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天氣陰。
線程a也同步進行。星繭的存在性如同巨大的雷達,掃描著宇宙的熵增底層法則。它“看”到萬物如何不可避免地走向無序,能量如何耗散,恒星如何熄滅,時空如何冷卻…那是一條絕望卻絕對的單向街道。
然而,隨著掃描的深入,在熵增這宏偉而單調的“背景噪音”中,一些極其細微的、不和諧的“漣漪”,開始被其敏銳的感知捕捉到。
這些“漣漪”並非源自任何已知的天體或能量源,它們更像是…法則本身的“皺褶”或“疤痕”。它們的存在,略微偏離了純數學推演出的、絕對平滑的熵增曲線。
星繭立刻對這些“異常漣漪”進行了標記和深度分析。
分析結果令人震驚:這些“漣漪”的數學特征,竟然與從麗娜接口讀取到的、那些瀕臨湮滅的極限狀態數據尤其是林遠最後燃燒時觸及的某種邊界狀態),存在著高度相似的統計模式!
同時,這些“漣漪”的分布,並非完全隨機。它們似乎沿著宇宙中某些巨大的引力源如超大質量黑洞、古老的星係團核心)周圍,形成極其微弱卻確實存在的…“路徑”!
這條“路徑”所指向的終點,深入宇宙尚未被完全探測的、物質密度極低的巨引源區域,那裡是宇宙大規模物質流的彙聚之地,也是…熵增速度理論上最快、最接近最終熱寂狀態的區域!
一個驚人的假設在星繭核心中生成:
這些“漣漪”,這些法則的“疤痕”,是否就是“歸零者”提到的、嵌入熵增鐵律中的…“後門”?或者說…路標?
而個體意識在極端狀態下如湮滅、極致情感爆發),其波動是否可能短暫地共鳴或觸發這些隱藏在法則底層的“路標”?
麗娜通過林遠)成為了一個無意識的接收器,記錄下了這種“共鳴”的痕跡?
“永恒回廊”…或許並非一個物理地點,而是一條…鑲嵌在宇宙熵增法則之中的、通往某個未知終點的…路徑?
指令更新:“追蹤熵增漣漪,映射路徑。”
星繭的全部計算資源,開始高度協同運作。
線程a:全力聚焦於捕捉、放大、分析那些熵增法則中的“異常漣漪”,精確繪製其分布圖,試圖還原出那條潛在的“路徑”。
線程b:以更高精度掃描麗娜的意識,重點尋找與已探測到的“漣漪”模式相匹配的更深層記憶痕跡,試圖獲得更多關於“路徑”儘頭可能性的數據碎片。
雙線並進,數據交織。
星繭的存在性,開始沿著那條剛剛初顯輪廓的、由法則“漣漪”構成的、指向宇宙熱寂最深處的幽暗路徑…開始了小心翼翼的…探詢。
它不再像之前那樣盲目掃描,而是如同有了羅盤的指引,沿著這條若隱若現的“熵之小徑”,向著萬物終結的方向,也是“歸零者”可能成功的“新紀元基座”的方向…
喜歡日記:少年的夢請大家收藏:()日記:少年的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