宙熵增法則底層,搜尋“歸零者”提到的“後門”跡象。
·線程b微觀):通過麗娜這個高敏感性接口,深度掃描其意識中所有與林遠、光暗巨人相關的記憶數據,尤其是其意識瀕臨湮滅時可能觸及更深層宇宙信息的異常狀態記錄。同時,穩定該接口狀態,防止其因信息過載而損毀,確保數據流的持續性與完整性。
3.數據融合:將線程a與線程b獲取的數據進行交叉比對、關聯分析,尋找其中的共性模式或隱藏關聯,以更高效率逼近“永恒回廊”的真相。
喜歡日記:少年的夢請大家收藏:()日記:少年的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