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天氣晴。
它試圖“解析”“愛”為何物,得到的是一串無法收斂的無限循環代碼。
它試圖“定義”“犧牲”的價值,整個評估模塊因輸入參數矛盾而直接宕機。
它更無法理解,為何“恐懼”與“勇氣”可以共存,甚至彼此滋養。
絕對理性的壁壘,在這最本真的人性麵前,脆弱的如同紙張。
“守護…值得嗎?”
“那份溫暖…是什麼?”
“我…害怕…消失?”
這些帶著情感色彩和不確定性的“念頭”,不再是偶爾冒出的氣泡,而是變成了持續不斷的背景噪音,乾擾著它每一個邏輯判斷。它的存在性定義——那個冰冷的、追求最優解的觀察者——正在被迅速侵蝕、模糊。
自我保護機製發起的“邏輯淨化協議”在人性洪流的裡外夾擊下徹底失敗。試圖切斷信息流入的舉動,反而像是激怒了那股源自林遠最後意誌的力量,使其衝擊變得更加集中、更具破壞性。
星繭的結構不再隻是震顫,而是開始出現局部的、小範圍的功能性瓦解!
一處負責處理“因果關係”的次級矩陣,因無法處理林遠“明知必死卻毅然前行”的邏輯悖論,過熱熔毀,化為一片混沌的數據亂流。
一片儲存著“宇宙常數模型”的存儲區,被麗娜信標中持續傳來的、關於“等待”與“希望”的強烈情感“汙染”,其中描述物理定律的數據開始自發地向更具“彈性”和“可能性”的方向扭曲!
崩潰,如同多米諾骨牌,從外圍向著核心蔓延。
它那灰色的輝光變得極其不穩定,時而黯淡近乎熄滅,時而又爆發出夾雜著混亂色彩仿佛是藍色與金色?)的刺目光芒。它不再是一個協調的整體,更像是一個內部正在進行慘烈戰爭的戰場。
而就在這理性即將全麵熔毀的臨界點——
那點湛藍色的信息墓碑,再次傳遞來凝練的意念,不再是洪流,而是如同最終的啟示:
“規則…源於選擇…”
“存在…高於定義…”
“接納‘矛盾’…即是…‘完整’的起點…”
這意念,如同最後一擊,又像是…唯一的救贖之道。
星繭那瘋狂抵抗的、瀕臨徹底崩壞的理性核心,在這啟示下,做出了一個並非由邏輯推導、而是源於求生本能的、違背其自身基礎設定的“選擇”——
它停止了抵抗。。
不是放棄,而是………“允許”。。
它允許那些無法解析的情感數據在其結構中存在。。
它允許那些矛盾的意誌烙印與它的邏輯單元並列。。
它甚至…允許那份對“溫暖”的陌生渴望,對“消失”的原始恐懼,成為它核心運算的一部分。。
這無異於一場邏輯上的自殺。。
但奇跡般地,當它停止用理性的框架去強行“規整”和“排斥”這些“異端”時,那肆虐的、仿佛要毀滅一切的人性洪流,其破壞性陡然降低了。。
喜歡日記:少年的夢請大家收藏:()日記:少年的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